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英才教育初探
2017-10-17牟怡恺
牟怡恺
内容摘要
自来研究先秦儒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会把目光聚焦到孔子一人身上,他的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启发诱导等等想必是耳熟能详。相比较之下,同样是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孟子,关于他的研究却显得少之又少。
在我国,由于讲求公平,以及考虑到政治和经济资源等的一系列问题,英才教育一度被视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禁区。但其自身却拥有跨越古今中外的悠久历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社会中,对于英才教育的重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早早地开始了。只是发源最初,是为了对抗社会无限制的大众主义和对古典主义的颠覆,反对毫无限制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因而也可以说并非是纯粹的英才教育。相比较于中国的历史,我们能够惊喜地发现,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先贤孟子,就在他的《尽心·上》中提出了对于英才的渴求之情:“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英才,作为才华杰出者,是孟子渴求和向往的,他希望能够得到才华出众者并教导他们,进而使得更多高质量人才投身进入社会政治。
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涵义
什么是英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英才”在現代汉语中表义为才智杰出的人,而孟子给定的标准则更为严格,不仅仅单一地从才能智慧两个方面来考量,他还会考虑学者的品性与操守。在《孟子》一书中,有几个出现频率较高的称谓,体现了他对人才的一个衡量的标准。例如仁者,仁者无敌,强调的是人的仁爱之心。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强调的是个人的气节。圣人,人伦之至也,而圣人也就是为人的最高典范了。另外还有古先贤者的代言词,如尧舜,大禹,夫子等等,如人人皆可为尧舜。可见,孟子对于人才的要求之高,标准之严。他希望这些人能成为众人的楷模和标榜,希望他们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人才。这也难怪他对于弟子当中那些平庸之辈无能力者,经常会感到痛心疾首了。
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目的
孟子教书育人自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归根结底是希望国家能够风调雨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而好的政治需要依托良好的教育,即“善政不如善教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因而孟子也将自己的一身都奉献与教育当中。
出于这样的目的考虑,孟子与孔子在对于学生的抉择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是交了学费的学生,孔子都愿意传授知识于他们,只要是符合拜师礼仪的,孔子都愿意收为门下徒。而孟子却与他截然不同,他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都是英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出人头地,达到预期值。也正因为孟子的精益求精,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孟子的学生人数少之又少,仅有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秉承着人贵精而不贵多的理念,并且能够对他们加以尽心尽力的培养和熏陶,使得学生能够茁壮成才。
三、英才教育的特点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与教育理念,而英才教育,也理所当然就拥有有别于其他教育方式的鲜明特征。
强调教育的平等性。孟子英才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宣扬这种教育方式的同时,并不是强调了人有贵贱之分,而是不忘普通民众的教育,依旧强调了人的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告子上》和《公孙丑上》中,孟子分别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圣人之于民亦类也”这两个有关人人平等的理念。他认为,圣人与我、与民,都是平等的。若从类属关系而言,都属于人类。既然圣人可以接受文明培育,那么凡人和我也同样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既然圣人是在接受教育之后而成为圣人的,那么,凡人和我如果都接受教育,那是否亦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呢?因此在《告子下》篇中,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这里,孟子就明确肯定凡人经过教育均有可能成为圣人。由此可见,孟子的英才教育并非是割离大众的教育,也不是强调精英选拔的教育,他依旧强调了大众教育的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孟子的教育不排斥一般的民众,但在孟子所认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年代里面,贫民子弟并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大众化教育难以实施。因而当时孟子的英才教育对于社会也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英才教育的方法
孟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从道统来说,是师承孔子。但孟子也同时孕育而发了很多广为流传的教育方法,为后世带来了无限启迪与参考。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呢?《孟子·尽心上》载道:“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他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类型,而传授给学生不同的方法。有像及时雨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去启迪人的,针对品德欠缺的人则熏养品性,针对才能不足的人则注重培养才智能力,对于有困惑的学生则帮助解答疑惑,还有感化他人使学生能够加以模仿的。
