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2017-10-17朱玲玲
朱玲玲
摘要:模块化人才培养是一种灵活且针对性较强的模式,以商丘师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侧,探讨应用转型背景下,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扩大就业面,培养针对性较强的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模块化 课程体系 商丘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14-02
根据劳动保障部制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探索和构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商丘师范学院自建设城乡规划专业以来,在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在此基础上,以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以就业为导向,探讨如何利用模块化教学培养宽口径就业方向,加快专业应用型转型,打造特色教学效果,为应用转型学校和专业提供理论借鉴,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基本现状
商丘师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按照培养“基础厚实,特长显著,一专多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硕士8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5人、国家级注册规划师2人。通过培养和积极引进,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技术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1+3+1”模式,即第一年进行通识教育,第二、三、四年进行专业教育,第五年进行实践教育。学生从第三年起就进入研究院进行专业实习、见习,第四年在老师带领下全面参与项目设计。经过三年的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独立的工作能力,与就业单位实现无缝对接。为打造我院人才培养特色与亮点,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成立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室实训平台,以“平台支撑,项目带动”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组织师生开展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众多的成功案例。
二、改革方向
(1)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多口径就业模块化教学,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提高教学模块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优化度,形成具有应用特色教学且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高等教育,为应用转型学校和专业提供理论借鉴,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坚持“活学活用、拓宽口径、强化应用、注重创新”的要求,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改革实践教学,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复合人才。
三、改革方案
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突破口。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创新模块化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教学,调整校内外實习、专业实习等实习教学:增加6大特色教学模块,形成结构合理、多口径的课程体系。
第一,完善实践教学,调整校内外实习、专业实习等实习教学环节,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开展实践教学(表1):包括美术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专业实习(一、二、三)、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美术实习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城市认知实习安排在基础专业课全部结束后。在城市规划较有特色的城市进行,会相应建几个实习基地:校内外实习主要是结合规划案例,在校内集中或者校外分散进行。实践教学应一直贯穿于五个年级,定期安排教学课堂中;课程设计是集中安排在每门对应的专业课后。集中4—6周的时间进行实践;为体现专业的应用型,全部采用毕业设计进行毕业答辩,选题上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可与企业实习相结合。
第二,增加模块式教学。在限选课程设计上分设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6个培养模块(表2),模块的设置涉及城乡规划专业就业的6大方向。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增强专业的特色,挖掘专业深度,利于学生选课的灵活性,真正体现专业的应用性。
第三,充分利用企业、地方、社会等开展第二课堂,加强行业课堂建设(表3)。通过“校—地”“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实施学程分段、学业分流,构建企业导师进校园、行业专家进校园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复合人才。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创新模块化人才分类培养体系,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进行科研合作,共同技术攻关等。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