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7-10-20

三峡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华安原住民族群

台湾原住民族包含多个族群,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岛、兰屿岛及大陆的部分省份,大陆统称其为“高山族”。台湾有文献记载且比较可信的历史大约有400年。在这400年中,台湾原住民族先后经历了荷(兰)西(班牙)统治、郑氏王朝、清治、日据、国民党统治及政党轮替执政等几个历史阶段。住居在大陆的高山族同胞主要系因为从军或经商,于20世纪上半叶从台湾迁移而来,他们分散居住在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其中福建的人数较多。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共有高山族同胞4462人。本期刊登的3篇论文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两岸高山族的社会文化。

黄铭松的《19世纪末期的台湾原住民——以西文资料为中心》尝试以台湾近年来翻译并出版的西文资料为文本,概述性地还原19世纪末期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的总体面貌。文章提出,从西方文人、学者的记载来看,当时的台湾岛除西部地区外,清政府的控制力还比较薄弱。而在南台湾和东台湾地区,原住民的族群关系十分紧张。中部高山地区则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原住民番社之间的猎头行为普遍,部落人口急剧减少。整体而言,原住民社會大多处在自治状态,但社会组织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村社都有自己的头目,有些部落产生了年龄阶层组织,并且不少地区形成了较强大的部落联盟。在清治后期施行的“开山抚番”政策的影响下,原住民与清政府及汉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由此导致了大庄事件及加礼宛事件等重大事件的爆发。应该说,这些概括大体上符合当时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的历史现实。

20世纪80年代,台湾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原住民社会运动,对台湾社会整体以及原住民族自身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进入21世纪后,这场运动逐渐停息。李欣蕊、周典恩的论文《基督教长老会与台湾原住民运动》分析了台湾基督教长老会在这场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發挥的作用。作者认为,在运动的初期,长老会只是作为资源的提供者和路线的指导者,对原住民运动进行扶持,但运动的中期则渗透到内部,进行幕后操纵,后期由于其政治目的已基本实现,而逐渐减少了对运动的关注。基督教长老会与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这二者之间,经历了一个从接触到融合再到剥离的过程,显示该长老会并非一个单纯的宗教组织,而是掺杂了诸多政治的意图和色彩。

闽南地区的华安县是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从20世纪上半叶迁居到此地开始,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华安高山族经过在地化,融入了闽南地方社会。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华安高山族积极开展文化重构,最终形成了以舞蹈和服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山族文化。林钰琼、董建辉的《认同、想象与表达:华安高山族的文化重构》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华安县高山族文化重构的社会背景、详细过程及其后续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理论的层面加以反思。文章提出,华安高山族的文化重构反应了国家对高山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视,以及高山族社会地位的提高,虽然其中融入了不少想象的因素,但这是一种体现他们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借由高山族文化的重构,他们的民族主体意识逐渐提升,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不断增强。

猜你喜欢

华安原住民族群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突出教学重点,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华安日日鑫增设H类份额
华安智增精选基金即将发行
福建华安:华安玉协会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