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元评价”促学生“自能作文”

2017-10-20李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7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得创新作文教学手段以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成为迫在眉睫之要务。笔者深入学习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尝试通过作文教学多元评价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素养,最终达到叶老提出的“自能作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多元评价 自能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92-01

叶圣陶先生认为:“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种学习的成绩,各种课外活动的体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写作既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更是与社会、与民族都息息相关。但如今的作文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生写作基本能力很是薄弱;二是作文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一、“自能作文”——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自能作文”,不单单指学生“能写作文”,还应指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但培养学生作文“自能”的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而作文教学指导的根本则在于作文教学评价过程的指导策略,笔者通过多元评价教学模式来努力促进学生“写作自能”,实现此“突破”。

二、“多元评价”——“自能作文”的催化剂

(一)作文教学多元评价——让学生自己“作”,自主“改”

传统作文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要素笼统,评价方式单调。“多元评价”则是将“作”与“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作”,自主“改”。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开展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多元、评价视角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以及评价反馈的多元。使作文教学从传统评价的任务驱动到多元评价的自觉自主,为“自能作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多元评价”促学生“自能作文”

作文教学实施多元评价模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评价,自行修改完善,直到写作能力自然提高,使“作文自能”在多元评价中实现水到渠成。

1.通过各种语文活动,训练学生多元评价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写作思想。

作文多元评价实施基础就是学生多元评价思维的形成,包括求异思维与逆向思维,以及辩证思维推理演绎等等,而这些思维又构成了完整的写作思维。写作思维能力越强,写出来的文章越深刻独到,越富有写作智慧,否则就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通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诸如读书辩论会、文学评论等,进行各种思维训练,训练学生多元评价思维。

附:读书辩论会案例节选:

生甲:《红楼梦》里宝钗宛若桃树,给人坚强之感,待到春风拂面,开出朵朵桃花。但开得再美,也终究难逃狂风的摧残。(从性格特征角度评价)

生乙:你若浮云,随世俗之风而飘;你若藤蔓,依封建之树而生;你若浮萍,于世俗之池徘徊。你如牡丹般雍容华贵,大方得体,但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幽。(从封建思想影响角度评价)

以上以《红楼梦》中薛宝钗形象评价为要求的读写辩论会,处处迸发着创新思维的火花,个个标新立异。

2.实施横纵向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实现集思广益,提升写作素养。

横向评价是学生自评到师评或他评,一评到多评,师评到生评。有益于全面客观评价习作,便于作者博采众长。纵向评价是作者作文自评——他评反馈——反思修改——他评再反馈——再反思修改……一系列循环过程。纵向评价中通过反复“评价——修改”,写作过程细化,提升写作水平。

【附1:多元评价横向展示图】

【附2:多元评价纵向展示图】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写作升格,达到“自能作文”。

作文多元评价反馈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自主反馈写作过程或写作结果,单一反馈或对比反馈,集中反馈或分散反馈,宏观反馈或微观反馈,以点评价或点面结合反馈等等。写作行为会根据各种反馈结果及时做出调整,由狭隘到开阔,由单调到丰富,由局限到突破,一次次习作经过自评——他评——反馈——反思——修改——再评价——再反馈——再反思——再修改的循环中实现学生“自能作文”。

【附3:多元评价过程展示案例】

叶老教学思想之精髓——“教是为了不教”,也是提倡教學“授人以渔”。而作文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策略,正是循序渐进地“授学生以‘渔”。一旦学生掌握了此“渔”之道,也便实现了“自能作文”。

作者简介:

李玲(1978.8-),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本科,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
培养创新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高职ESP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设计方案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评价策略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究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