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喆先生“契丹小字”研阿究综述
2017-10-17张雪霞
张雪霞
摘要:吴英喆先生从事“契丹小字”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本文主要从“契丹小字”的墓志、单体字、语法范畴三个方面对吴英喆先生的“契丹小字”研究进行归纳综述。限于所收集的资料和本人水平,文中一定有遗漏和不妥之处,望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吴英喆;“契丹小字”;研究综述
吴英喆先生自2002年起写了一系列关于“契丹小字”研究的专著:与清格尔泰合著的汉文版的《契丹小字释读问题》、独撰汉文版的《契丹语静词语法范畴研究》、与芬兰学者杨虎嫩合著英文版的 New Materials on the Khitan Small Script:A Critical Edition of Xiao Dilu & Yelü; Xiangwen、独撰日文版的《契丹小字新发现资料释读问题》(『契丹小字新発見資料釈読』)。
一、吴英喆先生对“契丹小字”墓志的研究
1999年,吴英喆先生首先发表了《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研究》一文,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是迄今发现的契丹小字文献中字数最多的一件。由于原石蚀损,且行密字小,在其摹写和解读上,学界意见分歧较大。吴英喆先生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后来发现的资料,对该墓志进行了重新对比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着重采用前人的成功经验,同时利用研究小组在电子计算机上建立的《契丹小字语料库》和《契丹小字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对墓志中所出现的原字、单字及附加成分出现频率、位置、组合规律等进行了归纳。
2008年,吴英喆先生与宝音德力根、吉如何合著的《关于新近发现的几件契丹文墓志》,其主要介绍了《契丹小字<萧敌鲁副使墓志铭>》、《契丹小字<耶律廉宁详稳>墓志铭》等相关的发掘信息,如墓志的组成、大小、内容和出现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以及关于契丹大字墓志的研究。
在2011年发表的《契丹小字<萧敌鲁墓志铭>及<耶律详稳墓志>绝非赝品—与刘凤翥先生商榷》中,对于刘凤翥先生相继发表的《契丹小字<萧敌鲁墓志铭>和<耶律廉宁墓志铭>均为赝品》、《再论<萧敌鲁墓志铭>为赝品说》和《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三篇文章,吴英喆先生在赞许的同时,也对其鉴定文物的方法及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其中提出契丹小字中有同音异译字不是错别字,基数词及序数词的拼写未见异常,契丹文墓志并非完美无缺,新资料的语法不见反常,近音近译和书写风格的差异不能作鉴定依据,新资料作者非契丹人莫属,日期和年代符合契丹文习惯等证据进行论证,证明《萧敌鲁》与《详稳》的真实性。
2016年,吴英喆先生又发表了《萧查剌相公契丹文遗言》一文,根据对《萧查剌相公墓志铭》的观察,吴英喆先生认为这份遗言是以契丹文和汉文对译的。并且对《萧查剌相公墓志铭》的第11行至13行所载志主萧查剌的契丹文遗言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以此来作为对前贤关于契丹小字的研究成果的补充。
二、吴英喆先生对“契丹小字”单体字解读的研究
2004年,吴英喆先生在《关于契丹小字中的方位名称“东”》中指出,虽然学界已经释读了表示“东”的契丹小字,但其又发现了另有表示“东”的契丹小字。通过对“东”的契丹小字的考释,吴英喆先生指出契丹语和蒙古语的方位名词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契丹语的方位名词的读音与蒙古语十分接近,但契丹语表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式却与蒙古语的语次相反。
同年又发表了《关于契丹小字中的“大金国”的“金”》,主要是对“大金国”中“金”字的读音进行了解读,通过两种不同写法的“金”的对比,构拟了意为“金”的单体契丹字的读音。
2011年,吴英喆先生写了《契丹小字“迭剌部”考释》,在文中作者从表“部”的契丹小字入手,结合新发现契丹文墓志,为“迭剌”的契丹小字构拟音值,并对其含义进行阐释,同时也对“部”字进行了考释。
2014年,在《关于若干契丹原字的读音》中,吴英喆先生在清格尔泰先生、刘凤翥先生等利用契丹小字正字法“疏漏”或“分写式”研究有关基数词读音的基础上,继续考察契丹小字文献中的“分写式”,在有关单体字和“分写式”的对比中,解读一些原字的读音。
2015年,吴英喆先生与孙伟祥合著《契丹文皇族“第十帐”及其他》,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耶律玦墓志铭》中出现的有关契丹小字进行深入地释读,并对辽朝立国之后遥辇氏帐属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对“契丹小字”单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吴英喆先生提出了要对“契丹小字”数字信息化。2004年,吴英喆先生与白双成合著发表了《关于开发“契丹小字数字化平台”的若干问题》,主要介绍了该平台的有关情况,如契丹小字编辑排版软件(包括字库开发、原字输入法开发、编辑排版)、契丹小字综合查询系统(数据库、检索等)以及对未来契丹小字数字化的发展的展望。在2005年,又与白双成合著《契丹小字信息化应用基础研究》,介绍了在MS Word二次开发的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契丹小字编码方法”、字体字库制作、输入法开发和契丹小字编辑排版以及查询系统的实现等问题 。“契丹小字”的信息化也将对未来契丹文的研究提供便利。
三、吴英喆先生对“契丹小字”语法范畴的研究
2005年,吴英喆先生发表了《契丹小字“性”语法范畴初探》,在文中指出契丹语的定语因被修饰语的不同,其词尾也发生变化,而发生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被修饰语的自然性别紧密相关,所以契丹语中存在“性”语法范畴的可能性很大,并且通過解读这一语法范畴,就可以探明契丹小字中的民族语词的拼写规律。
