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敦煌文献看立春、正月十五日节俗的传承及演变

2017-10-20蒋勤俭钱勇

三峡论坛 2017年5期

蒋勤俭 钱勇

摘 要:立春、正月十五作为民族传统节日向来备受民众重视。立春日从最初的国家祭祀发展到后世民间的鞭春牛习俗,正月十五日由战国楚地祀太一神、魏晋时期祭祀紫姑、发展到后来的燃灯观灯习俗,逐渐呈现出全民化、娱乐化等倾向。中古时期敦煌文献中有关立春日、正月十五日节俗的记载既能看出它对中原地区节俗的传承、发展,也彰显了地域特色,而后世妇女走桥风俗甚至可追溯到唐宋之际敦煌地区的桥梁节。

关键词:敦煌文献;立春日;正月十五日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5-0045-05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发展至今,源远流长,其中不乏传承、发展乃至演变。敦煌文献的出土及其有关岁时民俗的记载无疑给岁时民俗传承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资料和新的视野。

有关敦煌文献中立春、正月十五日节俗的研究,谭蝉雪早年已做过深入探讨。谭蝉雪分别对S.610V《桃符题辞》写卷的時限、内容以及“宝鸡僻恶”、“燕解呈祥”等风俗的源流,正月十五燃灯的源起,敦煌上元燃灯分民俗和佛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在此基础上,余欣在论证四季迎时祭祀时,指出敦煌立春之祀即焚钱贴符做新灶。[2]189-191对此,本文从敦煌文献入手,侧重挖掘敦煌文献尤其是敦煌文学文本所表现的岁时节日民俗,如立春、正月十五日,注重敦煌写卷中的节日民俗的地域性及其与中原地区民俗之间的继承发展、演变。在探讨过程中,我们对立春日、正月十五日民俗进行溯本源流式探讨,以便凸显敦煌岁时民俗在整个岁时民俗发展过程中的直观性。

一、立春日

立春俗称“打春”,属二十四节气首个节气,也指由冬入春的临界点。它居岁首,故人们常于此日开展相关民俗活动,去祸祈福,以昭示整年的吉祥。敦煌文献中有关立春日的记载目前可见两条:敦煌诗S.610V《立春》、医药文献P.2666V《单方》。其中,敦煌诗《立春》记载如下:

五福除三祸,万吉[消]百殃。宝鸡能僻恶,瑞燕解呈祥。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3]853

此诗写于敦煌写卷S.610背面,谭蝉雪考证为《桃符题辞》,并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桃符题辞[1]。通读诗作,它主要表现立春日天气阴阳调和,人们趋福避祸的祈福心理,表达了人们心中美好祝愿,类似后世楹联。在人们看来,宝鸡与瑞燕均属吉祥物,能给人们带来荣华富贵、子嗣昌盛。人们选择鸡、燕迎春祈福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为迎春,因鸡、燕与春季联系密切。鸡鸣寓示一日开端,同样也可寓示一年之始。燕则是春天常见飞禽。二为祈福,鸡、燕为祥瑞之物。“鸡”音同“吉”,寓意吉利,能辟邪,而燕向来是多产多子的象征。

民众在立春日祈福早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已有记载,其云:“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4]19据宋金龙注,“彩燕”为合欢罗胜,为绮罗饰物。[4]19可见,立春日人们用丝织品剪成彩燕形状戴之,迎春祈福。想必燕被当作祈福所用的吉祥物。而立春日人们通过贴“宜春”字符同样达到祈福目的。

燕作为吉祥物,表达人们心中的诉求,这在S.610V《立春》中有所表现。诗句“立春著户上”可能正是指在窗户上贴上类似于“宜春”内容的字符,以祈求全年的安康吉祥。可想而知,敦煌诗歌《立春》正好表现人们立春日迎春祈福的节气习俗。

其实,立春日立春幡迎春习俗在汉代早已盛行,只是稍异于南北朝时期的剪彩习俗。迎春习俗早见于《礼记·月令》,其载立春日天子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东郊迎春[5]1355。《后汉书·礼仪志上》载立春日京师百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6]3102《隋书·礼仪志二》载南朝齐立春前五日造青土牛,立春日竖青幡于青牛之傍的习俗。[7]129-130幡,为帛幅下垂之旗,因颜色为青色故称为青幡。汉代竖青幡為官方活动,但发展到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变为剪彩为燕、蝶等形状的活动。立春日习俗已由官方迎春活动演变为民间立春日剪彩迎春祈福习俗,而“施土牛耕人于门外”初具后世鞭春牛习俗的雏形。

