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凸显人文关怀
2017-10-17许巧梅
许巧梅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我们就得以人为本,真正尊重和落实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将优化教学过程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可当前课堂教学的生态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以语文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一直以“书”为本,捧着教材和教案一讲到底,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反应;有的教师不顾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不是偏多就是偏少,教学节奏不是太快就是太慢;还有的教师看似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了很多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讨论,但是这些问题要么太过空泛,让人无从下手,要么太过简单,根本没有思考或者讨论的价值,要么缺乏清晰的逻辑性,不足以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凡此种种情形,造成了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和教学效率的极度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导致他们滋生出“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的潜意识。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局面,还语文课堂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全程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唤醒他们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诱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的心灵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滋养。
一、巧妙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教师来讲,能不能像写文章追求“凤头”那样抓好一节课的开头环节非常重要,因为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一下子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的精神瞬间出于亢奋状态,对探求新知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并为后面的授课环节提供有力的铺垫。
好的课堂导入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与后面的教学环节自然衔接,能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避免落入俗套和冗长拖沓。我平时十分在意课堂导入的激趣作用,讲授“口语交际”这部分内容时,经常让学生扣住生活中有趣或能引发人们思考的日常现象,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完成三至五分钟的口头作文;欣赏小说时,就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中的一段视频,或者共同阅读一段关于所要学习的小说的评论文字;赏析古诗词时,则让学生背诵曾学过的与即将学习的内容高度关联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其主旨。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大家的注意力明显集中多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无论教师的课备得多么充分,讲得多么细致透彻,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投入、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大量实践证明,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不仅能够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而且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质疑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那些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被动接受的学生,不仅行为习惯差,学习效率低下,而且长此以往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消失殆尽,语文能力自然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的眼、耳、口、脑、手等感觉器官全部活跃起来,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既兴奋又适度紧张的状态,以小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地融入课堂,融入学习伙伴。例如,在訓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我们可以设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指导学生得体地展开对话;讲授剧本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仔细体会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内心活动;学完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后,可以让学生模仿颁奖词的写法,用简短凝练的语言给文中人物“画像”。
三、科学合理分组,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
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已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常态,尤其是在各类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过关课及各项教学赛事上,简直到处都可与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可以激活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增强他们的听话能力、概括能力、对不同观点的取舍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既有利于保障教师的教学实效,也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分享成功的愉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上,由于学习小组划分的机械化、随意化,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纯粹是为了分组而分组,纯粹是给听课评课的同行、评委看的,实际效果寥寥。为此,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性别差异、学习态度、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因素,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任务,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愿意做事、乐于做事,从而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探究的质量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进一步增强。
四、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都是通过师生共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思维能力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学会带着质疑的眼光,从文本阅读中,从老师的讲解中,从与同伴讨论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并尝试着想办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讲解课文时,我们不妨先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加以梳理,挑出有价值的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再指导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一一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扣住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几道思考题,并启发学生如何立足文本开展发散性思维加以解决。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重点拨、忌包办,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不断地强化问题意识,才会习惯成自然地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很强的自学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