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本细节,成就课堂精彩
2017-10-17庄亚芳
庄亚芳
文本细节是教学细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本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细微的地方,如一个词、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可能是一个标点……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毫无夸张地说,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进而去把握全文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细节进行文本的探询,带领学生细细品味看似简单的一字一词一个标点一句话的“味道”,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字后的故事,就会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用意,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抓文本细节的几点尝试。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善品味
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重点句段的朗读,是构成教学细节的主体。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这就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文本语言细节,咬文嚼字,带领学生贴着文本语言飞行。只有咬住了字词句篇,人文、思想、感情、文化等内容要素的理解把握才不致空洞。
在《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中,“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个“又”,一个“疯”,耐人咀嚼的地方太多了,于是笔者设计让学生抓住一个“疯”字完成对文本、对伽利略人物形象的分析。下面是有关这一部分的片段展示:
师:在教堂祈祷时,教堂挂灯链条的滴答声引发了他的灵感,对于他的这种灵感别人是怎么评价他的?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
生:疯,连他的教父都嘀咕——“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师:这个字概括得好。从字面上看,这个“疯”字是什么意思?
生:精神不正常。
师:伽利略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吗?
生:不是。
师:那么我们透过这个“疯”字,揣摩一下它的字面背后又包含什么意思呢?
生:与众不同,有个性,反衬了伽利略的创新精神。
师:说得好,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1—12小节,从中找出能够表现伽利略“疯”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生:第1节“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滴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中可以看出伽利略的“疯”,因为一般人在做祈祷的时候都是心无旁骛的,而他的心思不在祷告上,而在观察挂灯链条的摆动,并且脑袋里在进行着一连串的思考,表现了伽利略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生:第2节,“他突然跳起身来”这句话也表现了伽利略的“疯”。因为做祈祷时大家都是很安静很虔诚地跪着的,但伽利略因为灵感突现异常地兴奋、激动,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急于去弄明白他的发现是否经得起验证,表现了伽利略喜欢探究的科学品质。
生:第5节的“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这句中的“又”字说明了伽利略与众不同的想法不是这一次,像这样的“疯”念头经常有,而且很多,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创新精神。
生:课文第10节,从“背着别人,他仍一心一意地钻研他的数学”这句中可以看出伽利略的“疯”。因为下文中写别人骂他是一个“玩弄无用的数学的精神病患者”,说明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数学是没有用的,而伽利略却去努力钻研。
……
在这个环节中,教者围绕一个“疯”字巧妙设计,让学生细细品味,从看似平淡的语言中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伽利略身上所具有的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勇于奉献、勇于探索、注重实践、痴迷科学的精神的伟大,再一次理解了文章的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伽利略科学精神的钦佩。一个“疯”字,真是风光无限。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与净化心灵、涵养人文、提升境界的过程的统一。只有细细地品,静静地悟,才能入脑、入心,才能读进去,进而读出来。语言的品味,集中在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上,尤其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把它们放大,就能既“得意”又“得言”,通过“得言”来“得意”,演绎文本的悲欢离合,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使课堂精彩纷呈。
二、标点符号轻小,言外之意深浓——善斟酌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在文本细节中,它个头虽小,却是文字迷宫中的指路标,为文学作品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细细斟酌,通过捕捉标点、破译标点等方法,你就会发现小小的标点里可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世界。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一个小小的标点里读出文本的深意,加深阅读体验,提升思维品质,让语文课堂真正走向有效、高效。在《故乡》的教学中,笔者抓住省略号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巧借标点感受鲁迅先生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深意。
师:少年闰土的语言中用了四个省略号,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1:表示话未说完,他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没说完,也可见他善于言谈。
师:听着他无穷无尽的有趣见闻,听着他绘声绘色的精彩描述,你觉得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1:活泼可爱、淳朴天真。
师:少年闰土的思想是自由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俨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二十年后的闰土呢,这个当年的小英雄说起话来还这样“话唠”吗?中年闰土的话语中也用了很多的省略号,你感觉到他说话怎样?
生2:这些省略号表明中年闰土说话犹犹豫豫、断断续续、吞吞吐吐。
师:嗯,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挑一两句看看,首先看中年闰土的语言中最短的一句:“老爷!……”这个省略号,你觉得省略了什么?
