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时期宜都郡郡守及郡治小考

2017-10-20王前程

三峡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国

王前程

摘 要:汉末曹操分荆州南郡西部立临江郡,使宜昌地区首次以郡级行政区划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范围涵盖了今长江三峡大部分区域。吴蜀出任宜都太守和西陵督者大多是名将名士,宜昌是他们大显英雄本色的政治和军事舞台。宜都郡郡治迁移不定,曹魏临江郡郡治设在今宜昌市伍家区,蜀汉宜都郡郡治以秭归县(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时间最久,吴国宜都郡郡治基本固定在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陵区)。

关键词:三国;宜都郡;宜都太守;郡治

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5-0001-04

宜昌,战国时期为楚国夷陵邑,实为一座小城堡而已。秦帝国一统天下,施行郡县制,夷陵邑隶属南郡。西汉王朝始置夷陵县,隶属荆州南郡,东汉夷陵县依旧隶属南郡。夷陵地处长江中下游接合部,长江横贯其中,北有荆山山脉和神农架诸峰,南有佷山山脉和武陵山脉,西穿巫山山脉深入巴蜀之地,东接江汉平原贯通荆楚之乡,自古即为军事关隘,素有“楚之西塞”、“川鄂咽喉”之称。《汉书·地理志》云:“夷陵,都尉治。莽曰‘居利。”[1]1261都尉,乃汉代武官名,掌管社会治安,保障一方稳定。汉王朝针对少数地处关隘之郡县,不设太守、县令,而专设都尉,都尉集军、政首长于一身,肩负守卫一方之责。汉王朝在夷陵县设置都尉治所,足以说明坐镇夷陵对于保障一方安宁的重要性。王莽执政时期,曾直接将夷陵县改为“居利县”,所谓“居利”,即居于此地极为有利的意思。

三国割据时期,宜昌地区(古夷陵)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而成为三国豪雄们拼死争夺的战略焦点之一,因而提升宜昌地区的行政级别势在必行。曹操是第一个在宜昌地区设置郡级行政单位进行管辖的三国政治家。《晋书·地理志》曰:“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2]292《宋书·地理志》亦载:“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3]738“枝江”,即南郡枝江县(今湖北宜昌枝江市)。东汉荆州南郡枝江县以西区域主要有夷陵、夷道、佷山、秭归、巫县五县,涵盖了今湖北宜昌市大部、恩施自治州大部、神农架林区南部和重庆市东部巫县等地,即今长江三峡地区,其中心地带是今宜昌市。可见,三国时期的临江郡辖区相当于今天两个地级市的范围。临江郡的设立,使宜昌地区首次以郡级行政区划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尽管它只存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但充分表明了曹操对于三峡地区临江据险的战略价值的高度重视。

建安十四年(209),孙刘联军击退南郡守将曹仁,曹操势力退至襄阳一线,刘备集团控制了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刘备见临江郡扼三峡之险、控清江之口,占尽山河地利,适宜重兵都镇把守,便改临江郡为“宜都郡”,足见刘备亦具有过人的战略眼光。《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遣吕蒙袭占南郡,遣“陆逊别取宜都,……屯夷陵。”[4]829又载:吴黄武元年(222),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牢牢控制了三峡大部分区域,前锋直至白帝城南岸;孙权为了巩固三峡地区的防務,除了继续沿用“宜都郡”之名外,又“改夷陵为西陵”,[4]833即将夷陵县更名为“西陵县”,还特设“西陵督”之职(相当于今宜昌军区司令员),全面负责西部一切战事,可见孙权更加重视以宜昌(古夷陵)为核心的三峡区域的战略地位。

三国后期宜都郡辖区缩小,《宋书·地理志》载:“建平太守,吴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領信陵、兴山、秭归、沙渠四县。”[3]740《舆地广记》卷三十三曰:“吴置沙渠县,属建平郡。”[5]483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在建平郡所辖四县中,秭归县乃汉旧县,信陵县乃是分秭归县西境所立,即今恩施巴东县一带,兴山县乃是分秭归县北境所立,又立沙渠县,辖今天湖北恩施自治州大部分县市。分割之后的宜都郡领夷陵、夷道、佷山三县,虽然管辖范围大大缩小,但依然涵盖了今宜昌市主体区域。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临江郡至永安三年(260)孙休分宜都郡再至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三国时期的宜都郡(含临江郡)历时72年,其中,大宜都郡历时52年;小宜都郡历时20年,并一直沿用至南朝宋齐时期,至梁代始改宜都郡为“宜州”。可见,宜都郡大约经历了三百年的历程。

