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导向下中职教育“能本课程”的建构研究

2017-10-20于兰河董西法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需求导向中职教育建构

于兰河 董西法

摘要:“中国制造2025计划”“互联网+”“新旧动能转换”的提出,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需求。建构需求导向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需求导向;中职教育;能本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091-01

Abstract: the "2025 plan" made in China "Internet +" "old and new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is put forward, the futur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is more and more big.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the skilled talents to br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take the knowledge as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system cannot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Under construction demand oriented with ability as the standard of curriculum system, become a professional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demand oriented;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Can this course;To construct

1 建构步骤

1.1 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培养目标。市场调研是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构的基础性工作,调研应重点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进行研究,分析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构的前提,应以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为总指导目标,兼顾学校实际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制订的具体实施性目标以及学校的近、中、远期课程体系目标。

1.2 分析课程内容,理清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及其组织关系。知识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指完成工作任务具备的理论性知识,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操作知识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具备的实际应用知识,如操作步骤、操作工艺等。技能指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后形成的完成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实践能力。价值观指的是职业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规定了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

1.3制定課程标准,形成课程体系。通过对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从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建成以“能力为本位”、“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学校与企业共育”的基础型“能本课程”、拓展型“能本课程”以及研究型“能本课程”。

2 课程类型

2.1 基础型“能本课程”。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与国家规定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开设的、满足职业能力学习需要的公共基础课程相关的课程。比如,《文学鉴赏》《商务英语》《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二是专业理论课程。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目标。培养目标明确指向某一行业企业的职业群,培养一线岗位需求的从业者。构建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本课程”。比如,综合化专业理论类课程、理实一体化专业技术类课程、项目化技能训练类课程等。三是通用能力课程。通用能力指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有帮助的技能和素养。

2.2拓展型“能本课程”。一是满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需要的拓展课程。在编写中,坚持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五步程序,以“理论知识”为单元,以能力点为训练节;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以工作任务完成为评估依据,并形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测评系统,包括:学生学习训练的学案,比如《专业核心能力实训手册》;学生自学的辅导材料,比如《知识与案例汇编》;学生发展能力和测评工具,比如《能力发展工具与测评表》。二是满足产教融合、专业产业零距离对接的拓展课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需要健全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研讨专业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制定课程体系。其中,校企合作制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教材尤为重要。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能够真实反映行业企业生产、技术、科技的最新动态以及最新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对技能人才素养要求;同时,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通过交流合作,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共同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梳理专业核心课程,能够构建符合现代企业用人需求和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三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性拓展课程。自主性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技能节、艺术节和“文明风采”大赛,开辟第二课堂,发展学生社团,建立学生创业创新基地。比如,创新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发明创造;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艺体特长课程,鼓励学生组织社团,开展训练和比赛,提升综合素养。

2.3研究型“能本课程”。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打破专业限制,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一是单一性研究型课程。单一性的研究型课程主要是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把某一学科和领域的学习推向深入,例如幼儿心理学研究、人体学研究、病原生物与免疫研究、财务会计研究、发动机故障排除研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研究等等。二是综合性研究型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某一工作岗位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的结构特点。因此,综合性的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可以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然后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综合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杲权.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D].2007年 东北师范大学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需求导向中职教育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美国在线音乐产业盈利模式的需求导向分析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