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深度阅读
2017-10-19霍建英
霍建英
摘 要: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语文阅读 灵活性 亲子阅读 师生共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一重要改革,切中了语文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的弊端。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阅读、积累、运用”的语文学习规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快乐阅读,而且还要引领学生去深度阅读。那么怎样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呢?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深度阅读要淡化阅读目标的功利性,引导学生会选书,这是深度阅读的前提条件。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文水平”上,把课外阅读“神圣化”、“庄严化”“目标化”,于是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用规定的模式读书,用一種要求、一种方法,去达到同一个目的。课外阅读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何谈快乐?学生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因此,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学生自由快乐的读书。但由于小学生的的心智发育还没完全成熟,如果完全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往往会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难以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应该要引导学生从会选书开始。
1.教会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标准可以概括成三个字:趣、广、适。“趣”是有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书他们会更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并能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广”是广泛,教师要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厚积薄发。“适”是合适,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利他们身心健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使心灵也得到润泽。
2.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大部分教师都是硬性地规定阅读内容,使学生丧失了阅读选择的自主权。其实,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的。儿童的阅读兴奋点是呈现快速转移的特点,动画——童话——科幻——纪实,等等。学生之所以青睐它们,是因为它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不妨通过这样的途径向学生推荐读物:首先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喜欢的作家,亲近大师,亲近经典,亲近文学作品。金波、曹文轩等大作家都曾到我校来开设讲座,签名售书。学生亲眼目睹作家风采,激动万分,从此爱上他们的书籍。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不是孤立的,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三顾茅庐》之后,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与学校的推荐书目相结合,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书,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无聊的书刊,使学生真正在课外阅读中受益。
二、深度阅读要讲究阅读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会读书,这是深度阅读的决定条件。
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去读书,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常有的现象。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像组织课内阅读教学那样,限定用学生统一的方法,编印了统一的读书表格,设定统一的要求。这些方法本来无可厚非,但须是读者心之所至,自然而为。教师这样限定,学生以此为法,每天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读书,并无佳绝之处,心得笔记大都敷衍成篇,没有真情实感,读书方法成了完成作业的工具。其实,读书并无定法,采用何种方法,皆由个人阅读习惯而定,教师只作一般的方法介绍即可。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挖掘深刻含义,追根到底,如将此法移植到课外阅读上,学生就必然被引导到阅读的死胡同去。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我们对学生要少一点“方法论”,多教给学生一点“渗透术”。要从大处着眼,致力于整体领会,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去读,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去领悟。
三、深度阅读要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一起体验阅读的快乐。
深度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做法。每个学期我们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这样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养成阅读习惯,历练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深度阅读的良性循环。在深度阅读活动中,我校有几项活动是特别值得我们提倡的。
1.亲子共读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让家长、孩子共谈家庭深度阅读的做法,交流学习的感受,共抒读书心得,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读书的乐趣,增强阅读的兴趣,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师生共读
“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是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在共读中打开深度阅读之门,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去体会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4.写读后感是学生深度参与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为了能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我尝试让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走进文本。
快乐阅读,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快乐了,亲近了,融洽了,它成为了我和学生之间的一座“心灵之桥”。愿孩子们通过这座“彩虹桥”搭上开往春天的地铁,不断体验阅读的快乐,寻找生命中永远的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