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痹源流考
2017-10-17李满意娄玉钤
李满意+娄玉钤
【摘 要】 众痹为特殊痹之一,是按特征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黄帝内经》最早对众痹论述,之后历代医家对众痹的相关论述甚少。文章通过对众痹有关历代文獻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众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众痹;精神神经性疾病;特殊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
众痹是因风寒湿邪侵入皮肤、经络,导致肢体疼痛左右相移,随发随止、歇而复起为主要表现的痹病。众痹为特殊痹之一[1],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2]。《黄帝内经》最早对众痹进行论述,后世对众痹阐述甚少,论述者亦多为《内经》相关著作。为了正确认识众痹,以便临床正确运用,本文对众痹的源流进行探究。
1 众痹的病名
众痹病名首见于《内经》,在《灵枢·周痹》篇中详论周痹和众痹的鉴别,其论众痹曰:“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此众痹也,非周痹也。”众痹是以临床表现而命名的,因其病痛左右相移,随发随止,休作更替,部位众多,故称众痹。如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曰:“岐伯之意,言于此痹行于众处,可为众痹。”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邪客于皮肤,流溢于大络者,名曰众痹,谓邪在天下之广众也。”章虚谷《灵素节注类编》曰:“此言忽痛忽止,上下移徙者,以其邪各在一处,此痛彼止,彼痛此止,或各痛各止,互起互伏,痹处众多,故名众痹。”
2 众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为感受风寒湿等邪,客于肢体肌肤、经络之间,分肉之中,瘀阻不通,“更发更休”,而为痹。
2.1 外邪侵袭 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客于肌肤分肉,痹阻经络之间;或外感湿热邪气,流窜筋络,壅阻经隧,痛而不通,而致痹。如《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痹者,风寒湿邪,杂合于皮肤分肉之间,邪在于皮肤,而流溢于大络者为众痹。”《灵素节注类编》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
2.2 正气亏虚 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外邪易侵,经络瘀滞,发为众痹。如《灵枢·五变》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宋·严用和《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虚而脉陷空者,络气虚而陷于内也。”邪入而致众痹。
2.3 气滞血瘀 邪滞体内,瘀阻络脉;或肝郁不行,气滞郁结,横窜于络道之间,致痹痛时上时下,时左时右,“间不容空”“更发更休”,而为痹。故《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大络之血,结而不通,邪在于大络也。”而为众痹。
综上所述,众痹病因为外邪侵袭、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
面[3]。基本病机是邪据脉路,动静不常。其“动则痛,静则止”,而致痹痛“更发更休”。病位在肌肤分肉,经络之间。病性多属实证;久病迁延,可致虚实夹杂。故《灵素节注类编》曰:“因邪根据脉路,而脉中气血流行不住,故邪动静不常,动则痛,静则止,而经脉左右相同,故痛必左右相应,而止在近脉之处,更发更休。”
3 众痹的主要表现
“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灵枢·周痹》《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素难要旨》《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景岳全书》《类经》《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医经原旨》《针灸逢源》《灵素节注类编》《内经评文》)“此痹行于众处,可为众痹,非周痹也;间不及下针者,痹痛之中,未及下针,其痛已移也。”“众痹在身左右之处,更身而发,不能周身,故曰众痹。”“众痹在身,所居不移,但痛有休发。”(《黄帝内经太素》)“众痹之在于左右,各当一处者之有定所也。”(《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各在其处,谓随聚而发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发更休,患无定所,故曰众痹。”(《类经》)“众痹者,各有其处,更发更止也。”(《简明医彀》)“邪客于左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左右移易,故不及下针也。”“各在其处者,邪隘于大络,与经脉缪处也,更发更止,更居更起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也,以右应左,以左应右者,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也,更发更休,故非能周也,病在左而右痛,病在右而左痛。”(《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众痹痛有歇止,左右相移流走也。”(《医宗金鉴》)“忽痛忽止,上下移徙者,以其邪各在一处,此痛彼止,彼痛此止,或各痛各止,互起互伏,痹处众多,故名众痹。……痛必左右相应,而止在近脉之处,更发更休。”(《灵素节注类编》)
