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学科竞赛的高效组织和实施体系构建①

2017-10-19王洪成,吴立群,叶红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机械类课题竞赛

王洪成,吴立群,叶红仙

[摘 要] 从解决机械类学科竞赛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学科竞赛过程的分析,构建适用于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学科竞赛的高效组织和实施体系,提出学校、二级学院和企业各自在竞赛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协作方法。

[关 键 词] 学科竞赛;机械专业;综合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65-01

一、前言

机械专业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工业领域之一,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前沿性。社会对机械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涉及绝大部分的制造类行业和企业。尤其是处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机械专业正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展现出其决定性的作用。

二、高校开展机械类学科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本课题组多年来连续指导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内的多项学科竞赛,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且本课题组所在单位曾承办过多次国家级学科竞赛。在指导和承办机械类学科竞赛过程中,本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发现现阶段高校开展机械类学科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学科竞赛选题的实用性不强

多数学科竞赛选题来源于教师或学生自拟课题,学生自拟课题对社会或需求把握不准,教师给定课题有相当部分是自己的科研项目,由于学生专业水平有限,难以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二)参加机械类学科竞赛的学生专业背景单一

参与竞赛的学生通常是自发组队,以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寝室组队的情况较为常见,随机性较大,因此学生很难胜任综合类竞赛的专业多元化需求。

(三)教师考核体系对学科竞赛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为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在教师考核过程中重视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对学科竞赛重视程度不够。

(四)课堂理论教学缺乏对工程实践教学的渗透

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尚不能有效地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联系,遇到具体的工程问题时解决方法的创新性不强。

(五)机械类学科竞赛参赛作品样机制作费用高

不同于电子、控制類学科竞赛,机械类学科竞赛通常需要原理样机展示,样机作为非标准件,制作成本较高,而这部分竞赛通常由指导教师自行承担,少见学校或二级学院设立竞赛专项经费。

三、机械类学科竞赛过程分析

学科竞赛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连,需重点理清了各环节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对整个竞赛结果的重要性差异。广义的备赛不仅包括本次参赛学生的备赛,还应该积极组织低年级学生参与备赛项目的观摩和学习,以老生带新生的模式开展,老生能够在购买元器件和查阅资料方面节约时间。新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积累下一届比赛的经验,在技术能力上能够借鉴和继承老生的项目开发经验,使项目能够在技术积累上实现传承。

四、面向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渗透

对大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而学科竞赛则可作为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竞赛主题前沿但所用知识通常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等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为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采取学科竞赛设立主题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机械的主动设计并纳入学生课程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机械类学科竞赛的比赛章程和模式。

五、学校、二级学院和企业在学科竞赛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协作方法

在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首先,学校和二级学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管理角色,应对竞赛过程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确保竞赛项目的质量。在竞赛项目经费资助方面也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扶持。其次,政策和制度是提高高校

有效开展学科竞赛的前提,指导教师在学科竞赛中起到主导作

用,项目能够在省赛甚至国赛中斩获好的名次,与指导教师的参与程度密不可分。因此,学校和二级学院应从政策上调动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制定各类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新苗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应与学科竞赛的课题相融合,在经费上应优先支持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团队。最后,学科竞赛的选题也应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题,只有这样的项目才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结束语

机械类学科竞赛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前沿性,需要学校、二级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竞赛组织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在课题的选择、经费和技术的支持等多个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撑,机械类学科竞赛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通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反哺学校教育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郭勇,陈强.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6):10-11.

猜你喜欢

机械类课题竞赛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创新思维竞赛(3)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创新思维竞赛(6)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