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模式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2017-10-20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71003王翠萍
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471003)王翠萍
脑出血的病因多与微小动/静脉破裂有关[1][2],其是一种脑内实质性出血,患者在意识、语言及运动上常有明显的功能性障碍表现,可伴呕吐、偏盲及头痛等,且病情危急、发展迅速,对患者危害甚大[3][4]。如何做到及时、系统的救治与干预,均显得至关重要[5]。2013年12月~2016年5月,笔者拟定程序化护理方案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和对照试验,效果较满意,现作以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200例急性期脑出血资料搜集于2013年12月~2016年5月,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发行的判断标准[1]。按随机非盲法标准进行组别的划分,两组各100例,Ⅰ组患者中,男/女有55/45例,年龄分布43~76岁,平均(57.4±7.6)岁;出血部位:丘脑30例,小脑13例,内囊37例,蛛网膜下腔12例,其他部位8例。Ⅱ组患者包括男/女有53/47例,年龄分布45~74岁,平均(58.3±6.9)岁;出血部位:丘脑、小脑、内囊、蛛网膜下腔及其他部位各28例、12例、34例、15例和11例。两组间上述基线资料录进统计学软件分析,输出结果P>0.05,适合试验。
1.2 方法Ⅰ组100例接受常规模式干预。Ⅱ组100例接受程序化模式护理,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与专职护士等人员在经过严格培训及考核后,成立程序化护理小组并展开如下干预和指导。
1.2.1 病情评估 详细掌握各个患者的姓名、性别等基本资料,同时搜集有关脑出血的发病时间、昏迷程度及有无谵妄等情况,最后整理完成病情的初步评估报告。
1.2.2 设计方案 检索资料库及相关文献、查阅书籍等,明确掌握急性期脑出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与病情初步评估报告相结合,设计符合患者个体需要的护理计划。
1.2.3 落实方案 ①接诊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对其实施相应处理;对轻度脑出血者,给予体征监测、持续吸氧及开通静脉通路等处理,并于患者头部放置冰帽、冰枕等;对危重症脑出血者,需即刻送至重症监护室,并给予气管切开手术或气管插管处理。②用药干预。输液期间,需密切监测药物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药物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因此需合理控制其输注速度,对多通路输液抢救者,还需密切监测其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等体征;用药前明确了解药物的性质、药理作用及配伍禁忌等,以避免增加药物毒性、导致药物过敏等。③特殊处理。急性发病时,给予患者亚低温处理,如头置冰帽、冰枕等,以减少脑部耗氧量,抑制细胞代谢;对接受气管切开术者,给予湿化器不间断滴入湿化气道;每日3次清洁口腔,每6h采取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1次滴眼,并对症处理压疮、感染等并发症。④饮食护理。计算患者的日需热量[6],以合理搭配各种流质食物,给予患者鼻饲插管;为确保生物钟的规律性,嘱患者每日按时进食,夜间不建议进食等。⑤心理护理。每日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主动向患者普及有关脑出血的相关病理机制、治疗对策和预后处理等知识,加深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及时发现其负面情绪并诱导发泄,以增强其治愈的信心。
1.3 评估指标 ①平均住院日,②护理满意度(设计问卷调查),③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试验主要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处理数据,由X2和t检验组间资料。P<0.05,说明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Ⅱ组患者在接受系统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相比Ⅰ组显著提高,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中枢性高热、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果见附表。
附表 两组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
3 讨论
急性期脑病引发坠积性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因此,如何降低急性期脑出血临床救治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王静[7]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对脑出血病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上也至关重要。
程序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综合疾病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护理方案,其主要流程包括病情评估、方案设计及落实等,与传统干预模式相比,能够更贴合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解决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实践表明,基于该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更理想的效果,而且利于提高科室的综合护理质量[1][7]。李彩燕等[8]观察104例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资料,发现其中接受程序化护理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38%,护理期间也较少发生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本组研究试验显示,Ⅱ组患者经程序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有显著性缩短,患者对此次护理结果更满意,总满意度达到97.0%,而且较少患者产生坠积性肺炎、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与上述资料观点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程序化模式干预和指导,患者满意度更高、并发症更少,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