由于《三国志》等史籍语焉不详,三国时期宜昌地区诸县县令和县治所在难以考实,但郡守和郡治大多尚可寻踪。曹魏临江郡存在时间不长,谁出任临江郡太守,郡治何在,史无明载。明初历史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描写曹仁“遣曹洪据守夷陵,为南郡之势”,魏名将曹洪是否兼任临江太守(相当于今宜昌市长),不得而知,曹洪据守夷陵也多半出自小说作者的想象和虚构。

关于临江郡郡治所在,《三国志》等魏晋原始史籍只字未提。《水经注》卷三十四注释“江水又东南过夷道县北”一句云:“魏武分南郡置临江郡,刘备改曰宜都。郡治在县东,四百步故城,吴丞相陆逊所筑也。”[6]795按郦道元的说法,临江郡、宜都郡郡治均在长江南岸的夷道县县城之东(今湖北宜昌宜都市城区),但此说因缺乏文献依据而未获得后人认可。《明一统志》卷六十二云:“临江城:在夷陵州南二十里,魏武帝所筑。”[7]294《湖广通志》卷七十七“夷陵州”条云:“临江城,在州南二十里,《水经注》:‘魏武分南郡置临江郡,即此。”[8]36清同治三年编纂《宜昌府志》卷二《疆域志》亦云:“临江城:《一统志》云:在彝陵州南三十里,魏武帝所筑。……魏武临江,分南郡置临江郡。……今邑临江铺,在城南三十里,犹沿旧称,与《一统志》所载适合,必非无据。”[9]92《宜昌府志》提及的《一统志》指《大清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指临江城的位置与《湖广通志》等史籍所记略有差异,但均否定了临江郡郡治在江南之说。

按《大清一统志》等文献所载,临江城故址在江北夷陵县城南二三十里处,大体位置即今湖北宜昌市伍家区滨江处。今宜昌市伍家区尚存“临江溪”之名,这个临江溪是长江北岸一条小支流,《宜昌府志》所说“临江铺”的方位与临江溪邻近。“临江铺”、“临江溪”等地名应同“临江城”存在着密切关联,即是说,曹操所立临江郡的郡治可能在今宜昌市伍家区临江溪一带。明清文献说“曹操筑临江城”未必可信,曹操来荆州不过半年时间,忙于军务,无暇顾及建城,此城当为曹魏临江太守所筑,但说郡治临江城位于临江溪一带则在情理之中。临江溪紧邻虎牙、荆门二山即楚之西塞,临江溪至西塞,水路仅数里之遥,临江设郡,直通虎牙、荆门,便于据险守关以拱卫荆州腹地南郡的安全。《后汉书·郡国四》曰:“夷陵:有荆门、虎牙山。”[10]2371特别提及荆门山和虎牙山,指明了夷陵县之“命门”所在。盛宏之《荆州记》卷一《南郡》云:“郡西沿江六十里,南岸有山,名曰‘荆门,北岸有山,名曰‘虎牙。二山相对,楚之西塞也。”[11]16可见,自战国以来,夷陵境内的荆门、虎牙二山就是极其重要的江关要塞。曹操等人将临江郡郡治设在西塞附近,正是充分意识到了古夷陵地区非同寻常的战略价值。

