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有效教学”浸润小学体育课堂

2017-10-20胡敏鹤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胡敏鹤

摘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导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使其体育素养得到个性化以及全面化的发展。有效教学是当下教育者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即教师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尽量以较少的精力、物理以及时间投入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以下,笔者就如何借助有效教学提升小學体育课堂教学展开具体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以此促进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70-02

Abstract: in the P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orientation, fully respect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and guide students to be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and probing, so as to make their PE literacy personalized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ffectiv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goal pursued by current educators, tha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law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try to get ideal teaching results with less energy, physics and time investment, so as to better complete teaching tasks. In the following part, the author makes a specific analysis on how to use effective teaching to enhanc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ports;Classroom instruction;Effective teaching;strategy

前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为学生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升运动能力。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能力为其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利用趣味性较强的运动环节,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安全的运动。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到体育素质的提升,并促使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实现。

1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其对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正确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运动能力,进而合理的为其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安全的完成体育训练,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得到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即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要尽量结合游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并为其接下来更好的学习体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物接力或者丢手绢等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更好的参与体育活动。而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协调能力[1]。因此教师可以为其设置一些训练身体灵敏度和反应速度的活动内容,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均衡发展,从而促使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实现。

2 强化示范性教学,促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开展示范性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动作[2]。教师在进行体育动作示范的时候,还应该结合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更好的学习,通过对教师的运动进行模仿,尽快掌握动作的步骤和要领。针对一些比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动作的分解,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掌握每个分解动作,之后再将分解动作连贯起来,从而有效掌握这些复杂的体育动作。

3 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通常会对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进而极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训练,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一位学习的榜样,即选择一位适合的学生充当班级的小老师,为大家演示教师讲解的体育动作,帮助教师布置练习的内容,并在其他学生练习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教师在选择这位小老师的时候,可以在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中选择,并利用其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其他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借助比赛活动能够带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进而得到运动技能的提升。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开展400米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比赛活动,规定好比赛的起点与终点,并在重点处放置小红旗,最快到达重点的学生就能够获得这面小红旗。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个个动力十足,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通过比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训练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些体育游戏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学习状态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迅速的掌握体育技能。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适当的体育游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例如,在讲解“立定跳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动物跳跳”的小游戏,让学生模仿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并采取跳跃的方式行走。通过融入这样的小游戏,不仅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弹跳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其迅速掌握动作的要领。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体育有效教学,即需要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小学生,并从其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着手,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史剑林.崇尚真实追求高效——简论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J].运动,2015(20):95-96.

[2]李家驹.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3):126.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