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恐龙之友命悬一线 千鲟过江盛况难再

2017-10-20刘国伟

环境与生活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产卵场中华鲟葛洲坝

◎刘国伟

恐龙之友命悬一线 千鲟过江盛况难再

◎刘国伟

2000年8月1日,一条渔网缠身的野生中华鲟,在武汉长江白沙洲大桥下被解救放生。

在我国丰富的物种宝库中,有一种体型硕大、曾和恐龙并存过的古老鱼种,名为“中华鲟”。但近几十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整个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1988年,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升级为“极危”物种。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年中华鲟走过了怎样的艰险求生之路?

“食谱”狭窄 觅食手段落后

出土化石揭示,中华鲟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恐龙早已绝迹,中华鲟却和自己的无数近亲顽强地存活着。生物学上的鲟鱼共包括2科6属27种,从身材上看,中华鲟是其中的“巨头”:成年中华鲟身长三四米,体重可达200~500公斤。

中华鲟的外部特征和其他鱼类明显不同:像圆筒形的梭子,最明显的是躯干镶有5行骨板,呈纵向排列,呈现出鱼类进化早期的特征。它由此被认定为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物种。

中华鲟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它属于底栖生活的鱼类,而江底几乎是没有光线的,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作用导致中华鲟眼睛很小、视力退化,虽然眼睛仍有对光的敏感性,但视觉对摄食帮助非常有限。为了补救视力的缺陷,其他感觉器官就较发达。例如触须就成为最重要的触觉器官,鲟鱼在犁状的吻部之下长有一排横列的短须,共有4条,须在口的前面,用来探索泥沙中的食物。

落后的觅食手段和狭窄的“食谱”,使得中华鲟在沧海桑田般的环境巨变面前适应乏力,实际上这也是绝大多数鲟鱼的共同困境之一。

“老妻少夫” 长征式“洄游”

中华鲟的繁衍习性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可称为“老妻少夫”。这是因为雄鱼在8~18岁就达到性成熟,明显要早于雌鱼的13~28岁。有文献记录,这种天然差异有利于避免一母所生的同胞之间发生近亲繁殖。其二就是中华鲟的“省亲之旅”——在繁殖季节进行洄游。

每年6~8月,在大海中长大并即将成熟的中华鲟,从东海集中到长江口,开始迎着降水溯流而上2500~3300公里,到达上游的金沙江一带。洄游期间停止摄食,靠体内脂肪提供能量并完成性腺的最后成熟。葛洲坝截流之前,成鱼洄游到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的产卵场,并在第二年开始产卵,这期间近一年的逗留称为“产前栖息”。

受精卵在产卵场孵化后,小鱼仔开始向下游迁移并摄食,并在第三年的4~8月份到达长江口。幼鱼进入大海沿着大陆架开始海洋生活,待到性成熟,即进入长江洄游产卵。在鲟鱼中,只有大体型、生物能量足的品种才能完成这种长征式的洄游,用“没有金刚躯,不做长途行”形容中华鲟是很贴切的。

2017年4月8日,湖北宜昌市举办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500尾大规格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伊莎贝拉·伯德女士,在其著作中描述了1899年她在荆州港目睹的中华鲟。

中华鲟的卵在自然条件下存活率非常低,只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一条鱼可以产几十万颗卵,但还没孵化,90%的鱼卵就会被其他鱼吃掉,属于典型的广种薄收。

中华鲟溯江洄游平均速度慢则0.54公里/小时,快则2.2公里/小时,雄鱼的速度大于雌鱼。沿江上行可以说是“闲庭信步”。繁殖大业完成后,它们顺江而下的速度较快,只需13~17天的时间就可到达海中,可谓“千里长江半月还”。

从“人丁兴旺”到岌岌可危

中华鲟属于广盐类鱼种,可耐受外界广阔范围的盐分浓度变化,来往于江河和海洋之间的洄游鱼类均有这种特征。关于它的寿命,国外资料显示至少35年,国内普遍认为约40年。

中华鲟在长江中的“望族”地位,至少持续到20世纪中叶。1899年,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伊莎贝拉·伯德女士在生平最后一次科考旅程中,沿长江西上,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在荆州港口附近的中华鲟见闻:“鱼市虽然不干不净,但是一派兴旺。当地使用的捕鱼工具包括小网、钓竿、鱼鹰和用滑轮起降的大网等,码头上可以看到500到700磅(约226~318千克)重的鲟鱼……”