当然,宝鸡瑞燕等吉祥物迎春祈福习俗在唐宋时期仍有流传,民众用纸剪成鸡、燕等形状戴着或挂于花枝。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忠志”载:“立春日,赐侍臣花树。”[8]2“”指五彩花纹的丝织品,“花树”正是立春日剪彩装扮而成的树木。而敦煌诗歌《立春》诗句中的“宝鸡”、“瑞燕”可能是民众在立春日剪彩之物。

立春日剪彩习俗在宋诗词中也有所表现。北宋欧阳修诗《春日词五首》之二云:“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9]1483此诗为欧阳修立春日所作的春日贴子词。“钗头燕”指的就是剪彩成燕状,戴于头上的节令妆饰。苏轼词《减字木兰花·立春》“春旛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10]801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立春日儋州,儋州即海南儋县。想必,唐宋时期立春日剪春幡习俗广为流传,甚至在海南地区也存在此俗。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11]1欧阳修帖子词中的“钗头燕”正是此处“春幡”之一。这两首词正好表现出女性将春幡佩戴于头上的节日妆容。

立春日剪彩成金鸡瑞燕等形状制成春幡春胜,在北宋以后的立春日也能见到,但和民众生存必需密切相关的农作,使得人们在立春日更注重鞭春牛习俗,以便督促春耕农作。苏轼词作《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正透露出鞭春牛习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载立春前一日进春牛鞭春,立春当日打春,百官获赠金银幡胜。[12]163吴自牧《梦粱录》卷一“立春”载立春前一日敲锣打鼓迎春牛,立春日,郡守率僚佐鞭春,“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13]2可见,鞭春、乘坐春牛以及赠送春幡春胜皆为祈求一年收成的丰收。“金银幡胜”指的正是春幡春胜,可见,在宋代立春日佩戴春幡春胜于头上已广为流行。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立春”记载了立春前一日筹备鞭春牛隆重场面、立春日“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分赐群臣“翠缕红丝,金鸡玉燕。”[14]29可见,民众在筹备春幡春胜的同时,更是在立春前一日就在准备春牛、打春、鞭春、鞭春牛等事宜,可见民众对鞭春习俗以及对农业春耕筹备工作的重视。从宋代开始,立春节令民俗更多围绕鞭春等祈求农业丰收活动开展。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进春”记载了立春日鞭春、制土牛等习俗[15]8。这些风俗在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此外,敦煌文献另一条关于立春日的资料如下:P.2666V《单方》:“立春日,取富儿家田中土作泥,泥灶,大富贵者,吉。”[16]146 P.2666V主要以医药方为主,李应存等将此卷命名为《各科病症之单药方》,并称此则为《立春日择吉方》。[17]142《单方》的确反映了立春日择吉的具体做法,动土作灶,主要通过取富贵人家田中土做灶以祈求富贵吉利,具有一定巫术意味。《单方》所透露的立春日动土作灶择吉的做法在中原地区立春日节俗中尚未发现相关文献记载,颇具地域特色。

由上观之,立春迎春习俗由春秋时期的天子帅三公九卿等在东郊迎春,逐渐发展到汉代百官立青幡、造土牛迎春,继而发展到南北朝民间的剪春幡贴符、隋唐时戴春胜,后至宋代以后民间的鞭春牛等习俗,而鞭春牛习俗逐渐成为了后世民众迎春习俗的主流。立春日在敦煌诗S.610V《立春》中所呈现剪春幡、贴符等节日活动秉承了南朝梁以来的习俗,并与唐代中原地区立春节日民俗趋同。而P.2666V《立春日择吉方》中所流露出来的动土作灶择吉方术则稍异于中原立春节俗。

二、正月十五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万物的认识逐渐深入,习俗也正经历传承或消亡的问题,正如唐代正月十五日节俗在南北朝基础上有所继承、发展乃至演变。

敦煌文献有关正月十五日节俗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燃灯观灯习俗。大量燃灯文表现出敦煌当地燃灯习俗的盛行,从中原传入敦煌的文学作品则流露出中原地区正月十五日燃灯观灯景象。这些文学文本主要有唐玄宗诗、苏味道诗、根据中原故事题材改编而成的《叶净能诗》。

