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纲的书画收藏经
2017-10-18江珊
江珊
魏三纲今年60多岁,已在首都博物馆工作30余年,一直专注书画收藏。现在的身份是北京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魏三纲曾经与启功、李可染、董寿平、白雪石、黄胄等多位书画巨匠相识。他主持完成的首都博物馆藏《大清银行兑换券》铜凹版(一级文物)修复和印制工作得到业界的肯定,他组织发起、编辑的《首都博物馆藏古玺印选》、《首都博物馆藏古代瓦当选》、《首都博物馆馆藏名砚》,如今更是难得寻觅的收藏珍品。
从小就见过大家和真迹
魏三纲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其父魏长青是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萃文阁的创始人,经营书法篆刻、印泥、印章及笔、墨、纸砚生意。魏长青研究制作的“八宝印泥”曾被书画界贵为珍品。
魏三纲告诉《中国民商》记者,“父亲写得一手好颜体字,临摹《麻姑仙坛记》碑,几可乱真。他收藏书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升值,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书画鉴赏水平。”
“我从6岁开始就跟着父亲练颜体字。因为我们家经营笔墨纸砚,我小时用的墨和纸都是最好的。”魏三纲至今还记忆犹新,“小时候我练字用的是乾隆墨,研墨用的砚台也是汉瓦当做的、大漆的盒子。乾隆墨真是好,带有中草藥的香味,写在纸上,在阳光下可以闪出七彩光。”
“到我们家去的多是文化人,我们家墙上挂的、桌上摆的都是诗书画印,父亲每日的工作也是诗书画印,我去父亲单位萃文阁,接触的还是诗书画印。”家庭环境影响着魏三纲的成长,“母亲是小学校长,希望我当老师,可我20多岁从边疆回来时,还是选择了文化工作。”
魏三纲告诉记者,他从事书画收藏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是家里遗留下一些藏品,他见过真东西,第二是他见过大艺术家,这都是得益于文化的熏陶,这些都是老师课堂上很难教出来的。
结识李可染黄永玉
诗书画印四要素,有机结合,缺一不可。魏三纲父亲魏长青的印泥、印章一直博得许多书画大家的喜爱,著名书画艺术家李可染就曾对魏长青制作的“八宝印泥”大佳赞誉。
由于父亲的原因,让魏三纲认识了许多的书画大家,“能与他们结缘是我今生一大兴事” 。
魏三纲与李可染的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李可染创作人物题材的绘画,想借清末画家任伯年的原作参考。而魏三纲正好有一幅父亲留下来的任伯年扇面,便借给了李可染。之后,李可染用一幅自己画的人物换下了这幅扇面。没过几天,李可染又打电话给魏三纲,问有没有清代吴大澂的字。“李可染用一幅自己画的牛又换了我手中吴大澂篆书四条屏。”魏三纲告诉记者,李可染晚年所书的篆字,主要参考的就是吴大澂的风格。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魏三纲因工作原因到黄永玉家征集书画,进门抬头正好看到黄家挂着沈从文的书法条幅。“当时我不知道沈从文与黄永玉是亲戚关系,出于对书法的喜好,我下意识地说这字写得真好,章草。”没想到一句话调起了黄永玉的兴趣,随之两人聊起了当时书画界的一些现象,甚是投机 。“临走时,黄永玉送给我个人一张他画的《宋元君将画图》,旁题近百字,以此画针贬画界时弊。”魏三纲说:“人说黄永玉倔,孰不知他对于聊得来的人还是很豪爽的。”
魏氏书画辨伪经
即便从小接触过大艺术家,看过真迹,魏三纲在书画收藏过程中也上过当,收过伪作。
上世纪90年代初, 魏三纲看上了一张齐白石的画,1×3(尺),红叶。“当时齐白石的画以有虫有红为贵,我觉得这幅画画得非常好。为了求稳妥,还找荣宝斋的经理帮着一起看,他也觉得不错,我就花了3万元买了下来。”晚上到家细审,惊出一身冷汗:“结果是假画”。
魏三纲认为,每一个搞收藏的人都有买假的经历。“如果没有买假的刻骨铭心,一切就都是纸上谈兵。只有买过假,真正研究过假,才能知道什么是真。”
如今,魏三纲对书画辨伪也有自己的鉴别经验。他认为,书画辨真伪首先要看它的质地:纸、墨是不是那个时代的。
再者,要分辨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性的高低,两者必须平衡才为真。在看书画时还要仔细注意它的题字,题字是不容易做假的。大多数仿造的书画都是在题款上露出的马脚。
第三,鉴别时要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整体来看。
魏三钢坦言,书画收藏是收藏中最高等级的,是需要有一定文化功底的。
社会作用大的作品增值快
名人书画创作和收藏,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做大官的,一类是有大文化的。因为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所以他们的书画创作大多值得研究和收藏。
“我的书法收藏就到沈鹏,绘画主要收藏到李可染、黄胄等。因为我与这些人还有同时期的交往,还能理解。现在的画家作品不在我的收藏之列。”魏三纲如是说。
10年前,有个朋友想收书法家刘炳森的字,请魏三纲参谋。“刘炳森书法艺术很高,但我却觉得不如用同等的钱去买于右任的作品,当时市场价格两人差不多”。事实证明,如今于右任的作品增值很高。魏三纲表示,刘炳森与于右任两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社会作用和影响力也就不平衡。于右任是国民党行政院院长,而且是标准草书的创作者,一定是收藏的主流。刘炳森字虽写得好,但他在对中国书法艺术贡献上却没有超过于右任。
文化现象皆可以收藏
“只要是文化现象,就都可以收藏。”魏三纲认为,“收藏的关键,是看你从事的行业和你的兴趣所在。”
看准一个文化现象并熟悉这个文化现象,还要有便利条件,容易得到这些收藏。魏三纲举例说:“如果你在公园从事票务工作,就可以积攒门券,你把这个公园各个时期的门票成套收齐了,还可以与其他公园门券的收藏者进行交换。久而久之,你的收藏形成完整的文化系列并进行研究和展示,这样,你的收藏就很有价值。”
(责任编辑 李秀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