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纸副刊版面插图的运用
2017-10-20陈士娟
陈士娟?
摘 要:新兴媒体具有多种信息形态和时效优势,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纷繁的碎片化信息也容易使受众感到焦虑和阅读疲劳。而传统的纸媒阅读能使人静心思考。媒体融合下的报纸副刊,在做优质内容的同时,注重版面的创意设计与插图的运用,提升报纸的品位。
关键词:报纸;副刊;插图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113-02
插图是穿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作品内容的图画。读图时代,报纸的新闻版面与新闻摄影、新闻漫画、统计图表等联系紧密,文图“两翼齐飞”。相对而言,副刊版面的插图强调艺术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不少报纸副刊运用插图这一传统体裁,发挥创意,提升报纸的文化含量与品牌效应。
一、插图是报纸的传统体裁
插图是报纸的传统体裁,早期的副刊便已开始注重插图的运用。1872年《申报》创刊,编辑在处理版面时,有时候会将文艺性文字集中刊登,同时配上插图,图文并茂,突出报纸版面在视觉上的美感。1877年,《申报》创办的《瀛寰画报》,将新闻与图画编辑手法结合起来。1884年《申报》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在文字的处理和图画的配置方面,“采用了传统诗文的修辞手法,时而进行工笔描摩,时而结合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白描写意”。图画与文字达到了某种珠联璧合的审美效果。这“两个画刊把新闻性、文学性和生动直观的美术作品结合起来的编辑方式,是以后报纸副刊最常用的编辑方式”[1]。
插图为报纸的体裁以及内容丰富方面发挥了作用。其品种之一的漫画,在清朝末年便开始在报纸上刊登,还出现了“时事漫画”的栏目。方汉奇先生说:“漫画在综合性副刊上的穿插,这是中国报纸的传统,过去比较有名的连续性漫画,像北京《时报》的《毛三爷》,上海的《三毛流浪记》,都是在副刊中穿插的。到后来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就成了单独的画刊了,有力量供给这样一个版面的作品就可以分离出去成为一个专刊。很多专刊可以说是从副刊里分离出来的,摄影成了摄影专刊,漫画成了漫画专刊。[2]”
作为报纸传统体裁之一的连载小说,更是讲求插图的精美,插图与文字部分要大致处于对等地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965年进《明报》的漫画家王司马,为《明报》画了多年漫画,“金庸很欣赏他的漫画,武侠小说修订重版,指明要他设计封面和插图。金庸大部分小说的插图出自王司马手笔,他的插图常常带有写意色彩,比如《笑傲江湖》的插图与其他小说插图的线描手法不大相同,有水墨画笔法,具有文人气息”[3]。金庸破例给他涨稿费。金庸还曾写下“副刊五字真言”,贴在编辑部供大家参考,即:“短、趣、近、物、图。”
二、插图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力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有时文字有所不及之处,插图可以阐释、补充说明,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有韵味的插图不仅是“以图释文”,还蕴含艺术想象和思考的张力,有助于丰富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提升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认识。
当代作家冯骥才于20世纪80年代写了70多篇中西观念对比的随笔,发表在报纸上。这组随笔多使用诙谐幽默的笔法,很契合他的漫画画法,他便随手画了插图。一文一图,连画了70幅图,后来还出版了一本自画插图版的《海外趣谈》。2016年,以清末民初天津的市井生活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足本)出版,作者冯骥才先生在其中绘制了39幅活泼生动的漫画插图。他说:“这些人物是从我脑袋里生出来的,我知道他们的脾气禀性,挤眉弄眼是什么样子;再有,我在天津生活了一辈子,深谙天津人骨子里那股子劲,那种逞强好胜,热心肠子,要面子,还有点嘎得可爱。我画,更是画这些东西。[4]”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长篇小说《繁花》,附作者金宇澄手绘的20幅插图,大部分是上海业已消逝的风景,与文字形成对照,相映成趣。小说的方言叙事风格有着浓郁的地域特点,但任何地域的读者都能通过插图看明白,记忆中那些老上海的里弄街坊,屋棱瓦片,老电影院、老理发店的样子,黄浦江上的船鸣……城市的变迁、时代的沧桑浸润其中,读来都更有趣味。第11届(201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的授奖词为,此作品“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2017年8月,金宇澄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文学插画展。金宇澄说:“为《繁花》插图的原因,我只是想补充文字表现的不足——有时我即使写了两万字,也难表现一幢建筑的内部细节,图画是可以的。小说出版后,读者喜欢插图,引起了兴趣,在散文集《洗牌年代》和即将出版的三本小书中画了不少。[5]”
报纸插图和漫画也成就了一批绘画名家。一部分画家、绘本作家、漫画家曾经给报纸画插图、画漫画。日本画家竹久梦二1906年为《东京日日新闻》“月曜文坛”栏目画插画。台湾绘本作家几米,20世纪90年代末给报纸副刊画插画、画专栏。“帮副刊文学作品画插图,像是走进一座宝库,文字里饱含着各种美丽的意象,随意截取就可以画出独特的图像”。为副刊画插图时,几米会“来回阅读文章,仔细地在文字间找寻适合用图像表现的情境”。他画意境与感觉,而非表现内容的实景。那时期报纸副刊的版面还是单色印刷的,他的畫也是黑白调子,“所以整个画面就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氛围”[6]。漫画家缪印堂说:“漫画是智慧的艺术。”漫画风趣幽默且富于哲理的特点一直为读者喜闻乐见。台湾漫画家朱德庸1985年在《中国时报》画漫画专栏,《双响炮》每周连载三次,一举成名;《醋溜族》专栏连载十年,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之最。