敦煌写卷Дх.3871+P.2555V存唐玄宗诗《御制勤政楼下观灯》[3]757一首。此诗描写了正月十五日灯火通明、钟鼓笙乐、君民同乐的观灯习俗。唐玄宗正月望日观灯史事见载于《唐会要》卷四九“燃灯”:先元二年(713)二月,“燃灯百千炬,三日三夜,皇帝御延喜门,观灯纵乐,凡三日夜。”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望日“御勤政楼,宴群臣,连夜燃灯。”天宝三载(744)勅:“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18]862可见,唐玄宗推动了正月十五日燃灯观灯习俗的盛行,这些史料正好与唐玄宗诗相吻合。P.3910、Дх.2301写卷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也描写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景,側面流露出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3]439。S.6836《叶净能诗》中记载了正月十五夜叶净能作法带唐玄宗至成都观灯故事。[19]456-458由以上敦煌诗文可知,长安、成都等地均有正月十五观灯活动。《荆楚岁时记》并无此类记载,其言及是夕迎紫姑,占卜农事等活动。[4]25虽然敦煌诗文仅表现了正月十五日观灯习俗,但在唐代中原地区,正月十五日仍然存在赛紫姑习俗。晚唐李商隐诗《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20]538“帝都”指长安,燃灯观灯习俗在长安地区盛行,而乡民却通过祭祀紫姑来庆祝正月十五日。可见,燃灯观灯、祭祀紫姑风俗在晚唐正月十五日城乡间并存,这也看出城乡对传统节日习俗承袭、发展的不一致。

其实,正月十五日燃灯习俗由来已久,在战国时期楚国地区早已存在。唐初正月十五日燃灯习俗源自西汉祭祀太一神,而祀太一神之俗在战国时期楚国早已存在。[21]360随着佛教的传入,正月十五日燃灯节与佛教燃灯礼佛联系起来,发展得蔚为壮观。东汉汉明帝为表彰佛法,敕令宫廷、寺院“燃灯表佛”,后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化,燃灯逐渐发展成全民性的民俗活动。不论中原抑或是敦煌地区,正月十五日燃灯习俗蓬勃发展。作为中古佛教圣地的敦煌地区,正月十五日燃灯和佛教联系更为紧密,燃灯成为佛教徒礼佛方式,燃灯习俗盛行,敦煌写卷中保留下来大量的燃灯文正是此习俗在当时盛行的证明。

燃灯观灯习俗在宋代依然存在,一直流传至现在。宋代元宵灯会已和民间百戏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元宵佳节民众活动中的一部分。《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记载了“密置灯烛数万盏”“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壮观场面、宋徽宗宣和年间与民同乐观灯场景。[12]165《梦粱录》卷一亦载汴京“密置灯烛万盏”“上御宣德楼观灯”、杭城“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的热闹场面。[13]3其中,宋徽宗君民同乐观灯、杭城灯火通明场景与玄宗诗所描写的场面如出一辙。随着元宵观灯习俗的发展,彩灯品种逐渐丰富,这在《武林旧事》卷二已有记载[14]29-30。元宵观灯同时,也掺杂着百戏、民间杂耍等活动。这些正好说明宋代以来继承发展了唐代以来元宵观灯习俗,流露出全民性、世俗化、娱乐性倾向。

自宋代以后,明清元宵观灯习俗的热闹场面一直延续下来。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灯市”追溯了张灯的源起、明代以前历代张灯的发展以及夜市灯品。[22]88清初《帝京岁时纪胜》“上元”曰:“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15]10通宵达旦长达四天。至此,上元節日活动丰富多样,观灯仅为正月十五日众多节日民俗活动之一。除观灯外,百戏、扮稻秧歌、九曲黄花灯、跑竹马、击太平神鼓等活动也是备受民众喜爱的节日民俗活动。这些在《帝京岁时纪胜》“上元”中皆有记载。[15]10

由上可知,正月十五日燃灯观灯习俗萌芽于战国楚地祀太一神风俗,后因佛教传入、盛行,燃灯观灯习俗发展得蔚为壮观。在魏晋时期,正月十五日主要围绕占卜农事、祭祀紫姑开展,此俗在唐代乡间仍然流传,并和都市观灯习俗共同构成了唐代正月十五日主要的节日民俗活动。经过唐宋代发展,正月十五日观灯习俗逐渐流露出全民参与性、世俗化、娱乐性倾向,佛教色彩逐渐淡化。随着观灯习俗的蓬勃发展,灯的品种呈现多样化,而灯市开始出现,民间百戏、杂耍等活动兴盛,和观灯习俗共同构成了正月十五日节日活动。

在正月十五夜,我们需要注意妇女群体出游的问题。自唐代始,上自后妃宫嫔,下至民间妇人皆参与到正月十五日全民性的观灯、赏灯活动中来。《旧唐书·中宗纪》载景龙四年(710)上元夜,中宗与皇后微行观灯,放数千宫女看灯。[23]149士女嬉游,通宵达旦,这一风俗在宋代更为盛行。《梦粱录》载公子王孙“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13]4王孙公子携佳丽花前月下,观灯赏月、看戏游玩,夜深昼至,意犹未尽。《武林旧事》云:“闲设雅戏烟火,花边水际,灯烛灿然,游人士女纵观,则迎门酌酒而去。”[14]31赏月观灯、游人如织,女子亦参与其中。元宵佳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约会游玩的时机。

