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策略
2017-10-20丁旭
丁旭
摘要:精准定位教学内容,清晰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在合作教学基础上开展居家空间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途径。本文以家居空间设计课为对象,以项目化为着手点,通过对组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目前这门课程项目化暴露出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式,以期为实现创新教育提供适当帮助。
关键词: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问题
前言:家居空间设计这门课程在整改前必须要就自身的教学定位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考虑,考虑内容包含课程是否达成了既定教学目标,能否承载家居空间设计的实际需要,根据什么方式来划分教学项目,教学活动是否能够体现这一行业的基本特征。当前我们对于家居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项目化理解所缺少的不仅是思路和理论,同时项目的组织、合并、优选体系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内容。
1家居空间设计课程现状与问题
首先这门课程的创办初衷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空间设计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明确的课程定位是该课的出发点。可是从现状来看,该课程的定义仍旧为设计为基调。课程培养的大多仅限于空间设计基础理论与入门知识,即便有一些细节和内容也包含在内,但是不具体的课程名称使得该课暴露出了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其次这门课程的内容尚待补充与整合。事实上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施工图绘制外,还包括结构、材料分析、空间界面设计等等,且这些内容往往有着相互穿插、相互支撑的关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遗漏与重复的问题,因此重点项目重点训练是这门课程需要关注的问题。唯有做好教学内容和资料的整合与补充,才能够发挥这门课程的最大价值。
最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师仍旧采用师本位教学方式,讲解方向大多为理论性内容,缺少足够的实践机会。甚至一些学校的这门课程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脱节的情况,学生较弱的实操能力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就业水平,综合素质的欠缺表现在学生的职业素养较差这一方面。
2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2.1实践性。所谓的实践性指的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应当以学生今后的出路和实践领域为对象、为目标,选择具有明显、符合的项目。这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发挥课堂学习效果和价值,并以此为驱动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兴趣。
2.2相关性。相关性指的是将与课程内容、实践内容有关的多个模块整合到一起,根据这一原则,将不同单独的模块合并到同一个领域。之后在搭配训练下提高教学互动性与有效性。在实践、积累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积淀效果。
2.3思考性。项目设计与组织必须在经过多重思考后才可以行动,因此项目设计的核心就是技能+思考。仅仅是动作技能教学并不能让学生收获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需要理论+实践的组合训练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而达成优化教学的目的。
3.1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检验学生实践操作与及技能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校方应当以学校的实训能力和企业构建紧密的联系,打造校企联合合作平台,用于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在校企联合下,学校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的潜力股人才,补足企业缺少的劳动力。而企业则能够为学校提供教学讲座、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帮助。根据人才培养既定目标制定课程走向与标准计划,合理挑选教学内容以及项目安排,组建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的师资团队,负责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在情景教学模式下考核学生的实践水平。
3.2落实新课程标准。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标准有着指导、规范教学活动、教学方案的作用,是基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需要的质量要求以及教学标准。以教学资源为依托,根据社会对家装公司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毕业生意见,理清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能力成长要求。按照隐性知识论和构建理论编排教学项目,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教学内容编纂教案和教材,以便帮助学生獲得更加显著的能力进步,收获与积累工作经验与实践知识。
3.3调整考核方式发挥评价引导作用。评价与考核可用于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态度的重要方法。学校应当结合课程标准、企业考核机制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手段与考核机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社会评价内容,从价值观、情感管、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开展模块考核设计,将素质、能力以及知识作为专业考核与能力考核的重要模块,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水平和职场意识。
结语: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必须以该课程、该专业的既定目标和标准为出发点,理清教学存在的问题,编排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方案与课程内容,利用工学结合平台,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检验。自项目化教学出现以来,一体化教学就成为了热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这种教学方式喜爱不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与拥有者,而是成为了知识的推动者与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项目化教学的出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予以了巨大帮助,同时也为社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