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特征研究
——以长江大学为例
2017-10-20廖羽祥路国华
廖羽祥,路国华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大学生体质特征研究
——以长江大学为例
廖羽祥,路国华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以长江大学11843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样本,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了大学生体质在总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上的差异, 进一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质状况处于及格水平,总体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趋势;大学生的腰腹及上肢相对力量总体上较薄弱;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女生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体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二好于大一。
大学生;体质;特征;长江大学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教育部对该《标准》又进一步完善,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因此,了解当代的大学生体质状况特征对学校体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以长江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体质的总体状况及在不同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旨在为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以及深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等方面提供参考及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测试对象为长江大学全校大一、大二的在校大学生,按性别和年级分层,参与体质测试的学生是2015级和2016级2个年级段的学生,共11843人(剔除了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特长生以及有身体疾患而不能参加体质测试的同学),其中男生6177名,女生5666名;大一年级(2016级)6429名,大二年级(2015级)5414名。
按2014 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测试大学生体质状况,具体测试指标如下: 身体形态(身高和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指标); 身体素质(1000m跑(男)/800m跑(女))、立定跳远、50m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1min仰卧起坐(女)[1])。
测试仪器由中体同方生产的,测试前保证测试仪器的精度,测试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和考核,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方法和要求于2016年11月完成测试。
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筛选,然后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评分标准,运用SPS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总体分布特征
大学生体质测试项目权重比例和体质测试成绩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等级评价标准为及格60~79分,良好80~89分,优秀90~100分,不及格 60分以下;各项测试指标经权重后总分分别为身高体重指数15分,肺活量指标15分,1000m(男)/800m跑(女)指标20分,坐位体前屈指标10分,立定跳远指标10分,50m跑指标20分,引体向上(男)/1min仰卧起坐(女)指标10分;大学生体质各项测试指标的各项总分72.53分,处于及格水平区间,表明大学生体质水平处于及格水平;1000m(男)/800m跑(女)指标中,大学生均分大于12.00,处于及格水平区间,表明大学生身体耐力素质处于及格水平;引体向上(男)1min仰卧起坐(女)指标中,大学生均分小于6.00,未达到及格水平区间,表明大学生腰腹及上肢相对力量总体上较薄弱;肺活量指标中,大学生均分大于9.00,处于及格且偏向良好水平区间;身高体重指数上,大学生总体均分15.00处于优秀水平区间,身体形态属于正常状态。
表1 大学生体质测试项目权重比例
表2 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一览表
2.2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
通过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各个测试项目在不同水平的人数所占比例的体质状况差异,具体表现如下:在反映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指数测试项目中,男女生的人数比例主要集中在优秀水平,女生优秀水平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男生(差异大于10%),而其他水平的人数比例差异不明显(差异均小于10%)(图1)。
图1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身高体重指数测试项目各个水平的人数比例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肺活量测试项目的人数比例上,主要集中在及格水平,女生在及格水平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男生,男生不及格水平的人数比例几乎是女生的4倍,在其他水平的人数比例上男女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图2)。
图2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肺活量指标测试项目各个水平的人数比例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1000m(男)/800m(女)测试项目的人数比例上,主要集中在及格水平,女生在及格水平的人数比例多于男生约10%,男生不及格水平的人数水平比例比女生多27.21%,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女生好于男生(图3)。
图3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1000m/800m测试项目各个水平的人数比例
不同性别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项目在优秀水平的人数比例上,女生多于男生约10%;在不及格水平上,男生多于女生14.81%;在及格与良好水平上,男女生差异并不明显。总体上而言,女生成绩好于男生(图4)。
不同性别大学生立定跳远测试项目在及格水平的人数比例上,人数较为集中,且女生多于男生约10%,总体上呈现出女生成绩好于男生的现状(图5)。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50m跑测试项目的人数比例上,人数主要集中在及格水平阶段,女生在及格水平略多于男生,但总体上均差异不明显(图6)。
引体向上与仰卧起坐动作分别反映上肢和腹部肌肉力量,并不能代表身体同一肌肉的力量素质[2],无法作为因变量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进行分析,因此笔者没有将引体向上与1min仰卧起坐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比较分析。
图4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坐位体前屈测试项目各个水平的人数比例
图5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立定跳远测试项目各个水平的人数比例
2.3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
将长江大学大学生各个测试指标作为因变量,年级作为自变量,进行2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结果显示,2个年级男生在身体质量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肺活量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大二明显好于大一;在50m跑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二明显好于大一;在坐位体前屈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引体向上指标和立定跳远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大二学生明显好于大一学生;在1000m跑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T检验结果(女)
