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把语文课上“活”
2017-10-17舒锦梅
舒锦梅
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时能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是关键。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教师成了“课文阐释者”、“教参的传手”。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如何把语文课上“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诵读为本,读中感悟
著名教育家商友敬先生指出:“对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该放在第一位。”“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决摒弃繁琐的讲解,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我记得第一次上《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的时候,注重了课文的讲解,我讲得也很明白,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春江花月夜的优美的风景:第二部分,作者笔锋一转由美景转为对宇宙根源和人生的几点看法。第三部分讲的是思妇与游子之间的离愁别绪。学生似乎听着却表情凝然。第二遍再拿到这篇美文,我知道了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诗共三十六句,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我便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去找背景音乐,配乐朗读。以“《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诵会”为题开展了一个活动。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每个同学都能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有的组表现很自信,发自内心地真情流露,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有的组并没有领会作者的情感,就很容易失去了内在的感情基础,单单依靠技巧来支撑,就必然会感到“做作”了。不同时期教授这节课所感知的东西有所不同,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语文教学的有效诵读有多么重要。
二、重兴趣,引导探究学习
在科普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阅读科普文,从中自己总结出文体特点,让学生从中探索规律,再由小组合作总结出科普文的阅读技巧,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努力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笔者采取了小组竞争的办法,将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比赛哪个组寻找的规律最准确最多,奖励表现好的小组,并且要夸大奖励,对于表现不理想的组则让他们组的每个同学接受惩罚(大体的内容有情景剧表情、唱歌跳舞、给几个关键字充分发挥想象组成一段话)。这样,在课堂上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在教学中重视情境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很早就被提出,实施起来效果的确不错,尤其是新课导入这一环节。现在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形、有色的情境世界已不是难事,关键是看教师创设的时机对不对,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授《菩萨蛮》这堂课,我与学生合作声情并茂地描绘了江南美景,学生兴趣很高,都想参与到课堂之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如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将议论文阅读训练和议论文写作训练放在了一起,我发现学生对于议论文的知识掌握上容易,但对于议论文的素材积累却很少,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收集大量的事实新闻,形象直观的视频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真观看后,学生才能从中提取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积累作文素材,扎实对论点的把握。同时我又让学生观看了“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学生从中收集了大量的议论文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放在不同的话题下训练,学会了将一个实例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样学生既积累了作文的素材,又为议论文阅读中的事实论据补充试题奠定了基础。当学生积累了很多的素材时,再教给学生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有血有肉,有模有样了。在整个议论文的教学中,我几乎都采用了情景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胆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针对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作文没有精彩点,笔者开展了每周的原创作文接龙,将学生分组,四人一小组,每组前一位同学写完第二个同学再创作之前必须先批改前一位同学的,以此类推。学生积极性参与度都很高。然后周五的时候小组的组长推荐好的作品,还要为组内推荐的作文配上一首歌曲或是一段视频,使这篇文章有个延伸。当一切准备好了后,我要上一堂精彩的作文赏析课,当然课堂的主角是学生,由学生主持组织。上课开始了,两个主持人神采熠熠地宣读了开场词,然后由第一组展示成果,他们先将自己组推荐的文章配着柔和的背景音乐读了一遍,细细听读,真的是一种享受。读完后,宣读推荐词,结构独特,主题鲜明。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竟然分析得那么到位。这个组推荐的文章是《可爱部落的他(她)们》,学生还做了个链接,针对即将毕业的他们,他们做了幻灯片,幻灯片上有班里每個同学的照片,一张张照片在眼前闪动,开朗、活力、顽皮、勤奋,一系列的词语在脑中浮现,突然我的眼睛湿润了,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回头看看学生们,眼睛都红红的,这一刻,同学之间心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心近了。接下来的几个组,同样精彩,同样让我为之感动。适当地大胆放手课堂,相信学生能做好,你只需在旁边督促,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会让教学语言的表达更加具体、形象,更能调动学生上课的情绪,让教学内容富有情感和变化。教师这个职业从某些方面来说,和演员的特质是类似的。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往往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所在。例如:笔者在讲授《庖丁解牛》这节课时:课文中说“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我随后就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我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动作?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跳舞”的动作。我在讲解《荆轲刺秦王》时,对文章中“荆轲逐秦王”,“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博之”等句子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场景。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将这些场景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古人拔剑的动作,刺杀的动作等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再如讲《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时,我说同学们如果你是思妇你能从镜中看见怎样的形象?学生说到了憔悴、失望、着急、满眼泪痕的女子在苦苦等待远方的扁舟子的归来。有效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的知识内容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语文教师想把语文课堂上活,教师就要多动脑思考,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听某位同学讲怎样写作文”、“月考高分作文大展播”、“我拿什么来表扬自己”,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文章,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语文课就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参考文献:
[1]胡岚岚.生命美育与语文教学[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叶国炎.让语文课呈现出美的魅力[J].语文教学之友,2006,(10).
[3]胡晓英.肢体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语文天地,20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