吴英喆从“性”语法范畴这一新视角出发,写了《契丹小字“性”语法范畴再探——以带点与不带点的字为主线》、《从“性”语法范畴论说契丹语数词》、《从带点与不带点的原字论说契丹语“性”语法范畴》。在《契丹小字“性”语法范畴再探——以带点与不带点的字为主线》中,作者指出契丹原字有带点与不带点之别,作者在以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出发,以“性”语法范畴之视角,考释数词及天干,提出了带点之字修饰限定男性,不带点之字则修饰限定女性的新见解,并认为其被视为年号与“性”语法范畴有关,也有阴阳之别等观点。在《从“性”语法范畴论说契丹语数词》中,吴英喆先生主要对迄今研究契丹数词的主要研究人员及其研究结论在拟音、依据等方面作了归整,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契丹学界逐步探明简单数词“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读音,证明了契丹语和蒙古语的简单数词读音相近的事实。同时也对迄今为止学术界已释读的简单数词及序数词,根据其表现出来的“性”语法意义分为阴性、阳性二类进行归纳总结。在《从带点与不带点的原子论说契丹语“性”语法范畴》中,作者又指出契丹小字中有一部分成对的原字,虽然笔画、笔顺、笔势基本相同,但二者之间在右侧是否加“点”方面存在差异,在音译方面二者之间的联系,笔者考察所有“带点的字”的出现环境,发现带点与不带点的原字在词汇意义方面并没有歧义,而在语法意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即带点的原字一般用于修饰限定男性,不带点的原字一般用于修饰限定女性,并还指出这是契丹语中存在“性”语法范畴的重要论据。同时吴英喆先生也认识到契丹语是“性”语法范畴比较发达的语言。契丹语中存在“性”语法范畴的事实,可作研究古代蒙古语“性”范畴的参考。
2007年,吴英喆先生发表了《契丹小字中的“元音附加法”》,认为契丹小字原字的拼写规则中存在“元音附加法”,即以辅音开头的原字,在具体拼读过程中,其前面可以附加某个元音加以拼读,这个附加元音的性质可能遵循元音和谐律的要求。在《契丹小字中的汉语入声韵尾的痕迹》中,吴英喆先生还指出在契丹小字读音研究方面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汉语言文字,尤其是汉语音韵。并指出契丹小字文献中确实存在三个韵尾:-p韵尾、-t韵尾、-k韵尾。这对契丹小字中的拟音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009年,吴英喆先生与吉如何合著《契丹小字原字字形规范与原字总表》。随着契丹文字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资料的陆续出土以及新原字的不断出现,重新制定“契丹小字原字总表”的任务摆在面前。为了给学术界提供一个可靠的契丹小字原字表,两位学者在比较各种新旧资料,并充分利用检索统计的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原字表”进行增减,鉴别出了430余个契丹原字。并以通用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编排已发现的所有原字,重新制定了一个原字总表。同年,吴英喆与吉如何又合著了《契丹小字研究综述》,广泛收集各家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契丹小字研究的方法、内容和结论,着重阐述了1978年以后的研究成果,但考虑到契丹文研究本身的特征,此文主要是阐明了诸家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或值得重视的论点。
2012年,吴英喆先生发表了《契丹文典故“人生七十古来稀”》,指出随着新资料的陆续涌现,契丹文研究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契丹文中的汉籍典故的解读。所以,在文中吴英喆先生对在《耶律太师墓志铭》上第19-20行出现的契丹小字的字样,进行了一一解讀,最终得出其是一条汉籍典故,即“人生七十古来稀”。通过对这条典故的解读,可以探究有关契丹语动词附加成分,并可释读表示“稀”、“谓”等契丹小字。另外又发表了《契丹大、小字的类型及研究现状》等文章。
2013年,在《内蒙古大学的契丹文字研究》中,吴英喆先生根据内蒙古大学在契丹文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从研究视角、资料建设和电子化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该校研究人员在契丹文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又对有关研究人员之契丹文资料鉴定结论提出了质疑,展望契丹文研究发展前景。
通过对吴英喆先生“契丹小字”研究的归纳总结,本人深刻意识到研究“契丹小字”的任重而道远,而前辈学者的卓越成就也为以后契丹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更是对以后“契丹小字”更快地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而“契丹小字”的数字信息化化,对于未来的契丹文深层次的研究更是在技术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英喆.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研究[J].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999.
[2]吴英喆.关于契丹小字中的“大金国”的“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吴英喆.契丹小字“迭剌部”考释[J].民族语文,2011(5).
[4]吴英喆.关于若干契丹原字的读音[J].[韩]阿尔泰学报,2014年第24号.
[5]吉如何,吴英喆.契丹小字原字字形规范与原字总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吴英喆.契丹文典故“人生七十古来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