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诺奖情结从何而来
2017-10-20王元丰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国人的诺奖情结从何而来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在陆续公布获奖名单。中国人对诺贝尔奖非常关注,期盼着有中国科学家获奖。中国人对诺贝尔奖,这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自然科学以及经济、文学和和平奖项,有着特别的热情。那么,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从何而来呢?
来自中华民族的自尊心
首先,来自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四大发明”曾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对照过去辉煌的科技史,中国人在近代却自豪不起来。作为代表人类科学顶峰的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布,很长时间没有中国人获奖。这也让“鸦片战争”以来国家一度积贫积弱的中国人,多少有点抬不起头。
所以,60年前的1956年,当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位年轻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整个华人社会为之振奋。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奖的工作成就是在美国做出的。此后,获得诺奖的华人科学家还有丁肇中、李远哲、崔琦、朱棣文、钱永健、高锟,他们获奖的成就也与中国大陆没关系。那么,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能否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疑问在上世纪末在中国科技界很普遍,有人甚至将其称为“世纪之问”,用其来衡量中国科技的发展水平。
到了最近几年,“世纪之问”终于有了答案。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当年的生理学(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另外,莫言在2012年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按理说,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应该了却中国人的诺奖心愿,中国人可以有平常心态来看待这个奖项了。
不过,屠呦呦的工作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完成的,不代表中国当前科技发展的水平。中国人特别期待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家做的工作能问鼎世界最高科学奖。总之,中国人觉得还不解渴,特别希望能够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样大包大揽金牌,让人扬眉吐气。
来自日本屡屡获奖的压力
其次,中国人的诺奖情结来自日本屡屡获奖的压力。中日两国是近邻,两个大国之间民族竞争的心理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2010年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面对日本“失去的20年”,中国人有了一种心理的优越感。
但是,在获得诺贝尔奖上,日本却是硕果累累。进入21世纪日本共有17人摘得诺贝尔奖,超越了德英法等老牌科技强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获奖大国。这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冲击!原来日本不是被中国超越了,在科技发展方面还比我们表现优异!一些人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日本,总结日本在诺奖上成功的经验。可以说,日本人在诺奖上的成果,引发中国人的紧迫感。中国怎样能够像日本那样有很多科学家走上世界最高科学奖项的领奖台,是当下很多中国人思考的问题。
来自对科技与教育体制的疑虑
最后,中国人的诺奖情结来自对中国科技与教育体制的纠结。中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上的表现很不尽如人意,这让很多中国人的心放不下来。不少人把原因归结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有问题上,认为中国的科技体制行政化严重、存在学术腐败、考评制度僵化,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以传授知识为主,中小学生被沉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应试教育扼杀了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当然,笔者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说政府主导科技工作就不能产生世界级高水平也是说不通的。日本政府制定“50年30人获得诺贝尔奖”的计划,现在已经完成过半。至于中国行不行,则是中国的事情了。
总之,诺贝尔奖对中国人很重要,也很特别。这个奖项既与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相关,也与当前中国人对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期望和认同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