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时代女性与家庭幸福感提升

2017-10-20毕扬熊煦

丝路视野 2017年15期
关键词:女性幸福感家庭

毕扬 熊煦

【摘要】女人是决定家庭幸福的关键,女人连结着家庭几代人的幸福、快乐和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女性面对着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机遇,对女性与家庭幸福感的相关性,女性自身和女性如何对家庭关系调适等问题作一些思考,对提升当代女性及家庭的幸福感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女性;家庭;幸福感

社会由无数个细胞组成,这些小小的细胞就是数亿个家庭,而女人是决定一个家庭幸福的关键。网络如是说:“女人是一个国家的风向标,当女人追求知识时,这个国家是进步的;当女人崇尚自由时,这个国家是文明的;当女人崇拜金钱时,这个国家是腐化的;当女人攀附权贵时,这个国家是堕落的。”这句话总结得准确且经典。毫不夸张地说,女人连结着上一代人的幸福,这一代人的快乐,下一代人的未来。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代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机遇,也面对着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因而,为提升当代女性及家庭的幸福感提出一些思考当为有益之举。

一、新时代女性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

(一)家庭女性

社会通常认为,完成了生育使命的女人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而这部分女性又是家中的顶梁柱,也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关键因素。也有人说,家庭幸福80%以上取决于女主人。女主人是一个家庭幸福的风向标,也是一个家庭的总指挥,她会不知不觉中改变家庭的调性、影响家庭的氛围。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幸福往往是琐碎而细小的,也是朴素而细腻的。那常常是柴米油盐的打理,是穿衣吃饭的调配,是陪伴与懂得,是爱和柔情,而这些都是女性的长项。因而本文讨论的女性范畴,更侧重建立了家庭,暨家中有老有小、身挑数担,最需社会关爱的中年家庭女性群体。

(二)家庭幸福感

据调查显示,影响中国家庭幸福感的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家人健康、夫妻和谐、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和心态好。调查表明,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为: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和邻里关系良好者。以上因素显示,家庭成员幸福感的提升与家庭密不可分,而家庭的幸福则与女主人的经营息息相关。

二、新时代女性自身状态与幸福感的关系

(一)女性幸福感状况

在极其有限的研究中,笔者发现有课题对中年女性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调查使用美国学者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内容由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这6个因素构成其总分计量为100分。经调查,全国常模得分计71分,中年女性的幸福感总分均值为75.92分,说明中年女性的整体幸福感大于全国常模得分,幸福感水平较高。在调查中最低得分为59分,最高得分为93分,其中幸福感低于常模71分的,占受调查人数的 23.9%,高于常模计分的占受调查人数的76.1%,说明中年女性中仍然有近五分之一的受调查者幸福感水平较低,但大部分女性的幸福感已达到或者超过常模水平,有较高的幸福感。调查中均值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精力和松弛,说明中年女性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依旧有充足的精力去打点生活中的繁琐杂事,并且心情是相对放松的,在遇到困难也会从容面对和解决。但是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是最低的,其次是对健康的担心维度得分低,说明中年女性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感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高,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开始担忧,不愿意面对身体状况的下降和外形条件的变化的人增多。概括而言,当代女性的幸福感仍是较高的,幸福感的最主要来源是身心的健康,但是最影响幸福感的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以及对健康的担忧。

(二)幸福感提升

幸福感受的提升可从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来思考。就个体层面而言,著名心理学家金韵蓉有一本畅销书叫《先斟满自己的杯子》,从心理学角度阐释了幸福感的获得,大意是要想把幸福带给别人,先要学会厚待自己,自己有了幸福才能与身边人分享。所以如何提升女性自身的幸福感是本文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问题。只有先提升女性自身的幸福感,才能给家庭带去幸福感。针对以上研究分析,结合新时代女性角色及影响女性幸福感的要素,笔者认为培养幸福感有以下几点建议:

