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探索
2017-10-19钟洁云孟美玲
钟洁云 孟美玲
[摘 要] 通过对实施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课题研究的思考,阐述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介绍该校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系列举措,并探索系列做法中存在的不足和应对之道。
[关 键 词] 活动;家国情怀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64-02
一、弘扬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的要求。何为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指在认可国家价值之后,对祖国怀有的高度认同感、強烈归属感、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浓烈的情感是整个国家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动力源泉。对于国家来说,只有在民众中形成了这种情感,整个国家才会有强大的民心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每一个民众的梦。对个体来说,只有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情感,才会时刻感知个人与国家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从国家的繁荣昌盛中感受幸福和快乐,把中国梦当成共同的奋斗目标。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在校内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正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六维公民”育人模式探索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通过开展活动对家国情怀教育的优势
当前我国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重理论知识讲授、轻实践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有的学校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灌输,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生硬记忆,缺乏传统文化知识实践活动,尤其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学生不能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因而不能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通过开展系列专项实践活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这一举措意义重大,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其中,重实践参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我院积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专项活动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在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方面采取了如下举措,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相关活动
我院积极响应中央倡导开展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以此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抗击外族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精神,铭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系列活动助推我院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工作。我院在系列活動结束后,转为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使之成为常态化的专题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进行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常态化实践活动。
(二)品味美食,亲近惠州
惠州历史悠久,在隋朝叫循州府,地处广东省中南部,地理条件优越,战略位置突出。惠州是个移民城市,融汇了粤语、客家话、闽南话三大语系,整个城市呈现出兼容并蓄、包容四海的精神。与之相对应,惠州的饮食文化也以开放之姿,博采众长,成为粤菜集中地,从而形成惠州菜多姿多彩,色彩纷呈的特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品味美食,亲近惠州”活动,引领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或在父母的帮助下亲手做出惠州传统美食,或查询惠州传统美食的历史典故,或在街头小巷中寻觅探幽,搜索传统地道的惠州美食,充分调动味蕾,品味舌尖上的惠州,亲近惠州,爱上惠州。
(三)东坡文化节,有你有我
“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惠州寓居近三年,给惠州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纵观苏东坡一生,曾被贬谪多地,如海南儋州市、惠州市、黄冈市等。2010年,儋州市和苏东坡故乡四川眉山市开始举办东坡文化节,用各种活动纪念苏东坡。2015年惠州市负责承办第六届东坡文化节。在此背景下,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举办“东坡文化节,有你有我”活动,向大学生介绍苏东坡寓惠期间的主要政绩、书画作品,以及直接与他相关的惠州东坡亭、东西新桥、朝云墓和苏堤等历史文化景点。同时,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书画、摄影、陶瓷、舞台艺术等分项活动、“海上丝绸之路”惠州踩线活动、惠州市互联网+旅游+文化产业交流会活动,参观惠州与苏东坡有关的文化景观、遗迹并搜集相关史料活动等,学院多个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离开书本和史料,实地亲近苏东坡,感受苏东坡给惠州留下的人文遗产和宝贵精神。
(四)“家国情怀”经典诵读活动
我院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由成长,通过引导激励,渗透熏陶,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相关学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融入、团队活动融入、闲暇教育融入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古代经典名著诵读和征文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诵读活动主要内容是开启课前诵读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如每学期举办一次“经典故事会”“诵读会”比赛,以诵读形式讲传统经典故事,学生可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简明读本》(校本教材)为阅读教材,或者在我院中文教研组推荐的经典名著书单中自选作品作为阅读素材;开展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活动和组织“礼敬中华传承经典”征文比赛。
(五)“话端午,敬先人”活动
端午节在我国历史悠久,现在,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学院举办“话端午,敬先人”系列活动,让大学生全面广泛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并理解该节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活动中,以班为单位分组搜索和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赋;查找资料,了解屈原生平,体会屈原的爱国热忱。并于端午节前夕,在学院食堂举行包粽子比赛,引发大量师生围观。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屈原坚持理想、追求真理和为国献身的精神。
(六)专项调查惠州经济发展轨迹活动
惠州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一员,通过专项调查惠州经济发展轨迹的活动,从中看中国的发展。组织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调查活动以深入了解惠州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发扬优秀的文化为目的,开展现场调查,阅读有关书籍资料,游历、参观、走访惠州,让学生亲身感受惠州文化,参观惠州博物馆,走访惠州企业或相关职能局,如统计局、发改委,形成调查报告。
除了以上活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还开展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世界日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大部分是国家层面主导开展的,组织大学生参与这类活动,对培养其家国情怀具有积极意义。而“品味美食,亲近惠州”主题活动、“东坡文化节,有你有我”主题活动、“追忆悠久的惠州历史文化——从惠州发展历史看中国发展”主题活动等充满惠州本土特色和东江流域文化特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感受到了惠州文化的魅力之处。同时也让大学生认识到“越是区域的,越是中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道理。这些道理虽然浅显,但是从书本上教给大学生,和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得来,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四、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一)活动效果有待增强
家国情怀教育专项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宽广,有些活动只能组织少数大学生参加,在参与面方面明显不足。比如,开展“品味美食,亲近惠州”主题活动及“东坡文化节,有你有我”主题活动时,学院学生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参与报名,学生参与面仅限于自发组织,导致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人数偏少,活动效果欠佳。
(二)活动形式有待丰富
在活动形式上,更多的是学院层面集中组织的活动,在参与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家国情怀”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单一,学生按照学院的统一要求,以被动完成任务的敷衍心态参与活动,缺乏自主认知探索的积极性。
(三)活动组织有待完善
很多活动都是学院单方组织,缺少社会相关方的参与和支持,而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参与,共同构建教育氛围,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环境。比如,开展“专项调查惠州经济发展轨迹活动”以及“东坡文化节,有你有我”活动时,需要惠州统计局、旅游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配合。有些活动也需要大学生家长的配合,只有社会、家庭、学校等相关方均配合到位,通力合作,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才会有实效。
(四)活动反馈评价有待提高
活动评价是检验活动开展成效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活动效果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只是简单地停留于填写活动反馈评价表,更有甚者,为组织活动而活动,活动结束就万事大吉。比如,开展“话端午,敬先人”活动时,缺乏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反馈的关注,这样做的结果是,活动开展的评价效果无法运用于实践中,活动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活动开展的改进举措
针对活动效果有待增强的问题,首先是利用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好专项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利用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学生愿意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体系构建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专项教育活动体系。
在丰富活动形式方面,对学院层面的专项活动进行梳理。保留那些效果良好的专项教育活动,放弃某些形式主义的专项教育活动。不断拓宽活动形式,学院既要通盘考虑,开展符合全院师生参与的活动,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考虑其专業特点;开展某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学生参与,共性和个性都兼顾到,从而收到实效。
在完善活动组织方面,以实现活动效果为目的,运用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拓宽活动组织的参与面,积极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与活动,活动成果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微电影、微信点赞、微博点击率等多种方式,提高活动参与度。
在提高活动评价运用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参与活动的对象对活动展开多角度的评价,如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对活动的认同感以及活动过后的实际收获,以探索活动开展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家国情怀教育活动实践工作的实际效果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