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之路

2017-10-17郭玉慧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人民中国

郭玉慧

摘要:民主对于人们的主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以人民的意愿为准则来进行统治的,此外它还能够用来区分制度体系,譬如是一人专政还是少数人专政。在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越来越理解了民主的含义,也越来越想要追求民主,这种对民主的追求不再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而是更加注重对具体步骤的操作和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中国 政治民主 人民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61-02

一、当今民主政治的普遍情况

对于当今的社会而言,想要建立出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的国家不再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党都想要追求和实现的共同目标。我们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能看到,执政党最先想要完成和执行的任务就是要进行民主政治。那么有了這个目标以后,就是要开始执行了,不能光将理论摆在面上,却不去实际操作。实行民主政治不是一时兴起,它是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实践与沉淀才获得的最佳制度形式。人们所拥有的共同权利就是民主,它也从侧面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缺少了民主就会变得不完整,同样也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形式使得工人阶级和人民有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原则。然而,从古至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发展迟缓,不能稳步前行,这就导致了政治制度与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其中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甚至有些人还存在着极端思想

有很多在国家的领导部门中担任着要职、手中握着大权的人,他们有时候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逃避政治体制改革,他们不愿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力。这些对职位有着一定贪恋的权势者就使得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变得不利:选举的形式化过于严重。在选举之前就已经拟定了人选。在选举的时候给个眼色、打声招呼,然后在选举后就会公布他们入选的名单。如果选举的结果与之前拟定的不同,甚至就要作废结果,然后重新开始。虽然这样看来比较荒谬,但是事实确实如此;有的干部认为一些条令和制度就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自己可以不受这些条例的限制。而且很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参加会议的时候。也都过于注重形式化。使得这一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很多领导都是民主口号喊得很响亮,但等到真正落实的时候却支支吾吾。在很多党和政府的文件中,我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民主的字眼。但是等到真正实施和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关于民主的落实很少。

(二)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机会很少

在现实生活中,工人阶级的作用被突出的很少。譬如,在一个企业中。你会发现说话好使的都是厂长和经理之类的,而工人们则只负责听话和组织生产。对于通常来说的工会而言。也就是随便组织大伙进行一些活动。办个晚会什么的,并没有组织实际维护工人、替工人们说话的活动;而等到了社会上,工人们也属于社会的底层。对于国家而言,共产党和一些国家重要的权力机关能够帮助和替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到了下一级地区,譬如省、市之类的,决策则由地方的权力机关进行。而且看一看工人们的生活与待遇,也能够看出他们是属于社会的底层人群的。

(三)农民群体参政的机会真是寥寥无几

虽然在中国宪法中,我们确立了明确的工农联盟的原则,但是从总体上看来,中国的农民群体仍然拿着最低的待遇,有着较低的文化水平,体验着较差的现实生活。时至今日,很多农民群众依然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他们对一些政治上的专业术语也都不甚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与他们是没有什么关联的。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纠纷问题时。他们更善于用私下解决的方式,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通过法律去沟通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当今的村民自治制度则使得农民有了一定的民主意识,也增强了他们自我维护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然而,村民自治要想很好地管理和教育好农民,自身一定要有良好的素质。如果一个村长或者委员们拥有良好的素质,那么沟通也会很顺畅,而农民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会变得很便利。相反,若是他们不具备良好的素质,就可能会出现独断专政、黑道统治的现象,那这样农民的权利和利益就更难得到保障了。

(四)一些私人企业和个体户不了解参政的渠道和方式

在中国的市场化经济改革中,个体户和私人企业是新兴出来的两个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经济与地位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它们也越来越渴望有政治上的合法保障。他们也希望通过法律的渠道来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然而他们却没有基本的法律意识,经常会找不到能够解决自己阶层问题的相关制度和方式,这就使得很多人会选择用金钱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也就顺势助长了腐败风气的盛行。

(五)知识分子们热衷于参政议政,但是他们却缺少完善的民主议事机制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有了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识。而在政治上,也逐渐放松了对现代科技技术和网络生活的限制。这就给群众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人们也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出各种意见抑或宣泄。

在中国的科学发展史上。钻研工程技师和自然科学的专家与知识分子们无疑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而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上就职的专业人员也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因为他们研究出来的成果既扩宽了民主政治生活的领域还提供了一些方针政策以供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生活方面去参考和借鉴。

