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7-10-18苟建利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苟建利

【摘 要】研究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基于此,本文将对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降低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进行介绍,其中包括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力度、优化规模化畜牧养殖模式、对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以及强化管理人员生态保护意识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无公害处理

前言:

随着我国规模化畜牧养殖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提高我国整体畜牧水平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动物粪便的处理技术不够科学以及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等,都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降低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就要从各个角度对规模化畜牧养殖进行完善,从根本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一、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规模化畜牧养殖对水资源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多数畜牧养殖基地都没有对动物的粪便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除了动物的粪便以外,还有许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这些行为无疑加快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由于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但是动物无法全部吸收,导致多余的营养物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养殖人员将粪便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会导致河流中的营养物质快速上升,进而造成水体营养过盛,超出了水资源自身的调节范围,进而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另外,粪便以及污水还可以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去,加快水资源污染的速度。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质量,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规模化畜牧养殖对土壤的影响

虽然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一旦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过多,就会严重影响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对土壤造成污染。在规模化养殖的過程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物粪便中的氮含量过多,另一种就是化肥中的微生物进入到土壤中,进而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农作物受到污染,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还会对动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在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空气的影响

在规模化畜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动物粪便、排放的污水、残留的饲料以及动物的尸体等,这些物质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还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进而对空气造成污染。其中,动物粪便在空气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会形成大量的氮气,从而对空气产生影响。另外,饲料以及动物粪便在空气中进行发酵之后,会产生氨气、甲胺等带有刺鼻气味的气体,而这些气体都能够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降低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

(一)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监督力度

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明确规定,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对治理方案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以及同时使用,简称为“三同时”,“三同时”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政府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没有执行“三同时”政策的养殖人员进行警告。其次,对于没有办理环境评价手续的饲养人员要要求其尽快办理手续。最后,对于没有按照国家环境污染管理规定的饲养人员进行整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要对其进行停止饲养的处理。通过对以上项目的严格把控,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全面管理[1]。

(二)优化规模户畜牧养殖模式

在对规模化养殖模式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对规模化养殖场的布局进行优化。根据当地的水源分布情况对规模化养殖场的分布进行合理的布局,其中,对于临近水源的畜牧养殖场明令禁止将动物粪便以及污水之间排放到河水中,对于违反规定的饲养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在饲养环境中,明确划分出禁止饲养的区域、限制饲养的区域以及可以放养的区域,全方面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政府还可以派遣考察小组对畜牧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每个养殖场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有些养殖场无法对动物排放的粪便进行科学的处理,而有些养殖场饲养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问题针对性的解决,能够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

第二方面,对养殖场的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在对畜牧养殖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县环保后养殖的原则进行管理,将生态环保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对养殖场目前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对于新建养殖场以及扩建养殖场全面实施“三同时”制度,使畜牧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对于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物进行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产生有害物质。另外,在畜牧养殖场建设粪便处理系统以及污水存储分流系统,对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无公害处理。

第三方面,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结合,并将低碳环保理念落实到底。目前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的种养结合方式就是建立沼气池,通过对动物粪便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应用到农作物种植中去,构建一个资源循环系统。这种方式能够将动物粪便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

(三)对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

动物粪便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对动物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的过程中,要求环保部门与养殖部门相互配合,对于养殖行业中产生污染物的数量、目前的处理方法以及产生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将调查结果以数据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的处理模式包括干湿分离粪便处理方式、雨水污水相互分离的粪便处理模式以及对粪便进行沉淀处理。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粪便处理模式,并将处理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尽量做到每个养殖场至少建设一种类型的粪便处理系统。并且将零排放污染技术以及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在其中,通过建立沼气塘的方式对动物粪便进行处理[2]。

(四)强化管理人员生态保护意识

畜牧业养殖工作全面开展,并实达到提升畜牧业养殖成活率的效果,应强化管理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建立现代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发展新结构。一方面,畜牧兽医工作开展应将畜牧业养殖疾病治理与生态养殖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寻求现代畜牧业治疗工作开展具有在工作理念上准确把握畜牧业管理的角度,从而为现代畜牧业管理的深入探究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引导;另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在畜牧业治疗中,尽量采取简单、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规模化畜牧业管理工作开展,应做好畜牧业发展与生态资源利用的计划,避免畜牧业养殖工作开展的同时带来养殖环境的破坏。由此可见,强化管理人员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为规模化畜牧养殖提供了理论引导。

三、结论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如何降低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有关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降低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对降低畜牧养殖在生态环境中影响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促进畜牧养殖向着无污染零排放方向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11:3-4.

[2]周洪瑜.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05:18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