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
2017-10-18王道铭
王道铭
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
王道铭
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高校党建只有按照党章和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将党的五大建设有机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主动抢占思想教育高地,做到有的放矢,抓好党建主业,牢牢控制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才能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一、紧扣“人才培养”功能抓党建,提升人才培养的党建领导能力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高校党建应主动适应知识层次高、新观念新思想汇聚、各种文化思潮碰撞集中的师生群体,盯紧中心任务,凝聚师生共识,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党建领导能力。
(一)强化师资队伍和思政平台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高校党建不忘初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党建为保证”作为根本宗旨,通过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使老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高校党建工作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抓住高校‘培养人才’这一主要任务,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其他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武装人、引导人、鼓舞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另外,“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我国高校大学生中迅速普及和应用,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要结合信息社会人人上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时代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建,探索思想引领、平等交流、管控并重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建立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思政教育平台,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服务定位,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党建工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党建目标。
(二)强化育人责任制度,改善育人环境
高校党建按照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要求,紧紧抓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定位,围绕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促进立德树人机制建设,把党建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健全运行程序,加强流程监管,履行组织领导、职责落实、制度保障、教育引导、作风检查和表率担当的职责,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负主体责任、系(部)主任负管理责任、教学秘书负督查责任、辅导员(班主任)负班级责任、任课教师负课堂责任等制度,形成上下贯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完整责任追究链条,完善责任追究体系,确保业务工作管到哪里,党建主体责任就延伸到哪里。促进形成全员重视教学,管理促进教学,人人支持教学的良好局面,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三)强化过程育人,做到“六个促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青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高校党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切实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党建格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六个促进”:一是促进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使办学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科建设更好为“两加一推”“四化同步”“五张名片”和“五大基地”建设服务,培养目标达到培养质量的预期效果。二是促进师资结构更加合理,使教师的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能力,符合学校的定位、教学、专业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教育教学专业与能力稳步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推进,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符合“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三是促进教学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使教学经费充分保障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教学设施充分满足教学、实验实训和科研的需要,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学生的创新创业不断强化,合作共建育人渠道不断拓展。四是促进培养过程更加规范,为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不断丰富和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激励教师把国内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及转化的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过程,完善第二课堂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管,逐渐减少标准答案考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五是促进学生发展更加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个性教育,不断完善学生指导与服务制度。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合理分流辅导员进入教学、管理岗位的同时,探索建立辅导员到组织员的成长体系和相应的政治待遇保障机制,鼓励优秀辅导员走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化发展道路,着力解决辅导员过快转岗和辅导员低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个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差异,强化分类指导,鼓励个性发展,使素质教育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成才和就业发展夯实基础。六是促进质量保障更加高效,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完善学院统筹、系(部)实施、教师负责、督导监督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实行严格的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和改进制度,使质量监控做到有据有序有效实施,为过程育人提供质量保证。
二、紧扣“科学研究”功能抓党建,提升科学研究的党建保障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育人方式,高校党建始终把提升“科学研究”作为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和目标追求,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党建保障能力:
(一)为教师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的学术风气
首先,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高水平的科研活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有利于增强教师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教师紧盯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竞争能力。重视科研工作,服务科研工作,既是班子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考核班子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次,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支持教师做强做大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基础学科,强化体现新技术、新发明、新产业的应用研究,大力推动学科融合。注重引导教师铭记时代使命,杜绝抄袭,诚信科研,主动根据地方科研需要,调整科研计划与方向,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更好发挥科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形成诚实、守法、团结、协作、奋进、向上的科研氛围,以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科研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再次,在建章立制上,建立导向明确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师科研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走政产学研的合作发展、合作共赢之路,使高校和地方科技人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升科研团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的能力,加快政产学研为一体的科研体制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