此外,妇女出游具有现实实用的民俗功能:驱病、攘灾求吉、求嗣等深层的民俗意蕴。这类文献多见于明清之后。《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22]89“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祥,曰摸钉儿。”[22]101走桥,又称走百病,正月八日至十八日之间,妇女相约夜行,求无百病。城门摸钉儿颇具求子用意。《帝京岁时纪胜》“走桥摸钉”专门记载了此风俗:“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俗传曰走桥。又竞往正阳门中洞摸门钉,谶宜男也。”[15]11走桥风俗,乃通过桥来度厄。因桥梁是生死界之沟通凭藉[24]301,故能通过走桥祛除百病。

明清走桥风俗盛行,在诗文中亦有表现。袁宏道《十六夜和三弟》“花火每攒骑马客,蜡光先照走桥姬。”[25]626《帝京景物略》引张宿诗《走百病》:“白绫衫照月光珠,走过桥来百病无。再过前门钉触手,一行直得一年娱。”[22]111《帝京景物略》引蔡士吉《元宵曲》“郎莫看灯去走桥,白绫衫氅撒娇娇。走来儿怕双纤趾,不走儿愁一捻腰。姨儿妗子此门谁,问着前门佯不知。笼手触门心暗喜,郎边不说得钉儿。”[22]111-112灯火月下,妇人群体着白绫衫,通过摸门钉,来祈求男丁。“钉”音同“丁”,《说文解字》卷一四释“丁”为“夏时万物皆丁实。”段注云“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26]740相对女性而言,男子属强者,较壮实,现在一些农村仍称男子为“男丁”。

至于明清时期走桥风俗的场景,在明周用诗《走百病行》得以详细的描写:“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27]618这除了描述了一家老小妇人、女子集体出行走百病风俗,也揭示了走百病风俗得以驱病的原因。根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夜多鬼鸟度”[4]27,“正月未日夜,芦苣火照井厕中,则百鬼走。”[4]28在民众看来,正月夜多鬼,而正月燃灯也可驱鬼,以保人畜安全。正月十五日灯火通明,笙歌达旦的情景,一方面展现了盛唐雄厚的国力,更为深层的民俗根源,极可能是对生命安全的追求。

其实,据余欣考证,走桥风俗滥觞于唐武后朝,其渊源可能与武则天出生的相关传说有关。[24]302传世文献对走桥风俗的明确记载多见于明清之后,但我们需注意到敦煌文献对上元燃灯风俗联系紧密的桥梁节的记载。余欣认为敦煌桥梁节正是明清走桥风俗的前身,而且在唐代以后便开始流行。[24]298前引敦煌写本P.3910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在敦煌地區为人传诵,仅存前四句。其原诗为: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28]753

余欣以此诗为唐代中原地区走桥景象的写照[24]304,颇为可信。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29]127-128后附三人诗作,苏味道诗正是《正月十五夜》,可见,此诗是对唐中宗年间正月十五元宵观灯夜游情况的真实写照,也描写出男女青年正月十五夜约会,观灯游玩的情景。宋代以后上元节王孙公子携佳丽游玩承袭于此。

由此可见,敦煌写卷《御制勤政楼下观灯》、《正月十五夜》、《叶净能诗》有关正月十五日节俗的记载互见于传世文献,非敦煌当地作品。因为表现正月十五日节俗的敦煌诗文产生于中原,后流传于敦煌地区,所以敦煌文献中所呈现的正月十五日节俗同样存在于中原地区。它不仅承袭了唐以前中原地区的观灯、燃灯习俗,在魏晋、宋以后观灯习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唐代敦煌地区的桥梁节和明清时期正月十五日走桥风俗存在渊源关系。

注 释:

[1]谭蝉雪:《敦煌岁时掇琐——正月》,《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

[2]余欣:《敦煌的博物学世界》,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

[3]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

[4](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宋金龙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5]《礼记》,(汉)郑氏注,(唐)孔颖达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校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6](晋)司马彪:《后汉书》(第11册),(南朝梁)刘昭注补,中华书局,1965年。

[7](唐)魏征等:《隋书·礼仪志》(第1册),中华书局,1973年。

[8](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9](宋)欧阳修:《欧阳修诗文集校笺》,洪本健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0]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

[11](南宋)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1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邓之诚注,中华书局,1982年。

[13](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5](清)潘榮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16]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7]李应存、史正刚:《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民族出版社,2006年。

[18](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19]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中华书局,2006年。

[20](唐)李商隐:《玉谿生诗集笺注》,(清)冯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1]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

[22](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孙小力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第1册),中华书局,1975年。

[24]余欣:《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5](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6](汉)许慎:《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7](明)周用:《周恭肃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4册),齐鲁书社,1997年。

[28](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六五),中华书局,1960年。

[29](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责任编辑:王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