“千鲟过江”的盛况在上世纪50年代仍能看到。湖北宜昌南津关是从长江入川的要道,江面最窄处只有180米宽。每年10月底,中华鲟必经这里到上游去产卵。《中国国家地理》转述宜昌当地老人的说法称,解放初期在江水清澈的日子里,站在峡口能看到成群大鱼往上游,“鱼多得随便拿块大石头砸下去就能砸到一条”。那时他们还不知道这种鱼叫中华鲟,都称之为“鳇鱼”。

此后几十年中,渔民们在“黄金水道”里使用更具杀伤性的渔具,运输船只的增多使水下增加了无数锋利而致命的螺旋桨,水中也多了污染物。中华鲟与其他国家的鲟鱼亲戚,进入了数量剧减的阶段,这其中对中华鲟杀伤力最大的是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工程1981年建成,曾是一项举国为之欢腾的成就,但同时中华鲟的洄游之路也被拦腰截断。1982年9月,几千只洄游的中华鲟到达宜昌后被拦截在坝下,无奈地在江水中翻腾和徘徊,规模浩大,甚至在坝下撞得“头破血流”。附近的老一辈渔民还记得那是一个收获甚丰的年份,媒体记录一位渔民甚至捕到了7条硕大的中华鲟。

之后的20多年,无奈的中华鲟只能在葛洲坝下几百米处繁衍,产卵地面积锐减,环境大不如往昔。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资料,上世纪70年代长江中有1万多条中华鲟;80年代中期,它们的数量已下降到约2000条,2007年则不到300条,2014年的数量很可能不到100条。这种在地球上存活了一亿多年的物种难道要就此消失了吗?

峰回路转中的一线生机

中华鲟的生存危机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1984年葛洲坝集团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几乎每年都进行中华鲟的放流,但十余年间放养的中华鲟数量少、体重轻、身材小,成活率很低。直到本世纪初,科研人员才掌握了大规模培育的技术。即便如此,野生中华鲟的种群仍徘徊在灭绝边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1983~2007年间中国放流到长江的900多万尾中华鲟鱼苗,对野生种群的恢复效果还不到10%。

2013年~2015年,科研人员连续3年未能在葛洲坝下的传统产卵场里监测到野生中华鲟的产卵行为,消息传来令人沮丧。但在2015年4月,科研人员在上海长江河口地区发现了2014年生的野生中华鲟幼鱼,因此推测其在长江自然产卵的行为没有停止,它们可能还有未被人类了解的新产卵场。2016年11月24日,科研人员于终于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400米左右的位置产卵,其自然繁殖活动并未中断的消息使大家舒了一口气。

另一个让人欣喜的消息是,9月24日,重庆长航公安忠县派出所与忠县渔政部门在忠县大扬码头,共同放生了一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该中华鲟长约1.8米,重100多斤,为一渔民误捕。这是30多年来长江上游首次发现中华鲟野生成鱼。野生中华鲟一度在长江上游绝迹。这次发现的野生成鱼,是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的个体。它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近年来长江,尤其是长江上游生态持续改善和恢复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长江中华鲟生殖洄游和栖息地选择》《中华鲟的末日》和《最后的野生中华鲟》等文献,以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纽约时报》《新京报》、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官网、林业部等网站的信息,在此声明并致谢。)

中华鲟

猜你喜欢

产卵场中华鲟葛洲坝
青海湖裸鲤自然产卵场的生境特征及无人机遥测判别
——以泉吉河为例
西北太平洋海域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产卵场指数动态评估❋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品工程
乌鳢繁殖需要的产卵场和环境条件
张文发扎根葛洲坝
葛洲坝情结
探秘:中华鲟的
葛洲坝下:守护中华鲟繁衍的希望
聚焦 2017中华鲟放流
中华鲟的保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