(二)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党建在引领育人过程中,善于通过广大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首先,让学生养成富于想象、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思维,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挑战学术权威,激发创新好奇心,为学生营造动手动脑、大胆探索的成长环境。其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会、学术成果展示会等,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让他们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找准突破点,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科研兴趣。在学生面对各种学术思想、观点,相互启迪,相互碰撞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研究方法。再次,在大数据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促进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知识运用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转变,大力推动创新研究与实践教育,扎实开展体现学生学用结合和动手能力的技能性大赛,调动广大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信念坚定的高素质人才。
三、紧扣“社会服务”功能抓党建,提升社会服务的党建执行能力
“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基础工程,将能否为群众服务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成败的关键标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高校党建始终把这三个职能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导向,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党建执行能力。
(一)以“四度”工作为引领,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育人路径
高校党建要突出问题导向,突破常规思维,变抓面上的一般性问题为抓深层次的突出性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应用型性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育人路径,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四度”工作:一是做到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适应度;二是做到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保障度;三是做到质量保障体系运行高效,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度;四是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合格人才,实现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使人才培养立足于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需要,确保学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把科学研究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高校依托科研人才和知识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智库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党建自觉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推进学校与地方的政产学研合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地方的技术攻关、项目研发等工作,实施自主科技创新,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力量支持,力争在所在区域的相关行业取得关键性突破,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高校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主动融入地方,主动服务地方,深入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需求,为地方的中长期发展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咨询服务,带领师生到社区、到企业、到农村,推广实用科技和科普知识,为提高所在区域大众的科学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以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承为契合点,把文化传承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
高校文化传承以知识传播为主要方式,在实施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高校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使受教育者尽可能享用到优秀文化和精神食粮,享受大学文化的熏陶,最终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党建,一方面,以文化载体为依托,找准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承的契合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构建学校特有的大学文化行为、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制度、大学文化理念,促进大学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另一方面,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的优秀中华文化中,积极引导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主力军的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传承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把提升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理念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结合点,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优秀文化,推进文化传播,发展先进文化事业,更好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党建工作促进高校文化传承的能力。
四、紧扣“文化传承”功能抓党建,提升文化传承的党建带动能力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高校党建要善于引领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传承真理文化、人本文化、精神文化、法治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传承氛围。
(一)文化知识的传授解惑,是高校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
高校作为多元文化荟萃交流、百家争鸣的场所,有利于学生猎取知识、纵横百科。学校在学科专业育人过程中,既要加大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党团活动、进课堂教学、进师生头脑工作,“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不断强化对师生的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公民价值教育,着力培养师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教风学风,加快形成知识、思想、道德和价值的文化传承高地,在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中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宁静、净化本应是高校的理想育人境界,而今的校园却物欲横流、金钱迷乱,淹没了学校的应有净土,使师生思想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为帮助师生找回自我价值,重拾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进行文化传承,高校党建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用共同理想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校园文化建设,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大学的思想、道德、知识和价值尊严。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的文艺、体育、技能等趣味性、娱乐性活动,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
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进取情绪、学习效率、生活动力。一所大学的文化精神往往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特有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性,高校的图书馆、陈列馆等设施建设,无不展示了学校的历史积淀、人文传统、科学精神、办学理念。校园栩栩如生的艺术雕塑和文化长廊也充分展现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底蕴,这些人文景观既有利于外界对学校的直观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感悟和心灵净化,并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勤奋学习、成长成才产生深远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党建在促进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时,要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建设丰富多彩、品位高尚、弘扬主旋律的景观景点为载体,强化文化设施窗口建设,对主要建筑采用名人名言装饰,对重要场所采用名人字画点缀,使“净化”校园成为师生的共同认知,营造活泼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民族文化传承是高校的特有使命
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正面临同质化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地域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如民间技艺、民族语言、民族服饰等有濒临灭绝的危险。高校党建要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和关怀,在育人过程中,切实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学生尊重各民族学生的习惯,坚持各民族平等,培养各民族学生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利用践行‘群众路线’的契机推动民族院校师生开展各个民族间的知识文化交流,能加强民族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统一的文化共识奠定基础”。从而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民族视角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以便更好地为振兴民族文化服务,提升高校党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