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破产之“痛”
2017-10-18徐高阳
徐高阳
相信很多人对湖南“太子奶”这个名噪一时的全国乳业品牌印象颇深,其鼎盛时期的营收曾达到20亿元。至今,太子奶破产重整案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恰逢《企业破产法》实施10周年之际,原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再次发声,认为此案有失公允,并公开讨要权益,使本已平淡的“太子奶”案再生波澜。
“太子奶”名花易主
1996年,李途纯在湖南株洲建立太子牛奶厂,第一批乳酸菌奶饮品上市。1997年,太子奶以8888万元夺得央视“广告标王”,由此在全国市场打响,并迎来近10年的黄金发展期。
2005年太子奶获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定为中国发酵奶行业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第一,其发酵乳产品连续多年保持7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7年,太子奶拿到英联、摩根、高盛旗下私人股权基金注入的7300万美元。意气风发的李途纯放出豪言:“太子奶要在一年内超光明,三年超伊利、蒙牛。”
然而到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太子奶乳业扩张遇阻导致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随后,湖南株洲市政府组建“高科奶业”,正式接管太子奶,太子奶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途纯交出经营权。
2010年,李途纯与另外3名高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批捕。同年7月,企业被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联集团和太子奶破产重整管理人签订重整协议,出资7.15亿元获得太子奶株洲三公司100%股权及其名下全部资产。
在经历了15个月的牢狱之苦后,李途纯被宣布无罪释放。遗憾的是,他一手缔造的太子奶早已名花易主。
重整后的太子奶虽然业绩有所恢复,但元气大伤。据相关财报显示,湖南太子奶如今的业绩已不及辉煌时期的1/10,2016年营业收入1.82亿元,净亏损达5120万元。虽然太子奶或许正在被人们从记忆中抹去,但其创始人李途纯却不愿放弃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
李途纯称,其名下湖南红胜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商标、200多亩土地、近2万平方米房产等资产也被一并错误的纳入重整资产,目前正在对该部分个人资产进行维权诉讼。
被质疑的破产
对于网络上对太子奶事件的描述,李途纯在接受《中国民商》记者采访时纷纷予以否认:“所谓的对赌协议、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等等都是没有的事。从外资进入一直到股东会决议都非常好。”
至今,年近六旬的李途纯依然在为太子奶破产重整案奔波,他个人认为太子奶破产重整的很多程序不合法,作为太子奶的创始人,太子奶破产之后,李途纯至今仍背负20多亿元的巨额债务,他认为“不合理”。
据李途純的讲述,在2009年初,株洲市政府在借款给太子奶解困之机,成立了高科奶业公司,以4500万元借款控制太子奶价值30多亿元的资产,其租赁违约后,又拒不将资产退还给太子奶,并强行推动破产重整。为此成立了专案组,对太子奶高管和出资人李途纯等十几人追究刑事责任,并操控太子奶破产重整程序,将太子奶1号、4号厂房,办公楼等房产和土地资产等数亿元使用权过户登记到自己设立的公司名下。
李途纯称,作为创始人和最大股东,其名下股权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转给他人,但他为太子奶担保的11亿元债务却留给了他个人。他认为太子奶破产案并未严格按照《破产法》进行。“现在破产已经7年了都不公布资产,不公布真相,让人想不通。”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刊发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则消息给李途纯带来了新的希望。李途纯再度发声索要股权和商标,并提出4项要求:恢复股权、将“1815线资产”(位于株洲市芦淞区曲尺乡坚固村约13.23万平方米的土地)还给他个人、将“太子奶”系列商标权退还给其关联公司“红胜火”,解除其本人为太子奶所做的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据李途纯代理律师、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主任翟玉华介绍,2006年李途纯将“1815线资产”划分至非奶业,没有进入破产公司,但该资产却随太子奶一同卖给了三元与新华联。
但在三元和新华联看来,此事与他们毫无关系。翟玉华也承认,虽然当时划出“1815线资产”有相关证据,但直到太子奶破产重整,李途纯并没有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如果李途纯的说法成立,问题出在当时的破产重组管理人,而非三元和新华联。
重整方案是否存在缺陷
因当年太子奶破产重整案存在巨大的争议,李途纯希望这一事件可以再回公众视野,给自己讨一个说法。
刑事案件被宣告无罪,李途纯等获得了司法公正。但他认为,作为民事案件,作为太子奶和出资人依法享有的合法财产权仍然没有被尊重,仍然没有得到纠正并保护。李途纯希望太子奶案成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一个典型案例。
“太子奶破产案”中,当地政府指定托管人,并有公检法介入。李途纯说,当年自己被关押时被逼放弃股权,低价处理资产,转让股权。而其间破产管理人渎职,也无法追其责。《破产法》虽然规定了管理人的职责义务和权利,而对不依法执行法律、不作为的管理人,目前很难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在翟玉华律师看来,利用公权掠夺私权的行为是违背法律的;不经过民企股东同意就强行破产,更是完全不符合《破产法》基本规定。
针对太子奶集团破产案例,《破产法》立法起草小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教授表示,破产重整方案应该有执行人和监督人等一揽子方案,否则就是有缺陷的重整方案,目前有一些法院对于破产重整计划的规定是比较粗糙的,这也是《破产法》实践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如果法院的重整裁定做了一个商业判断,这个商业判断又不符合商业的规定和实践,甚至还有可能侵害到参与者的权利的话,法院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李曙光指出,按照破产法第八章第94条的规定,按照重整要求,债务债权问题应该是全部了结的。太子奶破产案涉及到李途纯的利益,当时他又被羁押,没有参与,就不应该有十几亿元的负债。
目前,在低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养乐多和味全就已占据了近半市场份额,太子奶起家的乳酸菌发酵饮料市场里也不乏娃哈哈、旺旺、中粮等大型企业品牌,留给太子奶的市场空间早已大幅缩窄,加上原本的渠道已经被摧毁,太子奶想要夺回市场的难度非常大。
李曙光认为,破产是对债权债务关系的全面清理或重新调整,事关市场主体的“生死存亡”,牵涉到了资产清核、债权登记、财产变价与分配等重大事项,这些无不需要利益相关方根据自身利益做出判断与选择。在破产案件中,政府的职责应主要是负责推动破产法的实施,管理破产方面的行政事务,对破产案件中涉及商业判断的事项不做干预。如果没有这种清晰的界限,不仅会导致破产程序难以有效进行,影响到司法公正,也更加会阻碍市场活力的迸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针对民营企业的破产,多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公检法介入。在公安没有侦查完毕,法院还未判决是否构成犯罪之前已将企业资产完全处理完毕。此类处置中,太子奶破产重整案就十分典型。
在《破产法》实施10周年之际,让存在巨大争议的“太子奶”破产重整案再次重新回归公众视野,这对总结和回顾《破产法》10年来司法实践、理论探索以及《破产法》未来的调整和完善,意义尤其深远。
(责任编辑 李秀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