生3:见到二十年素未谋面的儿时伙伴的兴奋、激动、高兴省略了。而且“老爷”两字表现了他对“我”的敬畏,好像还有难言之隐。
師:按常理来讲,阔别二十年的好友见面想说的实在太多了,可是闰土见了“我”却只说了两个字,是什么原因呢?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endprint
(生看书。)
生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师:你找对了。“厚障壁”就是障碍物,那么阻隔在他们之间的障碍物是什么?
生:封建等级观念。
师:封建等级观念盘踞在闰土心头,让闰土欲言又止;封建等级观念横亘在闰土与“我”之间,把两颗原本相融的心硬生生地撕开了。下面我们再来看闰土说得最长的一句话,也是省略号用得最多的一句。
(幻灯展示。)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达什么意思?表明闰土说话时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心情?表情?)
生1:他说话时很犹豫,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悲悲惨惨戚戚。
师:说了那么多苦处,脸上应该有悲苦之情,为什么那刻着许多皱纹的脸上却一点表情都没有?
生4:因为他已经麻木了。
……
小小标点承载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内心难以名状的情感。通过对看似平常的省略号的斟酌,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情、语态,感受到少年闰土的自由、活力,感受到中年闰土的悲苦、麻木,欲说还休的无奈,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的重压下,一个个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
可见,有些标点看似平常,细细斟酌品味,却会发现它们意韵深远,折射着文章的深意,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射到这些别具匠心的标点符号上,细细咀嚼琢磨,体味这些小身板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样,小小标点也会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善发现
在课文中,有的地方看似闲笔,无声无色,可有可无,去之似乎也无损于主旨的表达,很容易被人忽视,但细细咀嚼,你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闲来之笔”却蕴藏着独特的艺术创造,体现着作者的别出心裁,会给我们透露许多信息。纵观苏教版教材中,存在“闲笔”的文章不在少数,在文章中,它们看似可有可无,实则烘云托月,起着渲染气氛、揭示环境、着眼结构、突出人物、升华主旨的作用,召唤着有心人去细细品读,这就是所谓的“闲笔不闲”吧。在教学中关注这些细节,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能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动和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次散步,出现了两次波折,通过对两次波折的妥善处理,我们看到了这个家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读到了“我”和妻子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必须尊老爱幼的那种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悟到了文章字里行间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其实,这种亲情温馨、生命意识、责任使命不仅体现在这一次散步的过程中,还体现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述说,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上,比如开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中的“我的”两字蕴含着什么呢?细细咀嚼这两字,确实耐人寻味。于是笔者围绕这个细节,设计了问题,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我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生:不能,强调了家庭成员对“我”的重要性。
师:还有吗?
(生陷入沉思)
师:我们再找找全文中拿些含有“我的”的句子。
投影: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2.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还镌刻在这一家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
师:细细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我的”删去有什么不好呢?
生:删掉之后就显示不出我的重要了。
生:删掉之后语言就显得急促了。(内容:散步,慢慢地。形式:语言也要慢慢地。)
生:删掉之后感觉我的自豪感没有了。
生:删掉之后觉得这家人没那么团结了,没那么亲密、温馨了。
生:删掉之后读不出我的责任感了。
小小的两个字“我的”同样颂扬了亲情,诠释了责任,礼赞了生命,细细咀嚼,真是内涵丰富。郁达夫说过: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克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不良倾向,而应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发现,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也许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也许是文章闲闲的一笔,但它们却可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承载着作品主题和作者思想的大乾坤。比如《藤野先生》起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也”字,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中看似错误的“你同我”等等,细细品味咀嚼,都能从中感受文字那种洞幽烛微、力透纸背的魅力。
细节决定精彩,文本的细微之处往往独具匠心,叶圣陶先生主张研读课文时“字字不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做到从文本细节出发,重视细微处的分析,让文本细节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究的立足点和生发点。语言文字是个篮子,里面装的是思想情感、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提起篮子,什么都有了;丢掉篮子,两手空空。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甚至小小的标点符号,用慧心去揣摩、理解、品味,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