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2017-10-19陈秀双

东方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语感问题

陈秀双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将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层面,对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的课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是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加强朗读教学的力度,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学生欣赏课本文章,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非常有帮助。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教学要讲究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朗读能力的目标。该文章主要针对如何透过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语感;问题;策略

朗读是一门富含艺术气息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训练小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增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提高小学生的逼到能力,反作用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创新朗读教学的方法,激发小学生的朗读学习兴趣,做好朗读训练组织工作,让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作用,其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探索和创新朗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可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很容易被人忽视,朗读教学所占的地位并不明显,教学成就有限,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朗读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主要是教师提前进行教学规划开展的,教学提纲中并没有将朗读教学的时间明确的规定。但是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这重要位置,所以课堂上应该有部分时间屬于朗读学习。但实践证实,很少有教师会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做朗读练习。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或者课后复习作业,课堂中的实时朗读时间得不到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也没有重视朗读教学的地位,没有有效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影响了小学生朗读学习意识的建立。

(二)朗读学习内容与主体比较单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像对待其他课程一样,将朗读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授课,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应有的权利。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方法激发小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朗读学习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语文学习内容,提高个人语文学习效率。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朗读视为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水平与程度的一种方式,或者在讲解问题之余组织学生做朗读练习。很多教师将目光放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上,认为它们是学生的唯一朗读对象,影响了朗读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另外,在朗读过程中,为了让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教师往往会选择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朗读环节。虽然促进了教学进度的加快,但却忽视了其他学生的朗读学习需求。不能为每一位学生都打造公平的朗读能力展示平台,只让少数学生参与到朗读中学习活动中,会影响学生的朗读学习兴趣的建立,也不利于课堂教学公平化。

(三)朗读评价太过单调死板。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哪怕是一个眼神或一句简单的鼓励、批评。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剪短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可是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很多教师只是简单的利用“读的不错”“读得很好”“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言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模糊性较强,针对性不足的课堂朗读评价,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没有从学生朗读的语音、语调以及个人情感方面给予学生综合且客观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反思个人朗读问题,也无法促进学生与文章有更为深入的互动。死板的朗读评价,更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小学生朗读信心的建立。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突破时间的限制。教师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对每个教学内容同样的重视,不能忽略朗读教学。这样才能让朗读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份子。教学中应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依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以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带动小学生的朗读学习,才能促进朗读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要合理分配 45 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为学生提供 5 到 10 分钟的朗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有机会开口读课文,有机会将个人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解《父亲的菜园》时,在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利用 5 分钟的时间,将刚刚提炼出的文章主旨通过朗读整合在课文中去,利用个人朗读行为升华语文学习内容。给学生明确的朗读学习指示,用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练习,有利用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明确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方法不断优化。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朗读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关注多种朗读活动的开发,利用小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小学生自愿融入到朗读学习活动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朗读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表演朗读法实施教学,表演朗读法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文章故事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升个人朗读能力。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配图,通过师生配合打造情境,让学生爱上朗读学习。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评价不断优化。小学生对任何事情都不会保持太长时间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朗读评价的正确进行,利用艺术性的评价语言与激励方式,让学生对朗读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艺术性的朗读评价,是指教师在处理学生朗读不足时,要利用委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个人不足。不仅要利用评价传递出客观且真实的信息,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个人朗读学习能力,成为朗读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比如,有的小学生朗读过快,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很快,证明你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也一定在课前认真地预习过。为了让大家跟上你的朗读,你可以稍慢一点,等等大家”。这样的评价以表扬的方式引出学生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接受个人不足。激励性的评价,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人语文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朗读评价标准。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朗读学习优势,多给予学生积极评,赏识发现学生的优点。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不断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任何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其中朗读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朗朗读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的独到特点,如果忽略了朗读教学那么语文教学目标将无法完成。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与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活动,让学生成为朗读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洁.做好口语教学,提升语文能力——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5,(09):192.

[2]李良娟.浅议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1) : 173.

[3]刘雪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01):231-23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语感问题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