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
2017-10-17闫子琪
闫子琪
随着教育心理学与行为学对“激励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现状,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与语文学科自身属性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具有直接的关联。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可知,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灵活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索未知的求知欲望;二是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与意志力,尤其是正向激励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三是基于民主氛围的激励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四是语文教师通过引导性的激励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
任何教育行为或活动都是在科学的目标指引下展开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同样也需要制定科学的、针对性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确立针对性的目标,一是通过合理的、针对性的激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心理上“爱上语文”;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激励影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三是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培养学生自我激励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自我激励实现自我发展。
(二)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显著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对推动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具有突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来看,过度激励也会造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过激或不良做法,进而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保证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从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表明,应遵循以下原则: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原则、个体性与全体性相结合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激励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激励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自身的激励意识、激励教育能力决定了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多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自身需树立科学的激励理念,从教育心理学与行为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学生,树立人人需要激励的观念,让激励成为教学习惯,并把握激励的“度”。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需要鼓励,需要来自教师的肯定,他们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成就感,进而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比如“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了教师的激励对学生成才的巨大影响。
(二)营造激励氛围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措施产生作用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才能使激励发挥最大作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可对教学的主要场所进行环境设计,比如在教室内张贴有激励作用的“名言警句”,在教室墙壁张贴“勤奋好学的故事绘画”,在教室一角设置书架,并放置激励学习的故事绘本等。教师还应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构建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平等、互信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信任教师。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激励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三)明确对学生的期待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激励教育时,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激励措施也要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结合其语文学习情况明确不同的期待,并且让学生自己也能够明确目标,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尽量在每节课都明确对学生的期待,包括对学习内容的了解、记忆、掌握、运用,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个性需求与心理状态实施差异化鼓励,制定差异化期待。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鼓励与激励的驱动力,进而结合自身情况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断的挑战中取得进步。
(四)开展激励实践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具有激励性质的教学实践活动,活跃语文课堂。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具备激励性质的语文实践活动通常包含以下几种:一是竞赛,包括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的竞赛等,以竞赛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表演,通常以小组形式展开,比如小组改编、设计、表演课文,然后由师生共同评价表演的水平,并进行针对性的鼓励和奖励;三是欣赏,比如结合语文课文内容,语文教师搜集相关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然后设计成教案供学生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并对读后感进行评价与激励。
(五)灵活运用激励方法
在实践运用中,激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开展激励教育,实现激励效果最大化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常见的激励方法有榜样激励、成功激励、责任激励、评价激励等。榜样激励中不仅可选择名人作为榜样,也可由教师、学生作为榜样,而且越是贴近生活的榜样越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同样学生的成功更能够给其他学生产生成功激励效应,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去追赶同学,进而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英琪.激励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刘晓梅.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5,(36).
[3]董来英.浅谈激励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