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革命的洪流》教学设计

2017-10-17李文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军阀史实

李文杰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依据课标根据学生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通过北伐进军形势图和材料的解读,让学生体会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情怀。

2.说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通过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对比学习,知道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黄埔军校和北伐的相关史实,课堂教学中将通过相关史料、图片的分析,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掌握重点。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感悟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使学生认同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史料研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设置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读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導入:(教师)近代中国有三个拥有实权的政府,分别是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推翻晚清政府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北洋政府的就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是即辛亥革命之后的有一场大的革命。设计意图:在近代史中定位国民革命,突出国民革命的重要性。

二、点题:(教师)什么叫国民革命?同学们看导言,然后我们来总结。

师生共同得出:1924-1927年,国共合作并领导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称为国民革命。设计意图:,利用历史概念的方法在整体上,对国民革命准确定位。

三、讲授新课:(板书)国民革命的背景——国共合作。

师:请同学们看ppt: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统治;镇压人民;军阀割据。1911-1927年中国境内发生的所有大小内战共577起。对外:签订“二十一条”等卖国条约;投靠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师生共同总结):辛亥革命后,军阀成为中国最凶恶的势力。

共产党:中共建立后,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被北洋政府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工人运动跌入低谷。

国民党: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从此,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孙中山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但屡战屡败。

师:新成立的共产党虽然很有前途,眼下实力较弱。而国民党接过了同盟会的革命大旗,是当时最革命的政党,为了能促进社会进步,两党共同的敌人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这些革命势力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合作。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板书)国民革命的准备——黄埔军校

过渡:师:同学们,国共两党有没有忠于革命的军队?

生:没有。

师:那就只能自己培养了。国共两党共同筹建了世界四大军校之一——黄埔军校。

活动一:自主掌握知识点黄埔军校。设计意图:自主掌握知识点,学会建立知识网络。

师:同学们,我们如何掌握一个历史知识点,历史公式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特点+影响。同学们自己梳理一下知识点,我们一起回答。

学生回答略,重点解释黄埔军校的名称和黄埔军校的特点。

四、学生活动二:学唱《国民革命歌》设计意图:通过歌唱,激活学生兴趣,并感受当时氛围。

师:军歌就是军魂的体现,这首歌朗朗上口,在这首歌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北伐的对象是?

学生回答略。

师:请大家看课本71页《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我们先来看,三大军阀是怎样分布的?直系军阀20万人,孙传芳20万人,直系军阀35万人,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请大家帮北伐军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五、学生活动三:分组讨论为北伐军出谋划策。设计意图:为“古人担忧”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提炼信息能力。

学生展现思考成果。

教师引导:国民党负责那些工作?共产党负责哪些工作?

国民党负责筹备军费,制定战术,队伍编正;共产党负责宣传,动员,模范带头作用。

强调:北伐战争的胜利,一半靠军事,一半靠宣传。突出国共两党组织起的革命洪流冲走的实力强大的北洋军阀,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过渡:北伐战争的冲击下,消灭了两大军阀,蒋介石一跃成为中国人的男神,树立了很高的威望。而蒋介石因为握有兵权,周围聚集了各种的势力:列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蒋介石需要做出抉择,是接受列强的拉拢还是坚持革命。蒋介石是国民党,他的阶级性更接近大地主大资产积极,他最后的抉择是:投入反动势力的怀抱,转而成为扼杀革命的最凶恶的敌人。设计意图:为四一二政变的发生,和突破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这个难点做了铺垫。

(板书)国民革命的初步失败——四一二政变

六、本课小结(板书):利用表格:

通过本课,我们掌握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虽然由于蒋介石叛变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但是北伐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在遭受了革命的挫折后,共产党又将如何寻找新的出路呢?中国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来学习。

【板书】

国民革命的洪流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国民革命的背景——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的准备——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的初步失败——四一二政变

国民革命的彻底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训练反馈】

1.此次爆发之国内战争,本党因反对军阀而参加之,其职任首在战胜之后,以革命政府之权力扫荡反革命之恶势力,使人民得解放而谋自治;尤在对外代表国家利益,要求从新审订一切不平等之条约……以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之势力。此语应出自( )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 B.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转下页)(接上页)统誓词

C.中共一大之革命纲领 D.1926年国民党北伐宣言

2.某校入学宣誓词说:谨遵校训,亲爱精诚。服从党纲,五权三民。履行遗嘱,国民革命。继承先烈,奋斗牺牲。发扬光大,负义蹈仁。言出身随,誓底功成。这个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北京大学

【教学反思】

在准备评优课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对自己的业务有很大提升。

优点: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准确定位国民革命;能基本讲清国民革命的来龙去脉。

缺点:话筒的小故障问题;在第二环节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从战争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准备入手,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国共的作用,再升华到国共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就顺理成章了。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军阀史实
焦山碑林吴佩孚碑石刻文化背景考察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史学素养视域下“三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专治出墙杏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