历代文献描述了众痹的临床表现,其中《灵枢·周痹》所论众痹的主要症状为:“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精神神经性疾病等出现众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众痹的论述
4.1 古代医家对众痹的论述 《内经》在《灵枢·周痹》中首先提出了众痹的病名,并详细论述了其临床表现和周痹的不同。《针灸甲乙经》等后世文献多尊从其说。《黄帝内经太素》解释曰:“岐伯之意,言于此痹行于众处,可为众痹,非周痹也;间不及下针者,痹痛之中,未及下针,其痛已移也。”“言众痹在身左右之处,更身而发,不能周身,故曰众痹。”宋·骆龙吉《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强调众痹与周痹之不同:“众痹之在于左右,各当一处者之有定所也。”明·戴思恭《推求师意》提及本病:“《灵枢·周痹》篇有众痹,有周痹,即此云也。”高武《针灸素难要旨》则重复《内经》原文论述众痹。楼英《医学纲目》详论《灵枢·周痹》篇曰:“周痹当作众痹,夫周痹邪在分肉血脉,今云邪独居分肉之间而命曰周痹者,是众痹之误为周痹也明矣。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者,所谓更止更居也。痛解则厥,厥则它痹发者,所谓更发更起也。”认为周痹病邪在分肉血脉,而众痹邪独在分肉之间,是为两者不同之处。汪机《针灸问对》承《内经》论众痹。张介宾《类经》列有“周痹众痹之刺”,对《灵枢·周痹》篇解释曰:“各在其处,谓随聚而发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发更休,患无定所,故曰众痹。”《医经原旨》《针灸逢源》从之。孙志宏《简明医彀》曰:“又周痹者,在身上下移徙,随脉左右相应,间不容空也;众痹者,各有其处,更发更止也。”则将《内经》众痹表现描述为周痹表现。《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认为众痹邪在皮肤络脉,周痹邪在分肉经脉,并认为众痹为奇恒之病,其曰:“邪在于皮肤,而流溢于大络者为众痹;在于分肉而厥逆于经脉者为周痹。帝以上下左右血脉分肉概而问之,然虽总属于阴阳血气,而有皮肤肌肉之浅深,经脉络脉之缪处,故伯有周痹众痹之分焉。蓄痛,动而痛也;不及定治者,邪客于左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左右移易,故不及下针也。”“盖邪在于皮肤,留而不去,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恒之病。”《灵枢识》从之。清·吴谦《医宗金鉴》提及众痹与周痹不同。何梦瑶《医碥》曰:“又有众痹、周痹之名,谓各在其处,歇而复起,左右相移,更发更休,名众痹。”薛雪《医经原旨》对《内经》众痹解释曰:“蓄痛,动而痛也。间不及下针,不及定治,言移动之速也。”日·丹波元简《灵枢识》列有楼英、张景岳、张志聪等后世多家对《灵枢·周痹》篇的注解:“马云:众痹者病在一处,则痛亦在一处,随发随止,随止随起,特以左右之脉相同。故左可应右,右可应左耳,非能周身而痛也。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或随脉以下;非比众痹之在于左右,各当一处者之有定所也。”并认为楼英所论众痹为历节风:“知楼氏以众痹周痹,为历节风也。”清·李学川《针灸逢源》承《类经》对众痹的解释,认为周痹“彼之为痹,发于血脉之中,非若众痹之左右移易也”。《灵素节注类编》详细论述众痹和周痹,认为众痹邪不在脉中,而在脉外,但可近于脉。其曰:“此言忽痛忽止,上下移徙者,以其邪各在一处,此痛彼止,彼痛此止,或各痛各止,互起互伏,痹处众多,故名众痹。因邪根据脉路,而脉中气血流行不住,故邪动静不常,动则痛,静则止,而经脉左右相同,故痛必左右相应,而止在近脉之处,更发更休,非能周于一身,故不名周痹也。”“众痹,邪根据脉外,脉外气宽,其邪与脉或近或远,近脉则动而痛,远脉则静而止,以其气宽,故动则必根据脉路,左右相应也。”“众痹邪痹卫分而近于脉。”周学海《内经评文》论述《灵枢·周痹》篇经文曰:“上下左右并提,周众不分,下乃以左右上下分周众发之。”endprint
4.2 现代对众痹的认识 根据历代医家对众痹的认识论述来看,《灵枢》所记载的众痹应是一个完整的疾病,是一個与《素问》中诸痹不同的独立痹病。那么,众痹到底属于现代哪些疾病呢?根据《内经》描述,众痹的临床特点是病邪分布在人体的各处,随血脉上下移动,时发时止,此伏彼起,休作更替,无有终时。疼痛部位移动得很快,以致来不及在痛处下针时,疼痛已经游走。根据众痹临床特点,结合临床观察,笔者认为众痹应属于西医的精神神经性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有人认为属于“气传经”[4]。
5 众痹相关问题
5.1 众痹与周痹 两者均可出现反复发作性疼痛。但周痹每次发作时病痛位置、范围是固定不变的,而众痹每次发作时病痛位置都不同。如《类经》曰:“能上能下,但随血脉而周遍于身,故曰周痹;非若众痹之左右移易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邪在于皮肤,而流溢于大络者为众痹;在于分肉而厥逆于经脉者为周痹。”《灵素节注类编》曰:“周痹,其痛上下行走,不能左右者,邪随阴阳升降之气而行。”“而与众痹之左右相应者不同也。”总之,两者病位不同,表现不同[5]。
