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2017-10-20许敬育陈梦媛尹文静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创业互联网高校

许敬育 陈梦媛 尹文静

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重要的教育体系,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很多高等教育院校的重点教学工作,其中“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我国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059-01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raining high-end talents. In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the Internet + innovation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has become a key teaching work for man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mong them, the "Internet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project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et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Internet +

最近幾年以来,伴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伴随而来的全民热潮已经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变革发展。现在国内的经济形式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上的战略变化都围绕着互联网+创新创业。各大高校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着重提高和培养高素质型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因此,就业形势就变得日趋严峻,其增长的速度是不容忽视的。当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情况,除就业择业外,自主创业就变成了解决就业压力的良好选择。一般来说,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但由于我国高校学生创业的历史不长,加之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社会的创业氛围不够浓烈、创业条件不够成熟以及高校里对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大学生创业气氛不够浓厚,从而使得我国高学毕业生选择创业比例很低。根据调查,当前我国创业的学生数不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创业学生数一般占大学毕业生总数的20%―30%[1]。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造我们未来社会主义美好国家蓝图的重要力量。提升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也是让我国劳动人民努力实现美好愿望的重要任务。就解决目前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做出灵活的调整方式和 具有指向性的解决方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还能提高自主创业能力,真正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

真正对当代的大学生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强化和训练培养。不仅仅是要让大学生做到都有工作这么简单。更是要着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自主创业的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在越发紧张的就业形势面前才是正确的道路。就业问题关乎大学生的日后发展和其背后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扶持大学生创业事关社会和谐发展和国民经济形式是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个集体,是国家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灵魂。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精神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企业,学校几大元素。积极的调动相关资源,将资源整合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无疑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质量。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中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是创业精神十分薄弱。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创业。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或培训中根本没有创业的想法,是之前没毕业时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第二是创业人数少。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民群众受到良好思想教育影响,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精神逐渐被接受。他们的思想更加的开放和灵活。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在人数上确实存在着差异。

第三是创新成分少。现在很多的创业并非依靠于他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创业项目也是五花八门,但从现实反应中不难看出创新率低。大学生经历四年的大学生活对他们的人生价值、价值取向、世界眼光都是很大的提升。在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和相关专业技能上都接受了专业的教育训练。但查询显示,我国大学生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实在有限,既有创新性的自主研发科技成果更是微乎其微,很多人创业都离开了自己的学业本行。

第四,创业条件的缺失。许多毕业生没有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能力,在资金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压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一点社会经验和实践,不得不选择相关专业对口工作,然而许多公司的招聘重视的也是综合素质和社会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就业的问题更加严峻。

想要进行自主创业重要的是要抓住市场中的机会,找到市场中的空白和可以优化的地方。将现有资源整合,加入创新的意识进行优化。互联网和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两者之间是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生的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借助网络的普及也让大学生更多的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这会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带来深远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兴起的“互联网+”创业模式,因为对资金和经验的要求较少,对于有互联网+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是非常合适的发展方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除了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之外,也让很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在大学生中被认可。

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既倡导创新,也提倡创业,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各高校在实施改革时不能一蹴而就,在保持自身院校特色 专业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进行学术和技术创新,并不断加强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途径,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鑫.浅谈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J].商界论坛,2012,(19).

猜你喜欢

创业互联网高校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