1.女性职业与家庭角色的调试

现代社会中,许多知识女性从家庭走向了职场,承担着事业与家庭双重角色,如何协调好这双重角色的關系呢?首先,当今成功女性的内涵已不仅仅是贤妻良母,而是在家庭和社会职场中全面协调发展。所以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日益为女性所关注。事业和家庭是相辅相成、协凋统一的,事业上的成功会推动整个家庭向前發展,和睦幸福的家庭又会促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更大的成功,任何一方的欠缺都使女性的人生不完整,生活存在遗憾。工作是当代女性与外界社会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职业女性必须树立新的女性观。其次,家庭与事业之间并不只有冲突,也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不能把家庭当作事业的绊脚石,更不能把家庭问题归罪于事业的成功。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女性是能够在家庭和事业间找到平衡点的,这需要女性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职场上,职业女性要积极进取,兢兢业业搞好工作,在家中现代女性应保持一个女性应该具有的美德,承担起引领家庭和睦、家人快乐的责任。由于历史原因和分工的不同,女性应善于并主动营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从而不断实现自己的家庭价值。

2.自身角色调试

现代女性在承担各种重要职责的同时,更应学会不断关爱自己,提升自我。关键就在于不断学习,多阅读勤锻炼,全面关爱并提升自身素质,成就一个优秀的女人。一是注重身心健康。方法很多,比如坚持运动锻炼:它是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诀:科学研究证明,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同时,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保持机体的健康;又如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斯大林说:“只有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毅力”。明确的目标,良好的计划可以使我们行动清晰,态度积极,生活充实,通过努力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二是加强兴趣培养,调整情绪情感。业余爱好必不可少:现代生活既紧张又繁忙,我们在繁忙和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余,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作为业余消遣活动,这对于调养心情、消除疲劳是很有好处的。再如提高个性修养,调整心境。“幽默是日常生活愉快的添加剂,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事实上,善用幽默能帮你打开紧锁的眉头,松散额上的皱纹,舒张紧缩的心肌,忘却生活中的烦恼,用知足常乐、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生活,调节身心健康情绪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宽以待人,协手共进,是使人永远年轻、健康、快乐的“添加剂”。三是对行为习惯的控制。注重合理的营养补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书:“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特别强调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良好生活习惯对健康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养成阅读的习惯,受益终生。阅读是打开走向人类智慧宝库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最新动向,完善知识结构,阅读也能让人的心灵受到滋养,灵魂得到净化。

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实现女性权益,提升女性幸福感,社会应为女性提供更多保障:一是完善女性健康政策,身心健康幸福感。推进社会公平、配合“全面二孩”政策,逐步实现生育保险制度全覆盖。二是提供社会帮助,增强上海女性婚姻家庭幸福感。整合社会资源,设立家庭矛盾预防和调解机制;延迟公办小学放学时间,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女性子女看护的困难。三是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女性事业学业发展幸福感。鼓励平等的职业竞争和选拔机制;政策鼓励和支持女性创业和就业,提高其相应能力。

三、新时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关系调适

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给家庭关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经营好家庭,处理好家庭关系,对提升所有家庭成员的幸福感都起到重大作用。首先,新时代家庭中的主干关系变为夫妻关系,夫妻关系高于家庭中的其他关系。如何避免婚姻沦为爱情的坟墓,始终保持着鲜花般的芬芳?这需要夫妻双方用心地经营。其次,母亲角色是女性要承担的最重要社会角色之一,亲子关系是女性在家庭中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母亲角色提出了日新月异的要求。其三,随着传统孝道的日渐式微,代际(与老人的相处)关系不再向传统社会那样不平等与刻板化,但是新的交流体系尚未建成,但毋庸置疑的是,构建新的代际关系必然是要以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为主旋律的。

(一)夫妻关系调适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一个家庭的幸福是建立在爱情婚姻和美的基础上的,夫妻关系和睦,自古有“贤内助”的说法,当代人常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我们更应看到妻子对丈夫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非常大的,一个优秀的男人身后往往也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优秀的家庭。新时代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己发生变化,妇女外出就业,经济趋于独立,人格也趋于独立。家庭中的主干关系变为夫妻关系,人们越来越注意夫妻感情的质量,夫妻地位的平等,双方也越来越走向伙伴式的伴侣关系。夫妻和谐相处首先表现在彼此尊重人格和尊严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良性的互动。积极沟通、相互关心、互为支持,建立相对平等、和谐、积极、深厚的情感联系。另外,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责任是现代社会减少家庭摩擦的重要方面。家庭是由夫妻共同组成的,女性走向公共领域,男性也应走向家庭这一私人领域。夫妻之间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相应平等义务,养育儿女、负担家务,任何一方都不应例外。夫妻双方都应用心经营家庭,积极应对、共同商讨家庭问题,家庭幸福关乎每一个成员,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孩子的终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亲子关系调适

