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来安南部方言“FVP”疑问句研究

2017-10-20唐国栋胡德明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特指套用时态

唐国栋 胡德明

(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321004)

滁州来安南部方言“FVP”疑问句研究

唐国栋 胡德明

(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321004)

在对来安南部方言“FV P”疑问句详细描写的基础上,将它和普通话的相关疑问句以及南京方言等其他江淮方言、阜阳方言的“FV P”疑问句进行了共时比较。

来安;方言;“FV P”疑问句;共时比较

安徽省来安县南部方言与其他江淮方言一样,都有一个特殊的疑问副词“可”[ki],虽然它们的发音不尽相同,但其后出现的多为动词和形容词等谓词性成分,所以我们把它看做疑问副词。我们把这个疑问副词和谓词性成份构成的疑问形式称作“FVP”,把以“FVP”结构做为疑问点的疑问句称作“FVP”问句。

一、“FVP”疑问句式的表现形式

用“可”或“可是”可以对一个句子的任何成分或整个句子的是非情况进行提问。在来安南部方言中“FVP”问句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一般“FVP”疑问句

本文所指的一般FVP疑问句,是指在来安南部方言中“可+VP”作为句子的主要疑问焦点和信息中心的疑问句,以区别于“附加式FVP疑问句”和“混合式FVP疑问句”。为了讨论方便,根据结构构成我们又将一般FVP疑问句分成如下两种形式:

1、S+可 +VP+(语气词)

(1)你可走?(你走吗?)(2)你家房子可大?(你家房子大不大?)

这种形式与普通话是非问句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将“可VP”变换成“VP吗”即可。由上例可以看出,来安南部方言“S+可+VP”型问句中如果VP是动词性的,那么该句既可以表示未然也可以表示已然;如果VP是形容词性的,那么该句多表示中性时体,既对主语的性质状态进行提问。这一点与江淮官话中的其它方言基本一致。

这种形式的否定用法是S+可+是+“不”+VP+(语气词),常带有反诘语气和深究意味,如:(3)明天可是不来了唉?(明天真的不来了吗?)(4)我讲的可是不对?(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此处的“可是”已然凝固成了反诘语气副词,不同于上文中用于提问的疑问副词+判断动词的形式。

2、S+可+VP+动态助词+(疑问语气词)

(5)家里少的钱你可拿的?(家里少的钱你拿了吗?)(6)你可吃过了唉?(你吃过饭了吗?)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来安南部方言中“S+可+VP+动态助词”句式中,句子的时体状态完全由动态助词决定。这和江淮方言中的其他方言也基本一致。

(二)附加式“FVP”疑问句

附加问是指附加在某个句子之后的一种有特殊交际功能的疑问句。这类问句从形式上看似乎是选择问句,但是从内容来看,这类问句和单纯是非问句没有任何区别。从本质上来说这类问句当属是非选择问句,因为它的回答不是是就是非。从语用角度来说,这类问句往往是由一个非疑问句加上一个“可VP”构成,“可VP”的作用就是征询听话人对陈述部分的看法和意见。在来安南部方言中附加问的形式大多为“可行”、“可管”、“可对”、“可好”、“可 +能愿动词 +VP”、“可干”、“可去”、“可对不对”等,句后多加疑问语气词。如:

(7)我跟你借五十块钱,可行唉?(我向你借五十元钱,行吗?)

(8)我想再睡一刻子,可管?(我想再睡一会,可以吗?)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当地方言中附加问多询问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如“可行”、“可管”、“可好”、“可干”、“可去”是对主句中提出的行动的意见征询;“可对”、“可对不对”是对主句的性质判断进行意见征询。

在特定的语境中,对方对主句的内容有所了解,或是问话人已经说过相关内容,附加问可以提前,如:

(9)可行唉,我跟你借五十块钱?(10)可管,我想再睡一刻子?

以上位移属于语用位移。“可是”既可以语用位移又可以进行语法位移:

(11)他是外国人,可是的唉?(他是外国人,是不是啊?)(12)可是他是外国人唉?(是不是他是外国人啊?)

(三)混合式“FVP”疑问句

一般情况下一个问句只有一个疑问点,但是在来安南部方言中“FVP”问句有时也会出现两个或者多个提问项,产生“FVP”问句与其它问句形式混用的现象。

1、“FVP”问句与特指问句连用

在当地方言中,“FVP”问句与特指问句连用的现象较常见,如:

(13)你可听讲哪家女儿要讲人家的唉?(你有没有听说哪家女儿要找婆家的啊?)

(14)你上街可买什么好东西的唉?(你上街买了什么好东西吗?)

