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头和当归身不可摒弃国医大师金世元谈当归

2017-1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岷县主根本草

当归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当归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宋代《本草别说》曰:“当归治妊妇产后恶血上冲,仓卒取效。气血皆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当归在种植、炮制、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十分讲究。

同一座山所产的当归品质亦不同

当归药材主产于甘肃省南部的定西市的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县,陇南市的武都、宕昌、文县、康县等地。当归作为甘肃省的道地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区自古至今未发生改变,条理清晰。梁代《名医别录》曰:“当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曰:“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归。”唐代《新修本草》曰:“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洲,以宕州者最胜。”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云:“今陕、蜀、秦、汶川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马尾归,最胜也。”这些本草著作均说明甘肃在古时就种植当归。此外,现今云南、四川、湖北等地也产当归,但无论产量及质量均不及甘肃。甘肃省又以岷县和宕昌当归产量大。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为弟子们讲解当归的历史渊源和特性等知识

甘肃省定西市与陇南市都处于岷山山脉东支,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细微不同,两地所产当归质量就有很大区别。以定西市岷县为例(当地农民俗称“后山”),平均海拔高(在2700米还有居民居住),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全县又处于洮河中游,两岸土层属冲击的黑钙土,土质肥沃,这些自然因素都适宜当归生长,故岷县所长当归主根长,支根少而粗壮,整体肥壮、油润、气香,质量较好。而陇南市(当地农民俗称“前山”)和“后山”相比海拔低,气温高,土质贫瘠,故所产当归主根短,支根多,相对瘦而干,质量不及“后山”,故当地有“前山腿子,后山王”之称。

▲金世元教授(右二)与弟子们讨论饮片特性

干燥当归须先熏制

当归系用种子繁殖。甘肃省于6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将苗全部挖出,用青草捆成小捆,贮藏以待移栽。移栽分为春栽与冬栽2种形式。春栽乃是将当归苗于翌年清明节前后(岷县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移栽;冬栽是将当年的当归苗于寒露后、霜降前(10月10日至20日)移栽。当归种植应注意不可重茬连作,以免影响质量。

移栽2年以上(需经过两冬)于采收年的霜降前将当归的地上部分割掉,仅留下短小的茬(约3cm),在阳光下曝晒,以便加快根部成熟。

挖取根部后,除去泥土(不能沾水受潮,以免变黑腐烂),置通风处放置2至3天,待水分稍行蒸发后,当归变软,就可以用青草将其捆成小把,以待下一步加工。干燥当归不能用日晒、火烤或阴干的方法,需将当归放置于特制的熏棚内,上层为放置当归的棚架,下端用干树枝点燃上面覆盖的蚕豆秧、豌豆秧或青草,以图盖灭明火变为烟雾(当归干燥初期切忌见明火),熏制10天左右(当地药农称为“上色”,认为不经过熏制当归不油润,质次)达到约七成干燥程度,然后就可用煤火或柴火慢慢烘干。如当归阴干则质轻皮肉发青,日晒或火烤则易枯硬如柴,无油性,皮肉发红,均质次。

葫首归是传统规格中的佳品

全当归长15至25cm,外皮细密,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上端膨大(为当归头),直径1.5至4cm,钝圆,有残留的叶鞘及茎基。主根(为当归身)呈圆柱形,长1至3cm,直径1.5至3cm。下端支根(为当归尾或当归腿)3至5条或更多,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棕色油点,形成层为黄棕色环状,木质部色较淡。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当归以主根粗长、支根少、油润、外皮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按产地划分,以甘肃省岷县所产当归质量最优;云南产当归,主根粗短疙瘩状(故切不出当归身饮片),欠油润,特别是和岷县当归相比辣味较重。

传统当归规格有葫首归(归头),即选主根粗长、质量好者掰去支根即可,一般供出口。还有按支头大小分为“原来归”、“筐王归”、“通体归”、“常行归”。

当归切制十分讲究

北京地区传统切制当归也是十分讲究的。切制前不能用水浸泡当归,按照“少泡多润”的原则需采用“抢水洗”的办法,以图水慢慢渗入药材内部达到软化的目的,一般从“抢水洗”开始8个小时基本都可以达到切制要求。全当归、当归头、当归尾3种饮片规格只需将药材当归从头到尾横切圆片即可,其中用粗筛挑选当归头,用细筛挑选当归尾,不用单独切制。当归头饮片在历史上用量就极少。只有当归身需单独切制,采用主根纵切的办法即得。

传统当归饮片规格的划分是与临床应用相对应的,十分具有科学道理。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当归头止血上行,当归身补血中守,当归尾破血下流,全当归补血活血。”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与补阳还五汤也可说明此意。其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就明确提出应用当归身,而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则应用当归尾。

当归作为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历代本草著作均有记述。近年来,当归需求量不断攀升,造成产区不断扩大,新产区药农对当归的种植、田间管理、产地加工等情况不熟悉,以至当归药材质量下滑,更有甚者用独活伪造成当归出售,这一现象应引起大家的注意,要保护好、利用好当归这一传统大宗药材的生产、销售。

此外,当归饮片自古就分为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这四种规格,这不是中药行业无故的划分,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工作中为了满足临床需求自然而然形成的。现今临床使用的当归饮片只有全当归与当归尾两种规格,不符合传统用药习惯及临床需求,应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并改正。

猜你喜欢

岷县主根本草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植物的“嘴巴”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灰树花菌渣用于板栗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