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电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研究
2017-10-20赵洁宋雪宇
赵洁++宋雪宇?
摘 要:当前我国面临着全球化的文化冲击和网络的亚文化崛起的局面,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如何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摆在广播电视主流媒体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广播电视媒体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广电;媒体;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047-02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的提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主流媒体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有所作为,是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融合,必然要通过媒体这一桥梁。当前,面对网络媒体的崛起,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主流的广电媒体更应该守住文化阵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传播有成效,是广电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媒体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大众传播的文化传承
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其中对传播的社会功能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他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等三个方面。人类文明有漫长的发展历程,这其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智慧、知识,传播的社會遗产传承功能就是将前人的社会文明遗产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人类社会才能在此基础上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保证了社会遗产、习俗的传递。基于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查尔斯·赖特提出了传播“四功能说”,以及后来施拉姆的传播功能学说。学者们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了传播的“五功能学说”,但无论哪种学说或理论,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即社会遗产、习俗和文化的传承。
大众传播把精神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机制。可见,大众传播文化传递功能是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内化功能,而现当代,广电媒体则是大众传播重要载体之一。
(二)我国广电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为2.23亿户,
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约1.97亿户。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8%。广电媒体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载体,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普及性、大众性、形象性、包容性、权威性的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传媒接近受众、吸引受众的关键。广播电视媒体善于将专业化的理论知识,通过声音、画面、解说词、评论等多种形式,转化为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即文本语言的视听化,易于大众的接受和理解,达到传播效果。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尤其是在网络节目充斥、泛滥,各类文化产品芜杂的情况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更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两极化”传播格局
(一)全球化与地域化
传媒的不断发展引发了文化两极化,一是全球化,一是地域化。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的扩张,迫使发展中国家文化趋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外来文化的侵略,反而促使各地各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
1.全球化。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西方各类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尊、以洋为美的现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则遭到漠视、贬低。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通过网络等各类渠道,不断向外输出流行文化与本国的文化理念、价值观。
2.地域化。虽然西方强势文化侵略对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文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促使发展中国家坚定发展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以抵御外来文化的趋同影响。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节目,如中央电
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天籁之声》等等,一些
节目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有着积
极的推动作用。
(二)广电媒体与新媒体分化发展
一方面,广电媒体依然发挥着主流媒体的作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其专业化的制作团队,深刻的文化理念以及精良的制作,依旧凸显了优势,涌现了一批品质高,文化内涵深厚的广播电视原创文艺作品,受到了大众的好评。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舌尖上的中国》等栏目,以其文化性、审美性和互动性与观众建立起了文化共鸣,获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以及大批的拥趸。去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从政策上为国内原创节目提供了支持和动力,以促进我国原创节目的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尤其是网络视音频的使用者在逐年递增。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高达5.45亿,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接近5亿。今后,随着4G网络的完善以及手机资费的下调,网民在视频APP、微博、微信、直播平台上观看视频的行为将变得更为普遍。 由于网络的“把关人”意识不强,出现了一些无底线的节目内容。部分网络自制节目存在价值扭曲、娱乐至上、内容低俗、品质低劣、格调低下、语言失范等问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谈到“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endprint
三、目前广电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节目的发展,各类社会思潮的兴起,广电媒体对于优秀文化传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我国广电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不够突显,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媒体人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造成交流障碍,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对民风民俗不够了解,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區的深入调研少。随之而来的是,对民间的文化、传统挖掘不足,节目形态单一,未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2.相当部分的传统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流传,但由于技术手段或理念的限制,难以用传统的广播电视手段表现。截至2017年7月,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就达上千项,诸如民间文学、传统戏曲、传统医药等等大部分非物质文化未能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有效表现和传播。
3.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对文化现象的再现过于片面,或只追求轰动效应,没有完整阐述文化内核。许多文化类节目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一味追求短、平、快,对文化现象不能很好地吸收理解并加以合理再现,很多都是浮光掠影,停留于文化现象的表面,进行简单的拿来主义,一时的轰动效应之后,对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并无助力。
4.文化类节目传播效果不够理想,收听、收视率还不高。
一些优秀的文化节目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宣传推介多集中于行业内部,而在社会和受众方面的认知度不高;节目生命力不够旺盛,由于追求收视收听率等原因,往往只播出一季,无法持续。
5.节目贴近性不足,质量还不够高,对受众的吸引力不足。
广播电视节目最有效的传播是“三贴近”原则,文化类节目不应该曲高和寡,而是应与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一些文化节目包装不够,语言艰深晦涩或过于平淡直白,无法吸引观(听)众,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四、广电媒体突破文化传播瓶颈的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她不仅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化于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用优秀的节目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当代媒体之责,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树立起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坚持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地理、科学艺术、民俗节日、革命传统等等,都能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创沃土”。
1.在节目表现方式上,对资源进行整合发掘,推出多种类型的节目;如纪录片、广播剧、综艺节目等等,将民俗、工艺、或者戏曲等融入其中,结合不同类型的节目形式来表现不同的文化现象。
2.在节目内涵上,要提升节目的艺术性、价值性、思想性,从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提炼出共同的价值观内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注重贴近性、知识性、趣味性,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可看性,以便提高传播效果。
3.在节目引导上,不仅要通过线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也要通过路演、地推等线下方式,进行推广普及,增强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4.在节目制作上,注意时度效,沉下心推出好作品,一些传统文化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跟踪拍摄,才能得以表现和还原,制作者必须用耐心、恒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仔细琢磨,把节目做精、做细,才能带给受众心灵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5.媒体人员应该将自身视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环,加强自身素养,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连接点上,为优秀文化的传播担负应有的职责。无论是一线的采编播人员,还是舞美设计、包装制作,都应该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才能将主题和立意贯穿于节目始终。
6.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吸收先进的节目制作经验和技术,结合原创特色,将我国优秀的原创文化节目向全世界辐射和推广,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
参考文献:
[1] 赵娅军.传承者: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新形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8).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2017(1).
[3] (美)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东方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