二、实行政治民主化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社会能够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要借助无产阶级工人和劳动人民的力量,他们能够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确保无产阶级统治始终作为社会的阶级基础。这样的话,无产阶级就拥有了绝对的统治力量与地位。第二,人们的一些阶级矛盾和人们的共同利益可以通过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来协调与达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政治本身的性质,这也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政治的稳步前行与人民团体的基本一致。第三,想要推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最佳的方式就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为,它凭借的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和手段去解决发生在人民内部的矛盾以保证人民的基本权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对于消除社会上的重大隐患与冲突也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这就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第四,社会主义能够提升人民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也能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的政治文明水平。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了解了很多的民主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这也是一个人民自主参与学会用政治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过程。第五,政治上的腐败现象和专政行为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来进行防止和制止的。社会主义民主始终秉承人民为主的准则。不允许任何专政或是独断的现象出现,以便于社会主义政治可以与人民的普遍意志相符合;实行社会主义民主要伴随着人民的检查与监管来进行。这样就可以使得官员们作出符合人民意志的行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治腐败现象的出现。综述,不难看出。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稳步发展就一定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要尽力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用完备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不仅是我们要实现的共同目标。也是中国在政治历史上所要完成的任务。

三、进行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方式与理念

(一)在宪政中一定要体现出民主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民主与宪政是互为补充、互相联系的,它们二者结合就有一种合意的感觉。而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权利最后都要归结为民主。而权利也要通过宪政来约束,两者相加在一起就变成了有限的政府,也就是所谓的“宪政民主”。

(二)扩宽基层民主的领域

基层民主是社会民主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进程,城乡居民的自治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如今村民们实行民主自治其实是相应中央的号召,因为中央在对基层进行管理的时候,作出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实行村民自治并不是他们自我的内在要求。时至今日,能够控制和管理村民自治的条件与环境依然不健全。从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来看,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坚持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也就是先对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再采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或者是允许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体户经济的发展。最后在城市经济体制的伴随下对一些国有的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

(三)弄明白党、宪法、人大以及政府之间的联系

在中国的民间。不可能立即就出现能够与官方相抗衡的力量。最为现实和可行的方式就是要将党政这个联合体拆开,让双方进行互相制约。但是要想真正将党政拆開,就要对官员们有一个要求。就是党政的官员一定不能相互兼职,此外还要设立出一个单独的指标去制约双方。还要要求在政府的决策中,党组织不能直接参与其中,而是要通过人大或者是党在人大中占据的群体力量去限制和制约政府的决策与权力。这样做既能对政府形成约束,还没有违反宪法的要求。这就建立出了一个大致的政治民主格局。有些调整的力度较小,还不费什么脑力,也没有宪法的要求,因而不用带动全国,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去逐一尝试,这样就有了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政府有权利去管束人民,而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约束党,党则再通过人大的力量去制约政府。只有运用这种三方互相牵制的政治模式,才能实现中国民主政治内部的基本和谐。

那么如何能够有效的拆开党政这一联合体,实现双方的互相牵制,而避免二者联合以至于处于劣势位置的民众无法反抗呢?如何在真正意义上达成他们二者的相互牵制呢?

1.就职和考察

第一,就是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模式,逐层解决党政双方人员兼职的现实情况。譬如,市长一级的官员不能再同时担任其他党委成员:第二,就是要给双方定下不同的考核标准。当然,要随着不同的要求进行不断更新与调整,要根据时势进行适当地改进。从而有力地改变他们相互兼任的问题,实现互相牵制。

2.约束与监管

在进行约束和监管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对象可言。约束和被约束者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关系。约束者不能被被约束者制约。否则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约束和监管。譬如,纪委就要受到同一级别的党委的约束,这样不可能达成有效制约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纪委都只是挂着牌子却做不出实事了。当党政实现真正的脱离以后,那么党委就不可能像往常一样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约束和监管。那么此时,人大的作用就被凸显出来了。第一个就是要求政府的官员不能在人大中兼任职位。因为人大在法律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权利。它可以组织选举或者是撤销官员职位。可以否决政府的意见与决策等等。

四、结语

中国是一个国情比较复杂的国家,因而要分析好每一个现实情况,并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与材料,抱着极大的耐心和长期的思想准备,在过程准备得十分充分的前提下,等待结果达成从量到质的飞跃。最后采取三方相互牵制的政治模式,那就是政府约束人民,人民监督和影响党,党则要通过人大赋予的法律权力去牵制政府。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人民中国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