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诂知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10-17罗羽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训诂文言文方法

罗羽丰

一、训诂的知识

训诂即是使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简言之,就是用现代汉语解释古代汉语的字词含义;训诂方法的具体三大类包括形训、声训、义训,训诂知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指三种常见的训诂方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了解训诂的知识,从而掌握训诂方法。训诂方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三方面作用。首先能够明确课本中未注的古文字词含义,其次能够辨析有争议的文言文内涵,再次可以选择最恰当的文言含义。

二、形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形训,即根据古文字词的形体结构去解释字词的意义,观察字的结构,通过分析字形去了解字的本义,依据是汉字的象形结构可以代表字的意义,一般适用于象形字的解释。

(一)运用形训的教学例子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的一篇文言文,是一篇以追求绝对的自由为主题的文章,追求忘我的境界,其中有言:“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课文注释“息”为“呼吸时进出的气;气息”,全句翻译为“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在高中文言文课堂中,学生往往对“息”的注释感到疑惑,语文教师可运用形训的方法加以解释,“息”是典型的象形字,从“息”的字形入手,通过查阅《汉语大字典》,找到“息”的古代形体结构。息的金文字形,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以心为鼻进行呼吸。《说文·心部》:“息,喘也。”小篆字形为,通过呈现字形,学生可以直观认识“息”和呼吸有关,引申义为“呼吸时进出的气”,即气息的意思,做到准确且透彻地了解。

形训在高中文言文课堂中的运用可以让课堂变得有趣,通过字的结构去探求字的本义,直观明了;形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汉字的字形结构。

(二)形训的运用启示

形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从字的结构入手,了解从形体结构对字的意思做解释;形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能让高中文言文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高中生也可通过对形训的掌握,在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对疑难的象形字,通过查阅古代字形,自主分析,得到实际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见形训的运用是有必要的。形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适用于形象性强的文字,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和适时引导,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三、音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音训,即是利用读音相同或者相似的字词来解释本字词的意思,根据发音求得意思,依据是字词之间声音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有双声、叠韵和变调三类。

在声音相近且意义贯通的情况下,音训的方法是适用于高中文言文课堂的。

(一)运用音训的教学例子

《荀子·天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一篇,其中有言:“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倍”的解释教学对理解全句的意思尤为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上下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找“倍”的通假关系,利用本义去解释借义,查阅《汉语大字典》,明确“倍”古同“背”,是“背叛、背弃”的意思,通过对“倍”的了解,可以准确翻译全句的意思,即“违背事物的规律随意行事,那么天就不能使他吉祥。”

(二)音训的运用启示

音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是通过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来解释字义的方法,适用于同源字和通假字的训释,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据音求义的方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将音训有效运用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掌握一定的音韵知识,避免出现在运用音训过程中不了解古音的情况。只有掌握音韵,透彻了解古音,才能将音训在实际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

四、义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义训,即可通过同义词去解释难解的字,简言之就是由义推义,义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对相关训诂材料的整理、利用辞书和通过同义词的辨析等,通过不同古文中同字的比较推敲字义。

(一)运用义训的教学例子

《五人墓碑记》是苏教版必修三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颜佩韦等五人的英勇事迹,最后有言:“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其中的“过”在课本中没有注释,翻译将其默认为“经过”。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在课前做好准备,查阅辞书和训诂资料,查阅“过”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过”有“拜访、探望”的义项,《古汉语词典》也有此义项,再可联系上下文,从具体的语境中明确“四方之士”都是被五人的英雄气概而打动,专程去拜谒五人,感动落泪,并非只是经过。

在实际文言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在此设下讨论主题,引导学生查阅辞书,联系上下文,自主探讨“过”的意思;再通过PPT展示异文中的“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展示《汉书·韩信传》中的“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称臣。”其中“过”也是“拜访、探望”的意思,是韩信专程拜访樊哙的意思。义训方法的运用符合高中生已有一定自主探究能力的特征,通过两步义训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过”有了重新认识,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能体悟作者对五人寄予的钦佩之情。

(二)义训的运用启示

义训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从义训的三个方式入手,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借助相关辞书资料;掌握有关的训诂资料,不唯课本,有质疑精神;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如互文,能通过上下文的语境去推测字词的意思。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除了需要掌握上述的训诂常识,也需要一定的训诂学积累,阅读有关的古籍;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修辞手法等,在义训的过程中,有必要做到仔细推敲,切忌想当然强加给字词本不存在的意思。

五、训诂知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训诂知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形训、音训、义训三种训诂方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文言文课堂更有趣味性,也能让高中生掌握一定的训诂知识和方法,帮助日后的古籍閱读扫清障碍,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文言文学习的质量,是有必要在高中文言文实际教学中推行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必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全面了解有关字词的所有注释,综合分析各种注释,同时也要对上下文有透彻的了解,在具体的语境下去分析字词意思,这是训诂知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基础。教师有必要对古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课本中的注释抱有质疑精神,综合相关辞书和训诂资料,明确存在问题的字词的意思。

其次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在文言文课堂上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训诂的方法,如在遇到学生质疑课文注释的时候,可以运用训诂方法引导学生训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但需注意必须是训诂方法适用的字词内容,同时必须注意不能滥用训诂方法,否则文言文课堂会变得索然无味。

最后训诂方法的运用要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要求:教师在文言文课堂中运用训诂方法,应注重引导学生,力求学生能够学会训诂方法,灵活运用到以后的古文学习中,举一反三,真切做到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广飞,周掌胜.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三)[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01).

[2]董红燕.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

[3]蔡梦麒.浅谈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1,(10).

[4]高柏馨.形训与文言文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2,(04).

[5]江丽屏.巧用训诂释文言——谈训诂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训诂文言文方法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