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余华后期小说蕴含道家思想的质疑

2017-10-17王嘉雯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9期
关键词:道家思想余华

王嘉雯

摘要:余华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在90年代完成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转型。《活着》是余华从先锋小说转型的代表作,有学者认为这本小说体现了余华向传统的回归,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以及余华创作风格的改变可以看出余华后期小说具有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但并不蕴含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关键词:余华;道家思想;《活着》

一、余华后期小说的思想研究现状

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早期个性鲜明,写下了《现实一种》《死亡叙述》等以“冷漠叙述”为特征的作品。先锋探索陷入困境后,他创作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著名长篇小说进而成功转型。有学者认为余华在转型后摒弃了先前冷漠叙述手法,转向平淡、温和的描写。体现现实主义写作方法的同时,小说蕴涵着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这样的看法主要从主人公面对苦难时的达观,以及面对死亡时的超脱两方面进行论证。

(一)面对苦难时的达观

苦难是余华小说的主旋律,对于苦难的描写贯穿其创作始终。在前期小说中主要体现在无法摆脱的宿命以及残酷的现实上。小说《现实一种》建构了一个充满暴力、杀戮和阴谋的恐怖世界,这样的内容往往让读者不寒而栗。反观转型后的长篇小说,《活着》虽然同样以苦难为母题,但带给读者更多的是温情和感动。福贵一生历尽苦难,但晚年的福贵依旧能同他人平静地讲述自己的过往。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份平静,部分学者在解读时联系到了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活着》虽然全篇都在写苦难,但主人公却没有在苦难中沉沦,置身于世间万物而不囿于世间万物,因此有学者认为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状态。晚年的福贵牵着一头老牛在田埂上小憩,仿佛此前经历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学者将此与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观点结合,认为福贵身上体现了道家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

(二)面对死亡时的超脱

生死一直是余华小说的主题,在主人公所面对的诸多苦难中,死亡是一个具体且深刻的形式。在《活着》的最后,余华如是写道:“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学者们联系道家的生死观进行解读,认为小说体现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一种存在形式。生是悲剧的开端,苦难则是无法避免的现实,死亡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脱和回归。福贵用淡然的口吻诉说着他的一生,平静地好像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仿佛透露着对于死亡的超脱之感。小说的结尾,福贵唱着歌谣与老牛为伴,自得地徜徉于天地之间,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现在的学者主要是从以上两个方面对《活着》进行解读,并将余华小说的文本内涵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相联系,发现其相似之处。因此有人认为余华从先锋小说的转型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蕴含着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二、余华后期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

《活着》无疑是一出由死亡串联而成的悲剧,但读者所感受到的并非是余华早期先锋小说中弥漫的恐惧、暴力和阴谋,取而代之的是平淡、从容和温情。小说娓娓道来了一个平和却令人震撼的悲剧。生命其实无所谓幸或不幸,生命仅仅只是活着。没有血泪的控诉和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一丝的愤怒。福贵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忍耐和包容在苦难来临时,将其消解、承受。虽然福贵的一生过于戏剧,但读者依旧能感受到苦难重压下的真实。每一次福贵失去亲人后遭受打击的真实,以及每一次人物死亡对读者心灵震撼的真实。无疑《活着》体现出了福贵面对苦难、生死时有着平静的态度,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却是不同的。福贵并非没有反抗,他反抗生命的方式就是活着,为活着本身活着。用活着来抵抗死亡,用平静的呼吸来跟苦难抗争。

(一)早年的福贵是世俗的

《活着》贯穿了福贵的一生,晚年的他平静、淡泊,但在福贵年轻的时候他也曾对命运有所怨怼、反抗。起初在父亲死的时候福贵会悲痛、愧疚;母亲死的时候他会后悔、自责;直到女儿凤霞的死,他的心开始发麻,想哭却没有泪水;再到面对家珍的死,他平静地形容家珍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从中可以看出福贵早年对待生活是愤懑的。当他发现自己无法逃避也无法反抗的时候,他才选择了淡泊,或者说正是一次次的打击,让福贵已经麻木了,这与道家哲学中的“乐天知命”思想是不同的。

(二)晚年的福贵是麻木的

在小说的最后,年迈的福贵牵着黄牛哼着曲,游走在田间小路上,仿佛发生过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正是经历了生死、经历了穷达、经历了大苦大悲大喜,让福贵的内心麻木了。他不再被生死左右并不是因为他的内心已然超脱,相反他只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去抗拒着苦难、抗拒着命运,那便是活着,不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活着本身便是对于死亡最直接的反抗。他的精神意志早已被摧残、消耗了。基于这样的一种麻木,福贵淡然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平静地度过余生,这并非面对苦难的达观,也并非面对死亡的超脱,而仅仅只是一种麻木。在生活面前,他无力抵抗,只得缴械投降。这与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不同,他对于生活的不反抗,不是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而是扎根于苦难的麻木。

(三)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是转型成功的典型。当时代背景发生改变,作家必将探究新的创作方式,文学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转型前后的作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余华一改早期冷漠的叙述风格,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用一种质朴、细腻的方式将读者带入生活的底层,领会苦难的真谛。从一个老人的视角,揭开了中国在动荡岁月中的变迁,展示了一定历史时期里人们对于活着的执著和不屈的精神,真实再现了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生与死作为一个重要的母題贯穿了余华创作的始终,因此学者们更加关注他笔下所呈现出来的生死观。在对余华后期小说的思想研究方面,学者通过分析余华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相联系,认为余华后期的小说折射着道家的哲学思想。但余华早期小说中从未出现过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子,并且后期小说中所体现的也只是一种对现实、苦难和生活细腻的刻画。这是由于余华创作风格的改变,而并非文本内涵的转变。

三、结语

余华创作的转型无疑是明智并且值得肯定的,他回归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因为转型前后社会环境的差异,创作土壤便极为不同。因此虽然转型前后的作品都是对于苦难的描写,但风格却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是贴近、反映现实。在《活着》这本书中,苦难和生死依旧是小说的主题,只是通过一种更为平淡、细致的叙述方式,让它与前期的作品有所不同。

余华的笔触依旧细致,只是从冷漠到平实的巨大转变,引起了学者对《活着》的重视。福贵的晚年所体现的淡然与作者创作风格,叙事手法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能够体现道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余华一直都专注于苦难和生死的描述,其文本内涵从未改变,改变的是其创作风格和写作手法。所谓的主人公面对苦难时的达观、面对死亡时的超脱,根源是对于文本的过度解读。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M].作家出版社,2013.

[2]杨婷.《活着》的道家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月刊,2009(1):193-194.

[3]李昂.论道家精神在余华小说中的显现——以《活着》为个案[J].作家,2010(24):2-5.

[4]李昂.论《活着》的语言与作品道家精神的统一[J].珠江论丛,2014(3).

[5]刘颖.余华小说中的道家人生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范国宁,贾玉婷.先锋小说与中国道家文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6):28-30.

[7]周梦娜.余华小说的中国道家文化阐释[D].四川大学,2007.

[8]刘颖.余华小说中的道家人生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家思想余华
温暖的假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读与写(节选)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白诗歌悲剧意蕴探析及其走向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与人格力量
扩展阅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