《三国志·张飞传》载曰:“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4]700可见,蜀汉大名鼎鼎的虎将张飞担任了宜都郡的首任太守,时间应是建安十五年(210)刘备平定江南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之后。那么,宜都郡之郡治设在何处呢?笔者认为有三:一是江南夷道县(今湖北宜昌宜都市)。这是刘备最初设郡时的郡治所在,《水经注》说宜都郡治在夷道县东,后来陆逊进行了扩建,即今宜都市清江入江口附近的陆城;二是江北夷陵县。夷陵县东扼楚西塞,西控三峡峡口,实为门户之城,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刘备、张飞移治夷陵县是出于有效控制三峡水道的战略需要,今宜昌市西陵区西陵峡峡口处有张飞擂鼓台遗址,可能是张飞据守夷陵城期间操练水军之地;三是秭归县(今湖北宜昌秭归县归州镇)。刘备占领荆州大部分郡县后,谋划进占益州,宜都郡与益州紧邻,张飞进驻三峡腹地秭归县,为蜀汉西进打前站。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引《献帝春秋》云:“(刘备)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4]656《三国志·刘封传》又载:“蜀平后,以达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4]735孟达继任宜都太守,郡治所在也是秭归。刘备平定川蜀是在建安十九年(214),这是孟达就任宜都太守的时间。秭归县县治(今秭归县归州镇)地处三峡腹地,水通巴蜀,又与上夔道(通往巴蜀的山道)紧邻,水陆十分便利,是刘备西进益州的前沿码头;顺流而下可直通夷陵,连接荆州腹地;北邻香溪,可以沿香溪河谷穿越神农架到达房陵、上庸、西城诸县,与汉中连成一体。蜀汉选择秭归做宜都郡治,主要出于军事战略上的考虑。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五月,汉中战役结束后,孟达卸去宜都太守之职,奉命从秭归北攻房陵,其继任者是樊友。《三国志·陆逊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一月,孙权任命陆逊为宜都太守,攻占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4]994可见,樊友做宜都太守的时间仅有半年。又据《三国志·邓张宗杨传》记载:廖化在荆州被吴军俘虏后,“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4]797刘备伐吴至秭归是在章武二年(222)正月间,可见,廖化是继樊友之后出任蜀汉宜都太守的,郡治亦应在秭归。可惜半年后刘备大败于猇亭,逃回奉节,宜都郡完全落入东吴集团手中,廖化也就成了蜀汉最后一任宜都太守了。

东吴控制宜都郡时间长达六十余年,其首任宜都太守便是兼军事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栋梁人物陆逊。《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二十四年(219),“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4]829可见,陆逊将宜都郡郡治设在夷陵縣守备峡口以防蜀汉反扑,即郡治在今宜昌市西陵区。《水经注》说宜都郡治在夷道县,郡城为陆逊所修建。笔者认为,《水经注》所记“四百步故城”应是夷陵之战期间陆逊临时修建的坐镇指挥军队和处理公务之地,是战时郡治所在。

从《三国志·陆逊传》之记载可知: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到吴黄龙元年(229),陆逊虽然因功勋卓著而升为荆州牧、辅国将军,但除了领兵出征外,陆逊屯驻地主要在西陵县,兼任宜都太守,负责吴国西北部军政事务。其间,即吴黄武七年(228),以大都督之职率部大败魏国大司马曹休,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以隆重礼节迎接陆逊凯旋,并宠信有加,御赐上珍宝物,“于时莫与为比,遣还西陵。”[4]997

《三国志·吴主传》载:吴黄龙元年(229)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称帝,同年秋九月迁都建业,“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4]839-840也就是说,陆逊镇守西陵兼任宜都太守长达十年,于黄龙元年秋离开西陵,以上大将军之职辅佐吴太子孙登留守武昌。

接替陆逊职务者是吴国名将步骘。《三国志·步骘传》曰:“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4]914步骘的职务是西陵都督,“抚二境”,指负责与魏国、蜀漢接壤边境的防务安全。尽管《三国志》等魏晋史籍都没有明确记载步骘兼任宜都太守,但《步骘传》说他“在西陵二十年,邻敌敬其威信。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外内肃然”[4]916,说明步骘在当时军民的心中地位很高,他兼任宜都太守的可能性很大。在步骘任西陵督二十年中,未见他人出任宜都太守,这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即吴国沿用汉制,在宜都不设郡守,由军事长官西陵督总理军政事务。无论步骘是否兼任宜都太守,他都是当时宜都郡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其督治、郡治均在西陵(今湖北宜昌西陵区)。

根据《三国志》之《步骘传》、《陆抗传》等文献记述,步骘卒于孙权赤乌十年(247),死后,其长子步协、次子步阐先后继任西陵督之职十余年。吴永安元年(258),陆逊族侄陆胤出任西陵督。永安二年(259),陆逊子陆抗继任西陵督。永安三年(260),孙休分宜都郡立建平郡,宜都郡辖区缩小,西陵督权力随之减弱。元兴元年(264),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其西陵督一职应由步阐继任。凤凰元年(272),孙皓召步阐为绕帐督,即调离西陵赴京城任职,“阐累世在西陵,卒被征命,自以失职,又惧有谗祸,于是据城降晋。”[4]916最终被陆抗等平叛和灭族。总之,吴国西陵督督治始终在西陵县(今湖北宜昌西陵区)。