由以上的例子可看出,它们都能找到相应的普通话对应形式,但是并不是所有这样的句子都能用以上的变形形式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形式,也就是说有些现象只有在方言中才会出现,如:

(15)那个小娃子可有多大唉?(*那个小孩有多大吗?)

(16)成天这么狂,可有多少钱唉?(*成天这么狂妄,有多少钱吗?)

我们认为,当特殊疑问代词对事物的程度进行提问时,句中的“可”已经是一种羡余的提问形式。这时的“可”的意义更加虚化,已经失去它作为疑问副词的作用。

来安南部方言部分“FVP”问句可以和特指问很自由地套用,这时可以把“FVP”问句中的一个直接成分变换成相应的特指疑问代词,构成一种特指“FVP”问句。如“他可要找什么东西唉?”“你可买什么?”。当然,正如前文所述,有一些句子不能这样自由的套用,这一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当地方言“FVP”问句与特指问连用的形式在普通话里有时很难找到意思吻合或者直接对译的说法,这种形式跟单纯的特指问不一样,与单纯的“FVP”问也有差别。我们认为,当特殊疑问词为非问程度的疑问代词时,句中既有对特指问的提问,又带有“FVP”问句的征询意味。这种混合问句的疑问点可以看成有两个:一是“可”标记的疑问点,二是疑问代词。疑问点到底是在“FVP”标记的疑问点上,还是在疑问代词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不同,使用不同的疑问代词结果也往往不同。如果疑问点在疑问代词上,这时“FVP”的作用只是表现在语用层面,使得疑问语气更加舒缓委婉一些,便于听者接受;如果疑问点在“可VP”上,疑问代词则倾向于虚指。

当地方言往往会使用重音的形式区别两个疑问焦点的主次。疑问代词是“什么”系、“甚”系的疑问代词比较倾向于虚指,也就是疑问焦点在“FVP”上。如:“你上南京可买恩西的唉?”

2、“FVP”问句与“FVP”问句套用

在来安南部方言中会出现两个“FVP”问句套用的现象,如:

(17)你可晓得他可回来唉?(你知不知道他回不回来?)

这种句子在普通话中很难出现与之对应的说法,如:

(18)你知不知道他回不回来啊?

这些句子都是大“FVP句”套小“FVP句”,句子疑问的中心在小“FVP”句上。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要针对小句回答,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要针对大句回答。如例(61)的肯定回答是:“回来。”;“发 200。”否定的回答是:“不晓得”;“没讲”。

其中的大“FVP”句的动词大多为感知类和言说类,如:感觉、知道、晓得、看到、闻到、听讲、感到;问、说、讲等。其它的动词很难进入这样的格式。

3、“FVP”问句与正反问套用

在来安南部方言中有“FVP”与正反问句套用的现象,但是并不普遍,只出现在少数几个形容词上,如:

(19)大过年的都想早点回家,可对不对?

它们往往出现在陈述观点和发出邀约之后,作为附加成分出现。这里的“可”并不重读只是表达一种征询义,使得句子表达更加委婉。同时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可能是不同方言接触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汉语不同历史层面的混合的结果。

二、“FVP”短语的句法分布

“FVP”问句在谓语中用疑问副词“可”+谓词性成分进行提问,因此,“可+VP”通常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也可做补语,一般不能做主语和定语。

(一)“FVP”作谓语

(20)他可吃?

“FVP”整个做谓语时,通常构成问句的主体,传达疑问信息。还有一种情况,“FVP”作谓语中心,如:他可吃饭了唉?

在主谓谓语句中,“FVP”组合形式还可以出现在作谓语的主谓短语中作“小谓语”,如:

(21)打麻将你可会唉?

(二)“FVP”作补语

(22)他家媳妇长得可漂亮?

三、与其它江淮方言“FVP”疑问句的比较

来安南部方言与其他江淮方言的“FVP”问句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句式使用情况不同

在南京方言中普遍存在着反复问句“VP不VP”型和“FVP”型问句两种类型,以及它们的混合形式。而在来安南部方言中“VP不VP”形式明显处于弱势,只存在于少数接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人,而且使用频率极低。在来安当地方言中“FVP不VP”形式很不自由,只存在于附加问形式中表示意见征询,如:

(23)天这么冷,大家都想早点走,可对不对?

