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折射魏晋时期的梧州民生
2017-10-18李光亮
李光亮
瓷器折射魏晋时期的梧州民生
李光亮
梧州博物馆前广场上的青瓷骑马俑雕塑
在梧州市博物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青瓷骑马俑雕塑,该雕塑是以馆藏文物南朝青瓷骑马俑为模板加以放大制作而成的,它以生动的形象,让广大参观者在踏入博物馆展厅之前,就能感受到梧州城厚重、迷人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博物馆内,还有耙田模型、鸡首壶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器物,这些距今1000多年的文物,让人们感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梧州人的生活情况。
青瓷骑马俑
现藏于梧州市博物馆的青瓷骑马俑,通高19厘米,长18厘米,底板长19.5厘米,底板宽10厘米,于1980年6月在梧州市倒水镇达坡村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
青瓷骑马俑(南朝)
该器物形象细致生动,是一位武士骑在马上,身穿短袍,腰束带,手执缰绳,马鞍、辔俱全,鞍下铺褥,马颈和股后均配革带饰球,附长尾巴。武士周围有服饰相似的三俑,均头戴尖顶帽,其中二俑在后,一俑在前,皆双手扶马,形态逼真。此外,马和三俑下有扁长形基座相托。骑马俑全身施青釉,但是如今大部分釉色剥落。这件南朝时期的青瓷骑马俑,直观反映了南朝时期梧州地区士族地主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情况。
南朝期间,中国南方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虽然南北朝时期是社会较为动荡的时代,但同时也是士人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在动乱的南北朝社会环境下,与战乱频繁的中原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青瓷骑马俑在梧州的出土,恰恰就反映出南朝时期梧州地区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发展。到南朝刘宋之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地主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在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中,士族地主和寺院僧人占有大量田地、房屋等财产。此外,他们还占有大量劳动力,以至“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因此,为他们做事的奴仆人数众多,他们所拥有的财产也让他们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此外,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的重要特征。随着少数民族内迁,这些游牧民族把畜牧及其生产技术带到了中原地区,牲畜饲养、役使方法等逐步被中原汉人接受,居住在南方的士族也经常接触到马匹等牲畜,因此,青瓷骑马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方士族或者是梧州士族日常骑马出行的一种现象。
耙田模型(南朝)
南朝耙田模型
南朝耙田模型长18厘米,宽15厘米,于1980年在梧州倒水镇出土,为国家二级文物。
该耙田模型较为完整,水田四周筑有田埂,中间有一条田埂,将水田分为两块。每块田里有一牛一人,牛在前面牵引,牛后有耙,耙有一排六齿,尺疏而尖锐,上部有横木作扶手把,人戴尖顶帽,在后面扶着把手指挥;牛鼻穿环,穿绳索由人控制。耙过的田留下一行行耙齿痕迹。水田的一角有排水设施,以调节田里蓄水深浅,保证耕种时的适当水量。
牛耕的发明,是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中原地区的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出现。岭南地区的牛耕出现较晚,从考古发现来看,大约在汉代才开始出现。汉代的牛耕方式最初是二牛三人的耦耕,到西汉晚期,变成二牛二人式,后来,又发展为二牛一人式,即二牛抬杠式。魏晋时期,二牛抬杠式再发展,就成为一人一牛式,这比二牛抬杠式节省一牛,同时一牛易于指挥,犁田也较灵活。
在梧州市倒水镇出土的这个耙田模型,即是一人一牛式,只用一牛牵引,一人操作。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流行二牛一人式耕作,倒水镇就已出现一人一牛式的耙田方式,这种耙田方式不仅节省劳力,而且便于操作,能提高耕地效率,较之其他地区更为先进。
同时,该模型的出土,反映出南朝时期梧州地区的农民已经掌握了筑埂保水、穿漏排水、耖平耖软水田泥土的耕作技术。从考古材料来看,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已普遍使用牛耕,农业生产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是秦汉统一岭南后,中原人民大量迁入岭南地区,而梧州作为苍梧郡治所,接受中原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比较快;二是铁质农具的普遍使用,推动了农耕技术的发展。
青瓷鸡首壶(东晋)
东晋青瓷鸡首壶
东晋青瓷鸡首壶高22.8厘米,口径为10厘米,腹径为22.8厘米,底径为15厘米,1965年1月在梧州富民坊粮仓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鸡首壶为盘形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有一个凸起的鸡头形流,另一侧饰有一个似鸡尾的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另外,两侧还各饰一桥形系。壶身里外施釉,釉色为青釉,整体造型古拙而不失生动。
鸡首壶,俗称鸡头壶、天鸡壶,又称为“罂”(1972年,南京一个东晋墓出土一件刻有铭文“罂主姓黄名齐之”的鸡首壶)。关于鸡首壶的用途,有学者认为该器物为酒器,也有学者认为是茶具。
鸡首壶的出现,与我国自古崇拜鸡的文化有关。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就出土了外形像鸡的陶器;距今4000多年的石家河文化邓家湾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鸡、鸡型壶。汉晋墓葬中,陶瓷鸡塑、鸡舍已大量出现。在古代,“鸡”与“吉”谐音,寓意着吉祥,鸡被认为是吉祥鸟;此外,鸡有阳刚之气,也被认为可以消灾除凶。墓葬中的鸡首壶,正是取鸡的吉祥、阳刚、辟邪寓意,随葬于墓中,以求逝者安息。
鸡首壶最初是在三国时期的直口罐的基础上,结合东汉以来的堆塑工艺而制作出来的,后来受到盘口器的影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器形。鸡首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实用器—明器—实用器”的三段时期,在演变中逐渐增强实用性。
鸡首壶最早出现于三国末期的江浙地区,到西晋末、东晋初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各地区,再到东晋时期广布南方各地区。在南朝中后期,鸡首壶的生产和使用区域由南方转移到黄河流域,继而南方罕见。至隋朝,鸡首壶逐渐消失,其原因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乱、大融合时期,鸡首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唐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鸡首壶逐渐淡出,但唐代社会高度发展,饮酒、饮茶之风盛行,使得酒具、茶具的需求量大增,商业的繁荣促使器物的造型由繁到简。由于注子的直口短流较鸡头流复杂的制作工艺要简单得多,降低了生产成本,注子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取代了鸡首壶。另一方面,唐代百姓生活安定,魏晋南北朝时期颠沛流离的人们那种寄情于物的现象在唐代逐渐消退,唐代百姓认为享受当下物质生活,追求精神娱乐更为重要。综合以上因素,盛行于魏晋南北朝300余年的鸡首壶,在隋时期显露衰败之势,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瓷鸡首壶,最初确定的年代为西晋,后经学者研究分析,此鸡首壶的年代定为东晋晚期至南朝的刘宋时期更为合理。该鸡首壶反映了当时梧州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及先进的制瓷工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瓷器。
责任编辑: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