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缘慈善,跟吴申耀老师学行草

2017-10-19骆林森

至爱 2017年8期
关键词:行草闵行区书法艺术

文|骆林森

结缘慈善,跟吴申耀老师学行草

文|骆林森

吴申耀主席在挥毫创作

吴申耀老师,是位有着高知名度的海派书法家,现任上海市闵行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之前,他曾多年兼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会长。至今,他仍然始终保持着深深的慈善情怀。每年,他借举办书画作品展览等机会专门组织书画家向闵行区分会捐赠书画作品;辖区内与书画有关的公益活动他总是带头参加;新春佳节,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他撰书春联送上祝福、传递真情......因此,因为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分会工作,笔者多了不少与申耀老师接触的机会。

申耀老师精通楷、篆、隶,擅长行草,作品广为流传,被评价为“续接先贤精神,融会时代智慧”。显然,他把心智和理智有机结合,把慈善与书法相糅合,展示着一个文化人的品格与追求。

对申耀老师的行草,笔者特别喜欢。他先后送给我两幅行草书法作品。一幅的内容是“宁静致远”,另一幅的内容是“林立功勋德艺馨,森严军威神勇在”。面对这两件艺术品,笔者常思绪万千,既陶醉其中,又鞭策前行,它提醒我时时立德重义,积善成德。

请申耀老师点评自己写的字,念头产生于一次现场观摩他书法与点评书法。那天下午,他与几名书法家献艺军营,连续挥毫泼墨近5个小时,留下了数十幅书法作品。他书写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先后5次废弃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直至相对完美的境界方肯收笔。他对书法艺术无限敬畏、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笔者。

申耀老师看了笔者的两幅字后立马评价:“中锋用笔,有自己的风格。”对写得稍好一点的字,他给予充分肯定;对有毛病的字,他一针见血地指正。

他用军人的队列动作打比方说,字像“立正”一样堂堂正正,似一种军姿,但不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特征在于变化,书法艺术更是如此。一个人正常地站着不倒并不稀奇,像舞蹈一样看似要倒实际不倒才是难能可贵。针对“先”字与上一个字扯不清爽,起笔出现带钩的陋习,他告诉笔者书法不到位,乃至残缺,恰恰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过于到位,甚至画蛇添足,只能给人以累赘的感觉。针对“处”字一部分写得正规,另一部分写得草率的不足,他强调书法需要讲究协调,注意和谐,不能像一个缺少着装常识的人一样,上身穿西服,下身穿裤衩。并反复提醒我,多临一些好的行草字帖,注意字的风格不需要变,也不可能变,在变化中要有不变;同时需要在不变中力求变化,在变化中张扬个性,展示书法艺术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在申耀老师耐心的指导下,笔者的习作先后多次参加了上海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会、上海市机关书法作品展等活动。对我的每一件参展作品,他都实实在在地给予点评,指出问题、不足与需要注意的地方。从作品的整体设计到具体书写内容的安排,从书写风格的把握到笔划与笔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处理,乃至落款、印章、留白的方法,都手把手地传帮带。申耀老师还说,书法和慈善也有相通之处:慈善应该既有帮,也有扶;既有点,也有面;既有款,也有物。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才能满足不同类型困难群众的需求,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

申耀老师有的放矢、细致入微且形象生动的教诲,如高山流水,持续不断地为笔者增强着学习书法和搞好慈善工作的信心与动力。

猜你喜欢

行草闵行区书法艺术
陈海良《古人诗》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书法作品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踏莎行草忆饶公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区修身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