5.2 众痹与风痹 两者均具有游走性疼痛的特点。众痹的痹痛表现为左右上下,时发时止,“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其疼痛移动得很快,以致来不及下针就消失了。风痹又称行痹,是以风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痹病[6],其疼痛特点为游走性,疼痛部位以肢体、筋骨、关节疼痛为主,尤以上肢、肩背关节多见[7]。故不难鉴别。
6 历代医家对众痹的论治
《内经》提出众痹以针刺治疗为主。如《灵枢·周痹》曰:众痹“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强调当疼痛已经停止了,但仍须要针刺原处,以免反复发作[7-8]。《针灸素难要旨》《景岳全书》《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灵素节注类编》从之。《黄帝内经太素》解释曰:“众痹在身,所居不移,但痛有休发,故其痛虽止,必须刺其痛休之处,令不起也。”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提出熨汗法也可治疗众痹,曰:“熨汗法:治大人寒痹,刺而熨之,周痹、众痹,尤宜用此。”《医学纲目》认为《素问·缪刺论》所论刺法也可用于众痹,曰:“缪刺论云: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之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二日二,渐多之,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渐少之。详此亦刺众痹于所痛之法,当与前众痹法相参用之。”《类经》对《内经》针刺众痹解释曰:“必刺其处,谓刺其原痛之处也,治从其本,故可勿令复起。”《简明医彀》则曰:“众痹者,……治宜先攻风湿,定痛;次养血润燥滋阴。”《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刺其痛处,而病虽已止,然必刺其所病之处,而勿令复起也。”并强调虚实辨证论治:“大络之血,结而不通,邪在于大络也;及虚而脉陷空者,络气虚而陷于内也。熨而通之,启其陷下之气通于外也;坚者,络结而掣坚实,故当转引而行之,此调治众痹之法也。”《医经原旨》承《类经》解释曰:“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治从其本,故可勿令复起。”《针灸逢源》则解释曰:“此言必刺其原痛之处也。”《灵素节注类编》解释曰:“刺之者,其痛虽止,必刺其原痛之处以去邪,勿使复痛也。”对于“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此节当与痹病篇众痹、周痹各条合观”。《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在“吴考槃医案”中记载一众痹医案:“刘某,女,55岁。遍身关节作痛,上下流窜,彼伏此起,右甚于左,已有年余。多方诊治无效,病属众痹。治疗以养血和血,祛风通络,方以黄芪、桂枝为主,佐以活血通络诸药,收效甚显。可见众痹则是补益祛邪兼顾,三者各有所偏重。”
7 结 语
众痹首见于《内经》,在《灵枢·周痹》篇进行论述。显然,古代医家已认识到众痹不同于其他痹病,没有在《素问·痹论》论述之,以示众痹和周痹与《素问·痹论》中论述的诸痹之不同。但《内经》之后对众痹的研究甚少,多是重复《内经》经文。笔者根据临床观察,结合历代文献认为,众痹可能是西医学的精神神经性疾病表现形式之一。众痹病因概括起来为“虚邪瘀”三个方面[3]。基本病机是邪据脉路,动静不常。病位在肌肤分肉、经络之间。病性多属实证,或虚实夹杂。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9],那么众痹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众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历代文献对众痹的论述很多我们还不能正确理解。众痹究竟属于现代医学哪些疾病,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8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2]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3]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4] 孟映雪.众痹与周痹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4):5-6.
[5] 娄玉钤,李满意,杨亚飞.《灵枢经》周痹浅议[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45-48.
[6] 李满意,娄玉钤.风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73-80.
[7] 周昱畅,周昱上,赵国惠.《内经》周痹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1):82-83.
[8] 田纪钧.《灵枢·周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J].科学之友,2007,4(4):244-245.
[9]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