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助力农村精准扶贫现状及实施路径

2017-10-19潘丽霞

财会学习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金融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

潘丽霞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农业”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扶贫事业正逐步进入“精准时代”。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为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地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此外,商业银行在帮助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升级,搭建供产销信息平台,因地制宜地促成农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和农村贫困户结对子,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本文以实地调查、网络调查、文献研究等为研究方法,结合目前我国各地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扶贫模式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阐述商业银行对于农村地区推进脱贫攻坚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农村市场开发农业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进行初步的归纳和论证,以供后续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精准扶贫;金融扶贫

2011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目的是在纲要出台的十年间,国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在农村贫困地区落实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丰富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和手段,积极参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进一步推进扶贫产业的发展,力求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完善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户的生活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相应国家政策,精准扶贫工作已初见成效。以金融扶贫为帮扶手段,为扶贫措施的施行落地、突出产业扶贫、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有力的經济保障。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工作的主导思想是,分析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发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帮助农户和所在地区确立优势产业,在“供”“产”“销”“储”“运”等环节通过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进行资金支持,帮助农村贫困群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有所作为,改善困境。最终使其嵌入产业链条和社会合作体系,从而彻底摆脱贫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帮助其抢占农村地区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先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实现双赢。

一、商业银行助力精准扶贫项目的发展现状

(一)精准扶贫项目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发放和回收的困难。许多地区地处内陆山区,整体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户分布零散,对银行来说,业务的开展与实施、监管等方面无论是在手段还是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而农户又普遍缺乏抵押品作为贷款保障,再加上小额信贷的申请周期和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和贷款条件的限制,造成金融机构提供的经济支持无论是贷款额度还是辐射面都难以满足广大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披露工作进展困难,所以极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形成“不良贷款”,使得商业银行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遭受损失。

目前,我国一些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较为成功的区域其发展思路为:商业银行尝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出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对贫困地区农户实现贷款投放。通过借助商业银行扶贫贴息贷款和国家扶贫政策,贫困地区积极开展以科技化、标准化、机械化为特色的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仓储加工工艺,通过互联网+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契机,树立特色品牌效应,在线上线下开拓产品的销售渠道,积极开发以主导农产品为核心的相关衍生产品和服务,实现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为农民增收。以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带动整体区域脱贫,逐步由原先粗放型和分散型农业,向集约型和规模专业型绿色农业转变,以科技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

(二)贫困人口信贷调查分析

根据文献研究和调查统计,以某地区为例,半数以上农村贫困户存在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信贷需求。由于普遍存在信贷信息沟通不畅,个体农户生产存在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差,扶贫项目因缺乏正确引导而成功率低,缺乏抵押物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六成以上的受访农户由于害怕偿还能力不足而选择的贷款额度少于五万元。只有15%的农户因为有抵押物作为保障而选择超过10万元的贷款额度,且贷款期限多为3-5年;有些受访贫困农户从未申请过扶贫贴息贷款。由于信息闭塞,受教育水平的局限,许多农户至今不了解国家相关金融扶贫政策也缺乏与当地金融机构的接触。还有一些农户由于缺乏抵押物的担保,缺乏良好扶贫项目的引导,造成扶贫贷款申请失败而丧失了争取扶贫贴息贷款信心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商业银行助力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探讨

(一)针对单个贫困农户的贴息贷款

商业银行针对贫困户的贴息贷款主要有两种主要形式,即资助贫困农村家庭的小额信贷,以改善贫困家庭生活和生产需要为导向,激励其更积极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自给自足。另外,对贫困地区的养殖能手、生产能人进行资金帮扶,通过村委会为担保,与借款人达成借贷协议,尝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根据村委会出具的关于借款人资信证明和抵押物审核报告,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扶贫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定,适当放宽给予借款人的授信额度。

(二)银行参与多主体扶贫模式和联动机制

多主体扶贫模式是目前商业银行更乐于接受的金融扶贫方式。商业银行在参与农村地区扶贫活动中,因地制宜地引入当地乡镇企业和信用合作社等主体的参与;一方面,有利于利用当地优势企业带动贫困农户积极从事农业生产,解决当地农户生产和就业的问题,提高扶贫项目的整体成功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为商业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用合作社适当分担了商业银行承担的贫困户借贷风险。农村信用合作社将农村借贷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和资信状况进行资源整合,为商业银行的金融扶贫工作和农村借贷生产者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融通机制,节约了借贷成本,提高了生产资料流通的效率。

(三)拓宽扶贫贷款辐射面,开发扶贫信贷产品和服务endprint

为了使更多的农村贫困户得到金融扶贫帮助,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和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扶贫工作进行结合,向广大农村地区宣传和推进普惠金融,提高对农村地区银行专项扶贫网络服务的辐射面,利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来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金融扶贫工作。此外,根据所处地区的实际状况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发新的小额扶贫信贷产品,对扶贫产品的实施和服务进行合理创新。根据当地的扶贫政策以及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适当优化扶贫贷款条件,延长贷款期限,为扶贫工作的进行提供持续动力。

(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融资能力

商业银行可以尝试与物流仓储企业合作,将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方式合理运用到金融扶贫工作之中。积极为农村地区优势产业提供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支持,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渠道。根据当地重点扶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周期和获利能力合理授信,简化贷款程序,灵活制定还款期限。当地企业通过与贫困户结对子,就地建立生产加工、仓存运输基地,增强对特色农副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供产销无缝对接,优化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实现利益最大化。

(五)完善农村信贷担保和征信体系

各地方要积极鼓励当地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合作,完善贫困地区农村信贷担保制度,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等不利运输,因此要尝试建立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企业的正常经营。合理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对帮扶对象的筛选和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加强对贫困人口相关资料的信息系统建设,及时跟进贫困户的贷款使用和生产经营状况;为扶贫部门和金融服务机构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缓解在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不畅等問题,降低不良贷款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蒋沐钊.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策性银行精准扶贫实践考察与路径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2):81-86.

[2] 杨艳芬.广东地区商业银行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研究—以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7(1):19-23.(期数不对)

[3] 潘经富,余坤莲.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调查与思考—贵港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2016(11):59-64.

[4]韩洁.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作用与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7(5):115-116.

[5] 邵传林,林安冉,王丽萍.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以甘青宁三省(区)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7(3):29-47.

[6] 综述—发掘禀赋建立产业,精准施策建伟业.陕西产业扶贫工作回望[J].西部大开发,2017(4):20-23.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
江苏农村金融扶贫创新思路与对策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及优化措施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