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竞赛视角下的高职电子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7-10-19何晖
何晖
[摘 要] 根据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及其和电子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關系,深入阐述了我国高职电子类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理论课程互动化、实训课程竞赛化、实验设施开放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的观点,对高职院校电子类学科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关 键 词] 电子设计竞赛;电子类;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49-01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协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对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1]。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电子类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将电子设计竞赛的模式引入课堂教学的观点,以期为高职电子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电子设计竞赛与教学改革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竞赛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工程实践技能和技术交流能力,促进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电子设计竞赛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应用性显著,全面涵盖了高职院校的各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将来从事电子行业的重要基础[2],是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社会选拔电子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电子相关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借助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文献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可以及时了解各学科领域的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但文献检索在我国高校中并不是一门必修课程,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或报告时往往很难系统、全面、准确地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各家言论,只能检索到一些有相同关键词的文献,完全不能满足论文写作的需要。
(二)理论教学应试化
我国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得非常多,一般在20门以上,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的讲授法,存在着方法呆板、枯燥无趣、重理论轻实践等一系列问题[3]。这就导致学生上课只关注哪些是“必考”的内容,哪些是“不考”的内容,所有的知识在学生的眼睛中都只是一道道的题目,而不是一个个的应用场景。当学生参与到实际应用领域,往往不能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更谈不上思维发散和创新了。
(三)实验教学形式化
为了弥补单纯讲授的不足,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纵观各类教材的实验内容不难发现,其中设置的实验主题主要是对理论教材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验证,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数据表格,严重缺乏自主性、开放性、创新性和设计性。因此,实验环节逐渐沦为一种形式。
三、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理论课程互动化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差与理论课程的枯燥不无关系,教师应将电子相关课程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开展,并将相关的基础知识以活动模块的形式体现,避免单调的理论讲解。理论课程的互动可以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互动化的改革方案应注重活动模块的分解与再集成,同时要避免与“放养式”的无组织式讨论混淆。备课时必须考虑是否涵盖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兴趣,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训课程竞赛化
实训课是全面检验学生对该门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训课程的改革应该向设计竞赛的方向转变。可以根据电子设计竞赛的规则,三人一组,按时提交实训成果并现场展示操作技能。实训主题由学生拟定,与导师共同评估后确定。电子设计模式的综合实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形成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改革方式。当然,本文讲的竞赛化是指形式上按竞赛制度进行,但难度可以降低一些。
(三)实验设施开放化
出于设备维护成本的原因考虑,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在课外一般不对学生开放,学生接触实际元器件和模块系统的机会减少。但完全开放实验室也不符合国情。可以考虑实行有条件的开放形式,对于高压类实验室和精密仪器实验室,可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项培训,由他们在课外轮流指导课外实验,尽量减少安全隐患和设备损耗。实行专门时间段集中开放,增加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
(四)师资队伍专业化
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全国性的科技竞赛活动,涉及各方面的知识,门槛较高。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必须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从选题到设计、焊接、调试、报告撰写、现场答辩,再到赛后总结,都要全程跟踪,悉心指导,适时提出正确的建议,在大方向上做好把关。同时,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關注行业动态,研究竞赛项目,学习最新知识。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将电子设计竞赛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工程能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起点虽然较高,但其比赛模式可以引入课堂,为高职电子类学科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好的思路。本文提出的理论课程互动化、实训课程竞赛化、实验设施开放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等改革思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的教育系统工程,但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探索起点。
参考文献:
[1]王鲁男.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2]姚有峰,赵江东,汪明珠.从电子设计竞赛谈电子类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7):131-132,148.
[3]司玉娟,潘欣欣,王瑶,等.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7(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