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017-10-19栾兴平
栾兴平
【摘要】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灌浆施工技术是建筑物地基构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它在水工建筑地基加固以及防渗漏领域当中发挥出来一定的作用,也可以对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保证。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浆技术;分析;现阶段;发展
引言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流程当中使用到的控制系统复杂性比较强,和各个领域当中的信息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找寻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灌浆施工技术,并在灌浆施工不同的环节当中施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完善的收集施工流程当中的各项参数,并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以便于可以对决策制定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从而也就可以在灌浆工程领域当中形成有效性较强的控制,将水利工程灌浆技术措施的各項效益充分的展现出来,最终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1、水利工程灌浆施工实际要求
施工现场当中的通风照明以及水源充足性应当得到保证,易燃物不可以和浆液之间形成相互接触,也不可以在灌浆工作开展之前应用任何形式的明火去加温浆液,在浆液加热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施行水域加温措施,并应当在加温现场当中配备有效性较强的消防器械。
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种类型的设备,应当对其本身的密封性做出保证,尽可能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用各种自动化操作;参与到灌浆施工流程中的工作人员应当穿戴防护用具,才可以正式参与到灌浆工作中去,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当中不可饮食和抽烟,在工作前后都应当将清洁工作妥善完成,以免毒素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浆液应当依据实验配方当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展开配置工作,并且应当在密封的条件之下定量开展配制工作,将配置好的浆液放置在安全稳定的地方,在浆液倾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是,浆液不可以和水以及杂质混合在一起,以免形成污染和浪费问题。
针对基础处理领域当中的化学灌浆来说,应当将地下水的活动情况作为依据,选择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配方,并将固化时间明确的找寻出来,以免没有固化的浆液被水流带走,从而对下游位置的水源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灌浆管不应当朝向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的遵循现行规程当中提出的要求,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针对开关、接头以及油泵等设备的密封情况开展有效的控制,将浆液注入量以及压力数值变化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以免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性事故。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应当密切的关注在灌浆口附近是否出现了返浆和跑浆等问题,如果在观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遭遇到这些问题的话,应当及时的停止灌浆工作,并找寻到有效性较强的处理措施,将问题妥善地解决。
在灌浆工作完成之后,止浆塞应当维持不动,或者应用乳胶管开展封口工作,以免浆液出现流失或者挥发问题,施工现场应当得到及时的清理,已经使用过的灌浆设备应当应用清水或者丙酮溶液开展清洗工作,在灌浆管道拆卸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详尽的检查管道的腐蚀以及堵塞情况,以便于可以对后续灌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保证。
2、灌浆流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
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将灌浆压力、浆液浓度控制以及突发问题处理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
灌浆压力,灌浆流程当中应当让压力得到有效地控制,以免出现混凝土面和岩石面提升问题。浆液浓度问题,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将吸浆数量变化作为依据,及时的针对浆液的浓度进行优化调整。稀浆流动性较强,会延伸到灌浆范围之外,形成浆液浪费问题,与此同时浆液凝固过程当中形成比较强的收缩,水泥和岩石面之间就会出现挣脱问题,防渗和固结质量在此情况下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稠浆流动性较弱,扩散的范围也因此显得比较小,难以有效地灌注进细小的裂缝当中,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收缩比较弱,可以和岩石面之间形成比较好的固结。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先使用稀浆将较为细小的裂缝填充满,而后逐渐提升浆液的浓度,以便于可以将比较大的裂缝填充好,上文中所说的这种由稀到稠的浆液灌注模式,可以形成比较好的整体灌注效果。
在突发性事故处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在灌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事故:灌浆中断。地面提升以及冒浆等。
灌浆工作的连续性应当得到保证,如果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灌浆中断问题的话,应当尽可能早的恢复灌浆工作,否则就应当立刻对钻孔进行冲洗,而后再找寻时间开展灌浆工作。如果没有办法对孔洞进行冲洗,或者冲洗工作没有办法取得应有的效果的话,就应当开展扫孔工作,而后在恢复灌浆;在恢复灌浆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初始性灌浆配比的水泥浆。如果注入率和中断之前较为接近的话,可以用中断之前配比级别的水泥浆继续开展灌注工作。如果注入率相较于中断之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应当逐渐提升浆液的浓度。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各个投入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当中,灌浆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应当考虑到地质因素和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以便于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找寻到有效性较强的灌溉技术措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做出保证,最终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程静.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浅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7):98-99.
[2]崔子健,宋华龙.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222.
[3]陈永飞.控制水利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