APP下载

浅析斯诺制度变迁理论

2017-10-20李璐璐洛玉恒

数码设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诺斯制度变迁

李璐璐 洛玉恒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一种制度的交易过程,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着制度变迁的发生和方式。同时,分析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模式、路径、意识形态等对我国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诺斯;制度变迁;逻辑结构

中图分类号:F091.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2-0148-01

Abstract: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elieves that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an institutional transa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determines the occurrence and mod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At the same time, it is of great guiding value to analyze the pattern, path and ideology of noth's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Key words: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logical structure

1 制度变迁的界定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交易过程,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着制度变迁能不能发生以及发生的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以成本--收益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这是研究变迁过程中重要的分析点,我们一方面要考虑新制度组织实施的资金与收入;另一方面要考虑制度变迁本身所需的费用。同时,经过制度變迁将带来利益分布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改变。

2 制度变迁的意义

首先,制度变迁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制度变迁的发生以制度间的不平衡开始的,继而引发社会成员对新制度的寻求,人们利用修正调整的方式来解决自身对制度的需求。例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制度,建立了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等,通过这些制度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利益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完善民主政治体制,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其次,制度变迁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增进社会整体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现有的制度框架一方面已逐渐落后时代发展潮流,甚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现有的制度结构所产生的收益越来越少,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例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高效的新制度会取代低效的制度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进行制度变迁有利于打破“锁定”状态,扭转恶性路径依赖局面,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效益。

再次,制度变迁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坚持公平分配的原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管是个体主导的制度变迁,还是政府倡导的制度变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促使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分配,满足自身需要以及增加社会效益而发生的。

3 制度变迁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

制度变迁理论的逻辑结构可以从制度变迁的动因、成本、模式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等方面去加以阐释。

3.1 制度变迁的动因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或人们的自身理性程度的提高,为实现预期收益的增加,人们对新的制度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人们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满足自身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当行为主体在现有制度下不能获得满足自己的利益时,在寻求新的利益过程中,就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总结而言,就是当现存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就会推动制度的变迁。

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人们认为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的情形下,就会主动的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亦反。

3.2 制度变迁的模式

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我们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制度变迁类型。这种划分类型的标准并非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

“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是指由单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在新的制度框架下由于潜在的巨大利润的诱惑而引发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通常是自己进行组织实施的制度变迁,我们也可以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类型具有渐进性的特征。“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主要是由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从更高的角度出发,政府通过发布命令和法律等形式推广实行的制度变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从而具有激进性质,我们又称之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诺斯认为在多数情况下,制度变迁应采取渐进的组织演化方式,“表现在社会文化中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使制度变迁绝对是渐进性的且是经济依赖的”,“制度都是逐渐被修改的”。同时,制度变迁也有爆发式的,战乱、自然灾害等问题,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间断性的制度变迁。

3.3 制度变迁的成本

从制度变迁成本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实施成本”和 “磨擦成本”两种类型。

一方面,实施成本是指制度变迁演化中对新制度的规划、组织实施、建立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清除旧制度的费用。同时,对于旧制度结构的修整和清除所产生的费用,都是制度构成的改革成本。另一方面,摩擦成本主要指在新制度的环境下,各种利益群体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引发的利益矛盾纠结,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利益集团三者之间往往会进行博弈行为,往往会带来各个利益行为主体的冲突,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等情况。

3.4 制度变迁的路径

路径依赖主要是指一种制度框架在当时的环境状态下形成之后,就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甚至保持不变,这种制度框架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1]路径依赖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向:一是良性的路径依赖,因报酬递增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恶性的路径依赖,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报酬递增逐渐消退,并阻碍社会的发展,成为无效制度,并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化下进入“锁定”状态。诺思认为,制度变迁路径的力量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不完全市场和报酬递增。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恶性路径依赖问题,敢于去开拓改革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鑫. 警惕“路径依赖”:诺斯留给我们的警告[J].上海证券,2015(08):1-2.

猜你喜欢

诺斯制度变迁
新品出炉——0.26英寸诺斯勒枪弹及MK4系列步枪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送花”
戴诺斯和杰克.查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