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尚且每一个普通人都不普通,那么针对英才而言,英才更不是天才,不是什么都能够做到最好的人才,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缺点。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能够做到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出类拔萃。
五、对孟子英才教育的评价以及对今日的启示
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因此孟子的英才教育自有他存在的合理性。他的英才教育是其鲜明个性与时代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古人为师与现今教育制度不同,他们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包括课程的设置,课时安排,学堂选址,学生入门等等,全是由老师一人决定的。因此孟子的一身英气的性格,必然会影响他对于学生的选择。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更加地偏爱和挑选更有理想抱负、聪明才智、品性端正的人。endprint
而同时,孟子的政治主张是推行仁政德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公的仁义社会。这在当时野火纷飞,强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战国年代,可谓是树起了独树一帜的新标杆。然而创业容易守业难,当下的普通民众觉悟较低,尚且挣扎在温饱线和安全线的边缘,因此没有余力能够捍卫儒家的思想。而且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烽火硝烟到处弥漫,在这样的一种前有饿狼,后有猛虎的双重夹击下,孟子不得不寄希望于“手援天下溺”的英才,希望有大量的有志之士能够同自己一道扭转乾坤,并且光荣地继承自己的衣钵胴体。
由此可见,孟子的英才教育是合情合理的,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应当给予公平、客观、公正的评价。尽管21世纪的这个年代,是一个讲究公平、平等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在面对英才教育时就如同大敌来临一般,全盘抵挡。况且他的英才教育并不排斥普通的民众教育,也不具有贵族化的倾向,并非强调着人生而不平等,相反孟子会时时提到普通民主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可见英才教育并不排斥普通民众子弟,只是更希望能够通过有志者、有才者,使得国家能够繁荣昌盛。
基于此,我们可以发现,孟子的英才教育是一定时代环境下的产物,是孟子个人的精神寄托。它对于现今的教育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身为教师的我们,应从中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一般大众认为英才教育有违教育公平原则,不敢在政策上予以突破,更谈不上对于英才教育进行立法。实质上,英才教育与教育公平政策并不冲突。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诉求,更是教育民主化运动打出的鲜明旗帜。有人认为,英才教育体现的是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相抵牾,违反教育机會均等原则,实施英才教育对于其他孩子而言是不公平的,英才教育是“用公共资源满足私人需求”,是“把最好的教育提供给最聪明的人”[1],进一步拉大了教育的差距。纵览各国英才教育发展中的争议,我们看到一种明显的矛盾现象,一方面高度认同英才及其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工具价值,一方面又认为英才教育有违教育公平。人们对于英才教育的态度往往是“爱恨交织”,颇为纠结。人们往往不患贫而患不均,然而,让英才儿童、一般儿童、智障儿童都接受同样的教育就是真正的公平吗?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平等的本质是均等性,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平等并不必然意味着公平,而不平等有时反而是公平合理的。英才教育作为因材施教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教育的差异性公平。
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变量。人才是人力资源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群体。[2]而人才又是分层次的,“英才”是高层次的人才,居于人才金字塔的塔尖。英才的与众不同也暗示了英才自身的价值存在是无可比拟的。他能够给社会、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应当摒弃一贯的大众化教育态度,看到英才教育中所显现的闪光点。
对于英才的培养要求能够围绕多方位开展。英才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人的应试技巧,培养人单方面的技能,更不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是培养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度的个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曾无数次地与诺贝尔奖项失之交臂,并且一直被冠名制造国家,一切的一切难道还不能敲响我们的警钟吗?在孟子的年代,英才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能够与利天下,结束这诸侯国窜起,战火纷飞的年代。而在现在,尽管时代不一样了,但两者的理念无不相似,都以利天下为主要的目标。现今教育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一般教育相比有更高的要求。同时能够兼顾个人的精神价值,讲求爱国、敬业、文明、友善,将泱泱中国的崛起视为己任,使得中国能够更加地繁荣昌盛。
总之,英才教育是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事业。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如此重视英才教育,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没有理由不重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提高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没有理由不重视英才教育。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每个英才的充分发展,我国没有理由不重视英才教育。我们期盼着中国英才教育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杨海燕.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1).
[2]贺淑曼.中国超常人才教育的发展、困惑及改革[J].中国人才,20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