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的效果观察

2017-10-19瞿世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学针刺

瞿世文

[摘 要] 目的:对渗透职业防护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以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班47人为参照组,实行常规教学计划,3班48人为研究组,增加10学时职业防护实践课程。对比两组学生在10个月的实习中发生针刺伤事件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实习期间,研究组学生发生针刺伤事件8例,参照组发生针刺伤事件23例;研究组学生的满意度为97.92%,参照组的满意度为87.23%,两组比较,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职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渗透教育可以显著降低学生发生针刺伤事件的概率和次数,对保障学生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职业防护;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51-01

护理部门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同时,本身也暴露在诸多危险因素当中。其中,针刺伤事件是常见又高发的一种危险事件。本研究对渗透职业防护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护生培养提供借鉴。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护理专业学生95名,为我校2012级护理2班和3班女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学生年龄区间为17~19岁,文化知识水平差异不大,均为同一批次招考的五年制学生。2班47人,为参照组,实行常规教学计划;3班48人,为研究组,增加10学时职业防护实践课程。两个班级的常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手段以及任教人员均相同。

(二)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教学计划,采用教师教授、集体讨论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10学时的职业防护渗透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课件展示、模拟训练以及实际操作指导等进行渗透教育。

(三)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实习期间(2015年12月~2016年10月)针刺伤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学生对职业防护渗透教育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软件包来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通过例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来表达,比较两组差异时,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采取均数±标准差来表达,比较两组差异时,应用T检验;判断差异的统计学价值时,以P<0.05来界定。

二、结果

研究组发生针刺伤事件的人数和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差異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研究组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随时面临着诸多危险,由于自身操作不当,设备故障以及患者的不当动作导致医护人员意外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尤以针刺伤最为常见,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20多种血源性疾病。据相关研究统计顯示,在我国的实习护士群体中,仅在实习期就平均出现2.6次针刺伤事件,可见,对高职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渗透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中,对研究组学生进行了职业防护渗透教育。结果表明,其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人数和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学生对职业防护渗透教育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参照组。可见,对高职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渗透教育,可显著提升学生在实际护理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康艳.卫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职业防护教育途径及方法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231-232.

[2]李小军.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79-80.

[3]陈玉婷.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职业防护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02-103.

[4]王琰.在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渗透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探索[J].心理医生,2016,22(2):253-254.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