表4结果显示,2个年级女生在身体质量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肺活量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大二明显好于大一;在50m跑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二明显好于大一;在坐位体前屈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1min仰卧起坐指标和立定跳远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二学生明显好于大一学生;在800m跑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总体而言,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体质状况中,除了身体形态指数(P>0.05)无显著性差异外,在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各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总体上呈现出大二学生明显好于大一学生。
3 大学生体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1体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总体水平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体质水平处于及格水平,不及格率很低,但优秀率也较低,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趋势。其原因可能是除了部分学生属于先天遗传因素外,当下正处于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结合的磨合期,身体素质中力量、速度等素质的练习明显不足,大学生体质整体水平处于及格状态的人数较集中[3],从而导致大学生体质总体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现象。
3.2自主锻炼中单一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腰腹及上肢相对力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引体向上与1min仰卧起坐的指标的均分远远低于及格分数,表明大学生腰腹及上肢相对力量较薄弱。据查阅相关文献后分析,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自主锻炼的方式和项目过于单一,大多数大学生主要通过跑步、篮球、乒乓球等项目来锻炼身体,而未能对腰腹力量、上肢力量等身体其他部位力量进行全面的锻炼。这与王诚民等[4]使用问卷调查法对2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的结果一致(大学生自主锻炼时,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主要趋向球类和跑步,运动方式和项目普遍比较单一)。
3.3不良生活习惯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女生身体形态正常人数显著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女生对于自己身体形态的要求越来越高,作息时间较为规律,积极参与健身运动等导致,而大部分男生通过从高中到大学环境的改变,突然放松,生活作息不规律,沉迷于游戏,运动减少导致的。研究表明,从当代女大学生健美的基本要求方面发现当代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健身、健美、健心的一体型特征的需求[5]。另外,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较多,且有性别差异,男性偏向生活作息不规律,没精神,不运动[6]。
3.4体育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体质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在各阶段水平的比率上,均体现出二年级大学生好于一年级大学生。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关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存在差异的报道较多。据丁涛等[7]研究发现,大二学生在体能和身体机能上比大一都有所提高,而到了大三反而有所下降;据黄念南等[8]通过对大学生体质进行调查后,也发现大二年级体质好于大一年级,但较高年级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总体又是呈下降趋势;以上的这些研究和笔者研究结果都有相同之处。究其原因可能是体育环境的改变引起体质状况发生变化。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升大学之前,高中的体育课是普遍较少,学生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测试的身体各项指标会相对较差;大学校园内体育环境良好,活动较为丰富,大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要求严格,还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h,经过一年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提高,所以大学二年级的所测试的身体各项指标比大一学生而言相对较好。
4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4.1体育选项课上多采用分层教学
对于在体育教学改革时期,大学生体质水平在总体上出现的这种“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趋势,可以在体育选项课上多采用分层教学来进行有效的缓解。在郭英、魏亚栋等[9]通过对1100名学生进行3个学期的反复教学试验后发现,体育课分层次教学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能动性,使优者能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弱者练有信心,能得到更多的收益,从而在整体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水平。
4.2增加校园公共体育设施,定期向运动爱好者开展学习新兴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的活动
在校园闲置的地区,添置各种高度的单双杠、简单的健身器械等公共体育设施;高校积极鼓励体育专业教育者去组织运动爱好群体加强新型的运动方式及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
4.3加强不良生活习惯危害性的宣传,塑造良好生活规律的校园环境
校园内定期开展以不良生活习惯危害性为主题的宣传;规范学生宿舍用电和用网的情况,如晚上11:30全校学生宿舍进行断电源、断网络,从而塑造良好的作息规律;对学校内超市的商品种类进行规范,限制油炸、膨化、三无食品的出售,鼓励新鲜水果、奶制品的出售,从而塑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5 结论
1) 大学生体质状况处于及格水平,总体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趋势。
2) 大学生的腰腹及上肢相对力量总体上较薄弱。
3)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女生优于男生。
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体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大二好于大一。
5)建议体育选项课上多采用分层教学;增加校园公共体育设施,定期开展学习新兴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的活动;加强不良生活习惯危害性的宣传,塑造良好生活规律的校园环境。
[1]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73/201407/171692.html, 2014-07-07.
[2]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俞杰.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及归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9):140~142.
[4]王诚民,王妍妮,梁永庆.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方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2(2):120~121.
[5]陈利英,于贵身.论当代女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健美教育[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136~137.
[6]滕红,潘建平,杨武悦.西安某大学男女学生不良习惯调查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155~15.
[7]丁涛,李文风.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4):77~78.
[8]黄念男,吴明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53~55.
[9]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378~380.
[编辑] 洪云飞
G80-32
A
1673-1409(2017)17-0074-07
2017-06-10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5264)。
廖羽祥(1991-),男,硕士生,现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
路国华(1966-),女,硕士,教授,现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及校园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lguohua@yangtzeu.edu.cn。
[引著格式]廖羽祥,路国华.大学生体质特征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1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