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017-10-18周林鸿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

周林鸿

【摘 要】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孕育而生,机电一体化是在传统机械的基础上,融合电气知识、计算机控制技术而实现的对于设备的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实现了机械制造行业的一次突破,带来了机械领域的一场革命。有鉴于此,文章讨论分析了部分机电一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当前,中国的机电一体化尚不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如果在机械领域引入机电一体化理论,不但能够优化机械生产效率,同时也将带来机械制造行业经济利润的增长。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一般来说被这样定义,它是一门融合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科学技术。考虑到它涉及了诸多领域,因此由数个部门进行组合而成,这也就意味着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是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1]。在这个综合部门里,各项技术密切配合取长补短,严格把控协作关系,使得机械一体化更加成熟,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同时机电一体化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中,产品和系统拥有下列特征:

1.重量轻、体积小。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革新,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等技术孕育而生,他们的使用极大地减轻了设备的重量,当然,在形体方面也变得越来越小巧,设备装置逐渐向更轻、更小的方向发展。

2.精度高,速度快。同样也是集成电路的运用,使得装置的响应速度和处理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了。

3.较高的可靠性。电磁和激光等高新科技也被用于机电一体化领域,它实现了控制器和传感器的革新,最典型的就是将传统的接触式改革成了更加先进高效的非接触式,这就解决了之前经常发生的由接触引起的断裂、磨损等问题,让装置变得更加可靠。

4.较好的柔韧性。机电一体化系统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优势,它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出最高效的运动路线,还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运动算例,如果没有较强的扩展性显然是无法实现的[2]。

二、应用机电一体化优势所在

(一)提高性能。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利用控制技术和数字显示技术控制设备,借助按钮完成相应操作,体系内的技术融合简化了操作的复杂度,让操作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即以智能化实现“傻瓜式”操作。

(二)方便对机械调试和保养。在机械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完成对设备的合理控制,只要在控制端输入相应的命令,生产流程就会做出对应的改变。另外,在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同时还要将自動报警系统运用进来,通过它来检测出机械设备中的故障,然后参照相应的维修手册进行故障处理,进而确保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的更加合理高效[3]。

(三)提高设备安全性。机电一体化就是在一个系统内,将生产、维修、监控、报警等功能融合在一起,显然,这与传统机械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意味着如果机电一体化设备即使在运行中出错,它也可以自行修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

(四)增加了使用范围。对于传统的机械设备,它能生产的产品太过单一,然而机电一体化却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实现就扩大了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这对机械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措施

(一)监控系统。上文提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然运用了自动报警系统,同时随着发展又增加了故障诊治系统,这就能更加有效地对工程机械中的液压系统、传统系统等功能部分进行监控了。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系统就会自行诊断,找出故障源并进行定位,当然,也会在诊断的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操作人员。显而易见,一旦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机械领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益,而且也能使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优化,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将维修时间控制在最短,同时也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实现生产收益最大化。

(二)控制柴油机。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油门系统也在总的控制系统之中,将温度调节系统和电子调速器组成的控制系统装备在柴油机上,就可以实现柴油机的自动化控制,继而将机械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发挥到最佳。

(三)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对于传统的工程机械而言,它不但消耗了更多的能量,而且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生产效率。在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在机械领域之后,耗能高、生产率低的不合理现状现象得到了极大地改观。例如,传统工程机械中,液压机对能量的使用实际上是不到百分之三十的,与此同时液压机还有着极低的生产率,但在我们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电子监控系统移植在了液压挖掘机之后,经过试验测试可以看出,设备相较以往几乎节省了三分之一的能源,同时生产率也上升了近百分之二十,同理,电子调速器如果装备在了柴油机上,在柴油机进行适配调节之后,即可实现对柴油机能耗的控制,这也就相应提升了采油机的工作效率。

(四)把握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基础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多门学科,涉及内容广泛而深刻,由于篇幅有限,下面就重点介绍以下三点:①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在技术层面来看,CIMS巧妙的融合了工作人员、生产管理以及自动化控制,实现在原料、设计、生产、出货整个过程的全局控制。②现场总线,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设备、仪表的数字化通信。实践证明传统模式的信号传输技术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要求了,故而就应该借助现场总线技术进行技术革新。③交流传动,在机械设备中传动系统就是整个机器的核心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交流调速技术的进步。因为在实际生产中交流传动技术比直流传动更有优势,因此交流传动技术取代直流传动技术也是大势所趋。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微控制器所取得的技术上的进步,加快了机电产品向数字化领域迈进的步伐,而真正奠定机电一体化向数字化过渡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破,机电一体化中的软件产品如要达成数字化就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它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易操作性、自我诊断能力等优势。

(二)网络化。局域网技术的应用,再加上现场总线技术的融入,使得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了现实。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将所有电器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物联网,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有鉴于此,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应该向网络化靠近。

(三)智能化。生产实际中的机电产品要想发挥最大效益,就必须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它需要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判定,根据内部存入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加入人机对话等。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对机械制造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变得愈加成熟。机电一体化技术也正逐渐的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并终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尚林.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9):126-127.

[2] 席忠, 牛翠英, 王佐. 剖析钢铁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3):117-117.

[3] 许葳葳.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 时代农机, 2017(4):33-33.

猜你喜欢

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探讨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