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叙述性课程的课堂“活”起来
2017-10-19姜桂清
姜桂清
[摘 要] 建设工程法规是(高职高专)建筑施工技术类规划教材之一,本教程以规范建设活动的建设法规为基础,以基本建设为主线,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和建设领域考试要求,联系工程实际,阐述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安全、环保、消防等相应和相关法规的一门重要课程
[关 键 词] 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73-01
21世纪的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先進,观念超前,紧跟科技发展的速度。作为教师,只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勤写教学随笔,了解科技动态,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法,尤其是叙述性课堂教学更要创新教法。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仔细研究,反复斟酌,最终使课堂教学变得开放、多元、灵活、有效。
在进行建设工程法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科目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枯燥无味的概念、死记硬背的法律条款、杂乱无序的规章制度、似是而非的数学文字,真是让人头疼不已。
叙述性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能“活”起来呢?主要进行了如下几种尝试:
一、让文字“活”起来
抽象的概念、冗长的条款,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讲授“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时,这一段文字读起来绕口,听起来乏味,我索性把它编辑成视频。经过认真的构思,我收集了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后的视频,2017年9月5日飓风“艾玛”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视频,以及2017年9月15日发生在英国的地铁爆炸案的画面,插入我的PPT中,课堂上视频一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文字立刻就“活”起来了。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事件有两种情况:(1)自然现象引起的,如地震、台风、水灾、火灾等。(2)社会现象引起的,如战争、恐怖活动等。并且很快总结出来,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视频让文字“活”起来了,我惊叹,视觉的冲击力真是太强大了!
二、让学生“活”起来
45分钟的课堂,一坐就是一上午。身体乏累,思维崩溃,再活跃的学生脑子也几近僵化,“满堂灌”式的传统教法已经不再适于当代的学生。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主宰课堂,自主的学习已经成为趋势。我在讲授“施工许可证的申领应当具备九个条件”时,学生反应强烈,“这么多条,怎么背呀?太难了!”我改变叙述性的教法,把讲授变成模拟。我用卡片制作了单位标牌和区域标牌,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待拆迁小区、某建筑施工企业、市住建局(图纸审批中心、驻政务大厅窗口)、某监理公司、建设银行某支行,每个单位设置一名或两名办公人员(由学生担任各单位工作人员),由建设单位主管人员(学生模拟)去办理业务。
三、让老师“活”起来
通常老师站在讲台上夸夸其谈,三尺讲台寸步不离,概念条款、讲得自己都嫌絮烦,往往失去教学效果,等同于自说自话,劳神费力没成效。我又尝试改变教法。讲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时,我代表建设单位,学生分别代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单位,在我校刚竣工的教学楼里模拟了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学生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检验,查找建设工程资料、数据和凭证,实地体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过程,大家激情澎湃,讨论得热闹非凡,我觉得,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教学效果非常好。是现场让教师“活”起来了,我赞叹,学生的潜能无限啊!
四、让网络“活”起来
在课堂上,手机已经取代了书本,学生可以没有书本,但是不能没有手机。那我们就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使用手机教学。最初,组建微信群、QQ群,利用电子邮件、文字、语音来进行教学,后来又开设云课堂、微课堂。现在,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条件成熟,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图片,还可以进行模拟,甚至虚拟的现场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参与实践。
综上所述,我主要采用了视频教学、参与教学、现场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发散了,注意力集中了,兴趣盎然了,教学效果理想了。
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高端的教育技术,我深刻感悟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解放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使叙述性课程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高玉兰,江怒.建设工程法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李翠红,张珂峰.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