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构想
2017-10-17关晓儇
关晓儇
摘要:民俗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旨,成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构想出发,阐述当前民俗旅游产业的基本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并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构想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90-01
当前。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构想一方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改革的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和谐发展的理念,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促进了旅游业可持续化的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化、产业化、民俗化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下面就基于此展开分析。
一、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现状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代表性和体现民族地区特色、精神和凝聚区域智慧的文化。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也逐渐展示出来。其旅游功能成为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签。特别是随着旅游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旅游业成为重点经济产业。相关部门和各个地区都开始加强对旅游业开发。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调节了市场经济结构。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市场就业。抓旅游就是促开放,抓旅游就是抓文化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且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化的形成。
(一)乡村旅游有效地促动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民俗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特色。这是民俗文化之所以吸引人的核心点。打造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是在尊重民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此。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民俗旅游业得到发展。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国家政府部门对旅游业政策的支持和管理下,旅游业开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和规范化的系统,各个地区积极开展相关的旅游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更加舒适、周全的旅游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和产业文化。以此反哺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促进旅游经济水平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三)对旅游产业投资力度加大
对旅游产业投资力度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民俗旅游产品得到全面发展
一些旅游区开始打造具备特色的旅游产品,树立旅游企业文化和打开旅游消費市场,加深了旅游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二、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简单来说,当前正是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具有广泛的发展市场和前景,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样,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当前的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而言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满足不了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旅游作为一个休闲和娱乐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对于一些季节性明显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旺季的时候游客过多造成景区拥堵、住宿难等问题,严重时期还会造成景区的破坏。在淡季的时候又过于冷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影响了旅游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开发不合理
一些地区盲目的追求旅游经济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在旅游产业化构建中,不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环境特色,一味迎合市场,导致民俗文化产业化构建中过于现代化和雷同化,失去了区域原有的特色和魅力。在管理体制上不合理,缺乏行之有效、高效的规划和管理,导致开发耗时多、耗材多,开发不合理、不科学。
(三)宣传营销不充分,行业发展水平低
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营销机制。地区民俗文化没有打开市场,营销水平低下,在市场影响力小。另一方面则是受我国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时间的限制,近年来才取的快速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市场的试探期。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还偏传统,比较低下,而且相应的旅游产业专业化人才薄弱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其价值和作用都没有显现出来。
三、结语
民俗文化的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进一步带动其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因地制宜的发展民俗产业。既凸显民族化特色。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也维护了生态平衡。保障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