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7-10-19卞朝阳王运彪

企业文化 2017年33期
关键词:夷陵区最后一公里网格化

卞朝阳?王运彪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地处湖北省西部山区,是“两坝一峡”所在地。山高林密,沟溪纵横,复杂的自然条件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民改善用电条件的合理诉求日益强烈。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夷陵区供电公司牢牢把握“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这一主题”,把服务“三农”作为中心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换位思考、顺势而为,构建“村电共建”新模式,创新供电服务“网格化”,服务力量下沉、服务网络前移、服务举措多元,让广大农村用电客户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国家电网”品牌服务,切实解决农村用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了政府、农民、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实施背景

在农村地区,一些供用电矛盾客观存在:一是农村电网基础薄弱,低电压,供电“卡口”问题突出;二是农村电力线路产权移交到供电企业后,乡镇、村组参与电力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趋冷”;三是山大人稀,出行不便,农村电网维护抢修、农民办理用电业务、解决农村低电压等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在农村地区,年轻人均外出务工,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不懂电、怕电,急需供电部门延伸服务。

充分考虑到区情、网情,夷陵区供电公司构建了“四个一”的网格服务工作体系。

一格:根据供电线路、供电台区和自然村的分布,将全区农村供电划分为176个电力网格,实现全区农村供电服务网格全覆盖。供电网格员回归驻村,服务到田间地头。

一点:在每个村设收费点,方便农民缴纳电费。176个网格设立了361个缴费点。同时推广掌上电力、微信、电e宝等网上缴费方式,客户可以“网上查电、网上支付”。

一卡:推广网格服务卡,将网格服务卡发放到每一位用电客户手中,服务卡涵盖供电网格服务热线、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网格员信息、二维码、客户信息等,实现服务卡、缴费卡、业务办理卡的三重功能,让客户“一卡在手,用电无忧”,

一群:每个供电网格员必须在其服务范围内建立一个客戶微信群,高调唱响“电工就在朋友圈”。客户凡有用电事宜、故障报警报修等、均可通过微信及时与网格员联系。

二、工作措施

一是推行“电工定期驻村”服务。电力“网格员”在村设点办公,绘制供电服务网格图,明确责任人和服务区域。设置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公告栏,公告网格管理员姓名、电话和工作职责,用电咨询、报修事宜直通直达,确保电话叫、电工到。

二是探索“村电共建”新模式。供电网格员做好村民的安全员、宣传员、服务员,每周定期义务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负责摸排村组用电“卡口”、低电压状况,协调推进农网改造项目,发挥业务优势,提供技术支持;村委会将用电事务纳入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群防群治宣传,帮助解决清理树障、电力设施用地等问题。

三是强化网格服务配套支撑。推出供电服务“网格化”30条新举措,从窗口建设、业扩报装、业务受理、供电质量、供电服务等五个方面优化农村用电服务。

四是网格服务标准化。供电网格员负责所辖网格内发现、受理、解决或传递农村用电客户各种用电诉求,解答客户咨询,推广节能新技术和电能替代,引导客户合理用电。印发《夷陵区电力网格员工作手册》,促进网格服务标准化。制定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对供电网格员实施内外监督相结合。外部监督主要聘请区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心户等为监督员。内部监督由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人员组成,定期对网格员服务能力、履职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五是建立网格服务工作机制。

对接机制。主动将电力网格与社会网格对接,实现信息共享。社会网格上传的所有涉电事务,通过后台传递到电力网格。电力网格涉及到的社会事务,也可以及时上传到社会网格。

沟通机制。公司领导面向区级领导和部门、区特邀行风监察员征求意见建议,进行交流沟通。各供电所负责征求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的意见建议。供电网格员进农家,听意见,解难题。征求的意见、如实形成台帐,并建立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销号清单,实行闭环管理。

深化一个方式:深化服务方式,实行“四上门”服务。农民办理用电业务,上门受理。农民反映用电诉求和问题,上门解决。农民新建房屋,在安装用电设备设施之前,上门指导。农民操办红白喜事,上门保电。

三、取得成效

一是农村日常用电实现“四有”保障。通过“网格化”服务,让村民用电“有渠道能反映,有问题能解决,有矛盾能化解、有诉求能满足”。

二是农电服务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实施差异化服务,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在橘园,为柑橘打药、抽水、采摘运输等临时用电开辟“绿色通道”;在茶园,为茶企专线专变进行巡视维护,提高供电可靠性;在粮食主产区,推广电子灭蛾灯5000多套,有效减轻病虫害。针对当前“乡村游”、“农家乐”蓬勃发展的实际,实行定点、定向、定期保电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电元素”进一步凸显。

三是农村供用关系更加和谐。农电网格化模式在全区推广后,显著提升了农电服务能力,低电压台区两年减少286个,农村电网更加坚强,供用电环境更加优化。

四是在全市带来了明显的推广效应。夷陵区公司创新供电服务“网格化”取得成功,得到国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的高度肯定。宜昌供电公司在全市推广实施。2016年,公司共受理投诉52笔,同比下降17.46%,属实投诉9笔,同比下降71.88%,2016年,公司共受理投诉44笔,同比下降15.4%,属实投诉6笔,同比下降33%,农电网格化服务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国网宜昌市夷陵区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夷陵区最后一公里网格化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宜昌市夷陵区公办园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举办第二届教师素质展示活动
我为群众办件事
农村网格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