“VP 不 VP”和“FVP”以及“FVP 不 VP”三种形式共存,并不是南京方言的特有现象,不仅很多江淮方言都有这样的特征,苏州话和汕头话里也有三种形式并存的现象。我们发现也有些江淮点方言中只有前二者形式,没有套用形式,如芜湖话、安庆话。这三种形式并不属于同一个历史层次。朱德熙(1985)认为,混合形式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FVP”与“VP不VP”两种句型属于不同的层次。两者之中必有一种产生时代较晚,而混合形式不过是这种创新句型的本地化而已。“FVP不VP”产生的时代最为迟晚,这一点应该是没有异议的。朱先生认为汕头话还难以确定两种句型哪一种更古老,但在扬州话和苏州话里,“FVP”显然是固有形式,而“VP 不 VP”相对来说则是一种创新。那么按照朱先生的说法,对于扬州话(江淮官话)和苏州话(北部吴语)来说,“FVP”应是先于“VP不VP”而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天长话(不包括天长境内的边境乡镇)不使用“FVP”形式,只用“VP不 VP”和“VP没VP”形式。

现以来安南部方言、南京话、普通话为例将,将这几种句式对照举例如下:

(二)疑问副词不同

江淮方言中“FVP”型问句的疑问副词在选词发音上有所不同,在来安南部方言中只有一个“可”[ki],而在南京话中却有三个:阿、哈、可。安庆话用“各”、芜湖话用“哈”。从共时的层面来看,用“阿”是主要的,“哈”是“阿”的音变形式。张其昀(1994)从语音上证明了“阿”、“还”、“可”、“格”、“克”这几个疑问副词同出一源。经过我们认真考察,笔者也认为“还/阿VP”和“可VP”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因此,“还/阿VP”应是南京方言固有成分。

四、与阜阳话“FVP”疑问句的比较

(一)疑问副词“可”的不同

在来安南部方言中“可”只有一个读音[ki],并且不区分时态。在阜阳话中“可”的读音会产生两个条件变体,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变读[k'ei53],在去声前变读 [k'ei55],在这里可以看作是语流音变,对句子时态不产生影响。

在同属于中原官话的安徽蒙城方言的“FVP”问句的“可”字也有两种读音,其中“可”读音不同,表示的时态也不同。其中“可1”读[k'ə],表未然时态,用来询问未发生而将要发生的事。例如:“你可1拿得动?”;“他可1能吃完?”;“你们可1看电视?”。“可2”读[k'ei],表已然或曾然时态,如:“他可2去来?”;“小王可买火车票来?”;“咱家可2开始热来?”;“你可 2 想好来?”:“你可 2 去过上海(吗)?”:“他可2说过那句话吗?”蒙城中老年人用“可”的两种读音来区分两种不同的时态,年轻人则有混淆的趋势。

(二)两地方言的时体比较

在来安南部方言中“FVP”问句决定时态的一般是 VP 后面的时态助词:“过”、“了”、“的”表示已然;“可VP”、“可VP+语气词”表示未然。而在阜阳方言中“FVP+语气词”型问句的时态与其句末的语气词有着极大的关系,“已然”与“未然”的时体差异因“PRT”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VP+唠”表达的是未然,“可VP+芒”表达的是已然,“可VP+来”既能表达未然,又能表达已然。如:

江淮官话“FVP”问句十分普遍,功能十分齐全,而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却不使用这一问句形式。但江淮官话的“FVP”问句在时体表达、与其他问句形式套用等方面又有自己的特点。

在江淮方言内部“FVP”问句也有很多差异:首先,疑问副词“F”的发音各地不尽相同;其次,有的点方言如来安南部方言,以“FVP”问句形式为主,偶尔使用“VP不(没)VP”形式。有的点方言,如天长话,只有后者不出现前者。有的点方言可以将这两种问句形式进行自由套用,如南京话。有的点方言只能在相应的场合使用这两种问句的套用形式,如来安南部方言。我们认为这些形式是汉语不同发展阶段在方言中的沉积和各方言在各自发展过程中选择的结果,也是各地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方言入侵影响的结果。

[1]陈妹金.汉语与一些汉藏系语言疑问句疑问手段的类型共性[J].语言研究,1993,(01).

[2]丁力.从问句系统看“是不是”问句[J].中国语文,1999,(06).[3]冯春田.汉语疑问代词演变的特殊规则[J].文史哲,2009,(05).

[4]范慧琴.山西定襄方言语气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05).

[5]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J].方言,2008,(03).

[6]江蓝生.疑问副词“可”探源[J].古汉语研究,1990,(03).

[7]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8]刘丹青.苏州方言的发问词与“可VP”句式[J].中国语文,1991,(01).

H14

A

1671-5993(2017)03-0038-04

2017-06-15

2007-2008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皖中江淮官话语法类型学研究”(AHSK07-08D92)的阶段性成果。

唐国栋(1978-),男,安徽来安人,安徽滁州技师学院教师,文学硕士。胡德明(1963-),男,安徽芜湖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特指套用时态
汉语特指性是非问的生成机制与信息结构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教学中的“静”与“动”——模板套用与能力积攒、实力发挥的灵活结合
美丽实验室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创客
White Elephant
surprise test
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