三、以插图提高报纸的文化含量和美感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积极探索向新媒体融合转型之路,构建全媒体生态系统。新兴媒体具有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态和时效优势,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时,纷繁的碎片化信息也容易使受众感到焦虑和阅读疲劳。而传统的纸媒阅读能使人静心思考。媒体融合下的报纸副刊,在做优质内容的同时,注重版面的创意设计与插图的运用,增强版面艺术的感染力,提升报纸品质,力图使受众在报纸和其各种移动终端,获得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endprint
“副刊版面的设计特色,显示与其他版面、其他报纸的外观‘面孔的区别,也能够外化副刊版面的内涵,形成特定个性、氛围”[7]。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特色鲜明,端庄雅致而充满朝气。“北青天天副刊”搜狐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每周一集中推出上周的十几个版面,供读者欣赏和评论,与读者交流互动,并在前言中写道:“习惯了用手机看天下,滑动屏幕去寻求内容和美感的你,是否还保有对纸质版面情有独钟?那些版式上让你注目的细节,那些文字与图片对话后的力量,还会打动你吗?”2017年7月6日《北京青年报》复刊36年纪念特刊中,濮存晰、高莽、王明明、萨苏等一批艺术家兼该报的老读者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该报纸版面设计风格的喜爱,被它独特的版式所吸引,而“不忍释手”。濮存晰说:“当初‘北青之所以能在一众报纸中最先进入眼帘,主要胜在版面。”王明明说:“为什么现在新媒体信息那么丰富了,我还保持着老阅读习惯呢?我喜欢把好的文章和经典的版面放在手边随时取阅。很多人还是愿意从手边的文章中慢慢品味,阅读报纸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副刊虽然以文字内容为主,但并不妨碍以插图提高报纸的文化含量和美感。2017年1月,光明日报将《光明文化周末·文荟》专刊和《光明文化周末·艺萃》专刊,合为《光明文化周末》专刊,分别在周五和周日出刊。《光明文化周末》的七个版面为:《文荟》《作品》《大观》《雅趣》和《艺萃》《人
文地理》《图像笔记》。每个版面都有插图,风格各具特色。例如:《作品》版刊发篇幅比较长的“中国故事”(报告文学),搭配简练的黑白色调插图,朴素大气,既活跃了版面,又吸引受众阅读。《作品》版设置有“图志文心”栏目,2017年1月20日刊登长篇小说《多湾》故事梗概,搭配袁小真画的黑白调插图。插图将简洁的文字介绍转化为形象的故事环境背景图画,其苍茫悠远之感跃然纸上,让人生发憧憬与遐思,从而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印象。《人文地理》《图像笔记》版的插图为摄影图片。《光明文化周末》众多版面荟萃文学和艺术之美,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西安晚报《悦读周刊》(文学周刊)的《世说》为短篇小说版,每期刊登5000~7000字的小说,配以1~3幅黑白色调的插图。插图的运用有助于揭示小说特定的社会背景,塑造人物形象;美化版面的同时,增强受众的阅读兴趣,调节阅读节奏。其他三个版面《文心》《诗简》《锐评》也运用优美的风景摄影、绘画等烘托版面,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悦读周刊》自2016年9月创刊以来,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刊发的作品被《小说月报》《散文海外版》《新华文摘》《散文选刊》等转载。这些与其优质的内容密不可分,也与其清新的版面设计和插图相关。
四、结 语
无论是传统的报纸还是移动新媒体,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插图都是组织版面不可缺少的体裁和编排手段。在报纸融合转型和去同质化的过程中,报纸副刊版面设计不断探索创新,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形式,体现报纸的文化内涵和时代风貌。尽管媒介生態日新月异,深耕细作与文苑英华依然是纸媒的优势所在。对于文学插图而言,好的插图应该体现出独特的构思和美的意境,以深化作品主题。例如,美国作家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插图本中,那些朦胧淡雅而又不失恢弘大气的插图,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与意蕴,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正如著名编辑家汪家明先生所言:“有这样的插图在目,文学好像更加摇曳多姿,阅读生活也更加饱满愉悦了。”
参考文献:
[1] 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2] 王灿发,丁汉青.报纸大众化及副刊发展的若干问题——方汉奇先生访谈录[N].中国新闻报,2002-3-16.
[3] 傅国涌.金庸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 冯骥才.自画小说《俗世奇人》插图记[N].今晚报,2016-1-10.
[5] 倪晶晶.金宇澄:梦想一本一本做出自绘插图的书,是幸福的[EB/OL].微信公众号“上图展览”,2017-8-8.
[6] 几米.几米故事的开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东方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