陆逊之后,吴国正式出任宜都太守之职并可考姓名的有顾裕、雷谭、王岐、虞忠四人。顾裕是东吴著名丞相顾雍的次子,裴松之注《三国志·顾雍传》云:“永安元年,诏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袭爵为醴陵侯,以明著旧勋。”[4]907裴松之在此注引《吴录》曰:“裕一名穆,终宜都太守。”[4]907永安元年(258)是孙休继位之年,从黄龙元年至永安元年三十年间找不到宜都太守的踪迹,说明孙权称帝后确实采用了汉制未设宜都郡职,只设西陵督职,直至孙休继位后才恢复了宜都郡守之职,顾裕应是永安元年(258)出任宜都太守的。

凤凰元年(272)前后,出任宜都太守者是雷谭。《三国志·陆抗传》载:吴凤凰元年,步阐于步阐城(今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据城叛吴降晋,陆抗率众平叛。在攻伐策略上,陆抗主张备足器械围困步阐,诸将则主张急速攻城,“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4]1002在雷谭的恳切要求下,陆抗才听令一攻,雷谭之言足以影响军事主官陆抗的决策,充分显示了雷谭的份量之重。《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九“荆州府”条载曰:“雷谭:领宜都太守,政令严肃,威镇境外。”[12]237可见,在吴国后期宜都太守雷谭颇富名望。

吴国最后两任宜都太守是王岐和虞忠,虞忠是吴国名士虞翻第五子。《三国志·虞翻传》曰:“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汜弟忠,宜都太守。”[4]980裴松之在此注引《会稽典录》云:“忠字世方,翻第五子。贞固干事,好识人物。……交同县王岐于孤宦之族,仕进先至宜都太守,忠乃代之。晋征吴,忠与夷道监陆晏、晏弟中夏督景坚守不下,城溃被害。”[4]981可见,虞忠是王岐的继任者,也是吴国最后一任宜都太守。又《晉书·王濬传》载:“二月庚申,克吴西陵,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壬戌,克荆门、夷道二城,获监军陆晏。乙丑,克乐乡,获水军督陆景。”[2]796

《晋书》与《会稽典录》所载存在差异,《晋书》说虞忠在西陵被俘,《会稽典录》说虞忠战死。《会稽典录》为西晋开国大将和文臣杜预所著,至少早于《晋书》三百余年,属于魏晋原始史籍,所言当非虚妄。结合两部史籍所载,可作如下理解:虞忠在西陵城破后被俘,但其个性倔强,忠于吴国,乘乱逃至江南夷道城(今湖北宜昌宜都市),与陆抗二子陆晏、陆景一起坚守抗敌,城破后陆晏、陆景被俘,虞忠不屈战死。从《晋书》记载太守虞忠被俘之地可知,吴国后期宜都郡郡治依然设在西陵(今湖北宜昌西陵區)。

总之,三国时期出任宜都太守和西陵督者大多是名将名士,战略要地宜昌是他们大显英雄本色的政治和军事舞台。由于处于战火纷飞的乱世,宜都郡郡治常常迁移不定,但基本固定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夷道县(今湖北宜都市)、秭归县(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三地,曹魏临江郡郡治设在今宜昌伍家区;蜀汉宜都郡郡治有多处,以秭归县(今湖北秭归县归州镇)时间最久;吴国宜都郡郡治有两处,以西陵(今湖北宜昌西陵区)最久,西陵督督治基本设在今宜昌市西陵区境内。

注 释:

[1](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中华书局,2000年。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五),中华书局,2000年。

[3](南朝)沈约:《宋书》(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0年。

[4](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中华书局,2000年。

[5](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三十三),《四库全书》(第4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7](明)李贤、彭时:《明一统志》(卷六十二),《四库全书》(第47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清)徐国相,王新命:《湖广通志》(卷七十七),《四库全书》(第5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宜昌市档案局档案馆:《宜昌府志》,鄂宜图内字[2001]第17号,2002年。

[10](南朝)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二),中华书局,2000年。

[11](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谭麟点注,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九),《四库全书》(第48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责任编辑:王作新

猜你喜欢

三国
麻辣三国
麻辣三国
三国乱谈(2)
三国乱谈(1)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