女性的最重大角色之一就是母亲,伴随社会发展,孩子、对母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科学地处理亲子关系是每一个母亲都应该学习的重要课程。从婴儿孕育那刻起 就决定了母亲是孩子最亲的人,是其他家庭成员无法取代的。此外,女性的生理、心理特质也使母亲在感情和性格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相比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显得更慈爱、更温暖、更细腻,母子之间的亲密接触更多,母亲成为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当然,母亲的教育也需要用心的学习,也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我们把它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类:其一,人格的培养教育的学习。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出生后,母亲不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而且承担起孩子语言、认知、感官、性格、行为习惯等等的训练和教育。特别是在孩子幼年,母亲应尽量提供高质量陪伴,给予孩子以充足的安全感和爱的满足,培养其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其二,行为习惯教育的学习。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行为习惯是在孩提时期养成的,母亲要注意放手原则,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同时注意,父母的示范效应至关重要,父母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其三,情绪情感教育。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孩子的身体成长、心理的健全离不开母爱,充足的母爱,亲密的亲子关系,终身滋养着孩子,安抚着孩子的灵魂。母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脾气,能够提供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心中的焦虑的动力,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耐和理解。

(三)代际关系调试

家庭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老人的相处的代际关系。老人与子女之间既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又有抚养与报答的责任关系。在家庭中,老人常把自己所有的希望与期待放在子女身上,而子女又已经构建了更加亲密的夫妻关系,容易造成老人的心理落差,也是出现矛盾的重要根源。面对这种代际关系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注意降低角色期待,做好角色定位。在代际相处中,要注意平等的交流,相互的尊重接纳。特别是降低对对方的角色期待,科学定位双方关系。要有充分和長期的思想准备,既要以心换心,真诚相对,又要包容体谅,充分认识作为两代人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区别,理解每一个个体优点缺点都有其形成的复杂背景和原因。对于老年人的固有观念不要与之较真,要有忍让的气度和谦让的美德。

其次,要保持距离,调整相处之道。众多研究表明,核心家庭结构更优化,关系更简单,和谐度更高。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和自己的父母、公婆,建议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即双方都有自己的独立的生活,但是又不会太远而缺乏温情。坚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的原则,适当妥协,更能拥有幸福。

再次,发挥好家庭中的子女中介作用。作为构成两者关系的中介——子女如同 “双面胶”——在维持代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处理代际关系时,子女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维护双方在家庭中平等的权益;在维护家庭团结的基础上,注重对双方的照顾,多做有利于培養双方感情的事;在处理双方矛盾时,要坦诚分析,强化沟通技巧,增加双方的好感;最后要制定家庭发展计划,鼓励家庭成员团结起来为家庭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家庭幸福感调查结果:家人健康是最大幸福[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1/11/c_124217119.htm.

[2] 廖明英.中年女性的复原力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03).

[3] 王亚萍,毕兰风.浅析构建和谐家庭中职业女性的角色定位[J].科技信息,2012(08).

[4] 韩春雨,余玉花,刘梦慈.上海市女性幸福指数及其维度——基于2014年江浙沪女性幸福指数调查数据报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5] 严荷君,闫伟.女性与和谐家庭构建 ——基于女性妻子与母亲双重角色探讨.雪莲.2015(33)

[6] 崔凯,孙承运.当代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母亲角色研究[J].企业导报,2015(18).

[7] 毛新青.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作者简介:毕扬(1980—),女,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熊煦(1985—),女,重庆渝鲁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理事。

猜你喜欢

女性幸福感家庭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家庭“煮”夫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恋练有词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