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7-10-20蒋斌
蒋斌
由于网络的多面性,其可能传播出很多的正能量,也可能会散播虚假不良信息来扰乱社会运行,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来说,其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必须得到及时的有效解决,才能进一步加快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遇到的问题
(一)网络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网络空间,以陆地、海洋和领空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国家界限正在消失。在全球性的电脑国度掌握了政治领空之前,民族国家根本不需要经过一场混战,就已经消失无踪。同时,国家的角色将会有戏剧性的转变,未来将越来越没有国家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诞生已经让很多事情都变得透明化,公开化,甚至连每个国家的政府都已经明显的处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组织的视野之内,政府将在市民和世界的监督之下运转,这大大限制了政府对各种信息的控制能力,一个国家的内部事件和外交事件都将被全世界监视。除此之外,“准国家”、“超国家”、“跨国家”的组织结构纷纷出现,这些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正变得越来越活跃。甚至于一些普通的网民都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小组织,比如“网上政党”、“虚拟国家”等等,并在网络的宣传下不断发展扩大,这都严重消弱了国民的意志和精神,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国家的各种观念进行着冲击。其次,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网络世界的自由、无拘无束让很多网民无视法律、忽视道德,而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言论,甚至会有攻击他人、编造恐怖事件引起人们的惶恐等等事件的发生,他们甚至遗忘自己作为一个国家的子民而应有的责任。分析上述这些不良网络行为,可以明显看出网络发展为很多個人主义奠定了日后发展的根基。网络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必将与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受到影响
在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方式是报纸、广播或者是在电视上进行宣传,因为这三种方式的可控性比较强,所以一些错误信息、不良信息不会被传播给大众,政府能够对舆论导向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以前的宣传手段大多是召集广大群众进行集体收听收看,也会邀请一些工作人员进行讲述,有时也会对一些思想有点问题的人进行单独教育。这些传统的文化宣传手段虽然效率不高,覆盖面比较窄,但是它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执政党是信息的控制者、传播者,民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这种传播模式相适应,逐渐形成了具有强制性的、集中统一的、自上而下的传播体制。而现在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很多信息在网上一旦发布就很难控制其传播,如果是正确的积极的信息还好,假如是错误虚假信息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现在信息的创造者是没有局限的,任何一个人都能把信息进行网上传播,人民群众担任着双重角色,又是传播者又是信息接受者,这严重打击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统传播模式,加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三)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网络时代的带来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很大便利,人们在接受很多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为不良和错误信息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由于网络是自由的,谁都可以使用,所以,导致很多色情、暴力、反动、伪科学与迷信信息等等消极信息在网络上逐渐的传播。人们在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的面前,会进行艰难的抉择,不仅影响了选择效率,而且很难进行准确的选择,同时假如人们获取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信息,他们的意志、思想和人生观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导致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从而削弱甚至是抵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二)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网络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信息传播工具,人们直接的交流和各个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的,他再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记得便利的同时,也促使很多集团构成了霸权主义形态。美国是网络的起源国家,自从拥有了网络这一强大的科技,美国就慢慢的在称霸世界,同时他们凭借自己强大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信息宗主国。这无疑增大了他们的野心,一方面,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视图利用手上强大的科学技术对西方文化进行大肆宣传,比如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逼迫别国人民按照他们设计好的方向来行进,来削弱他们自己的信仰,然后可以直接对国外的人们进行摧毁,而没必要非要针对别国强大的政府,这样的征服方式简单的多;另一方面,他们还在网上大肆宣扬和叫嚣“社会主义失败论”及“中国威胁论”,企图以此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失去正确的方向,从而达到推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所以,只有对网络进行积极的探究,然后提出一定的发展策略,才能满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对网络的需求,才能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网络时代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采取的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机制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來规范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的各种相关行为,才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顺利传播。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
在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往日的受众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再被动的接受网络传达的一切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再接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将受众放在主体位置,增强理论转播的针对性和科学化,把受众作为传播的真正落脚点,只有在综合考虑受众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有意识地争取他们的认同和理解,才能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由于长时间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很多相关工作人员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限制性的工作方式,缺乏网络知识和基本的技术素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很难做到对网络的熟练使用和对网络技术的开发,这也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的速度和成效。
(四)面向网络生活创新马克思主义
面临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被网络化了,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男女老少都离不开网络,我国已经逐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宣传永远都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课题。
1、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现代的网络生活中
为了更好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传播,必须将其理论知识融入到现代网络中,如此一来才能确保其宣传的有效性。
2、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引领网络生活
除了上文所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要融入到人们的网络生活中去,其还应该反应、引领网络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心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来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来影响、优化人们的观念,来指引舆论的导向,形成以网络平台为支柱的人民群众互动、互促的吸引机制。这样一来,各种机制、各种组织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能够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从而为我国构建更健康的文化,促进我国的和谐、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在逐渐发展,但是网络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还给予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展,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构建科学的传播管理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培育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高超网络技术的综合型信息传播人才,同时大众媒体要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培养”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视大学龙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