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高芥酸白菜型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2017-10-16张维英
张维英
高芥酸白菜型油菜适宜青海省海拔2900m以上,年均温度在0.5℃以上地区种植,既可以作为当地主栽替代品种,也可作为工业用高芥酸油菜品种利用,是本地区代替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
海北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拔2700~3200m,属高原大陆型气候;无绝对无霜期,是青海省作物种植的上限区。该区长期以来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品种产量只有1500kg/hm左右。针对这种现象,我所开展了高芥酸白菜型油菜栽培试验,一般产量1800kg/hm?,高产达2000kg/hm?,高芥酸白菜型油菜既可以作为当地主栽替代品种,也可作为工业用高芥酸油菜品种利用,是本地区代替白菜型油菜的理想品种。同时,总结及编写出较为适宜当地的高芥酸白菜型油菜栽培技术,于2014年4月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为本地区白菜型油菜产区指导今后的大田实际生产应用。
1 材料及方法
1.1 栽培试验
高芥酸油菜北油2号是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1年育成的油菜新品种,适宜青海省海拔2900m以上,且年均温度在0.5℃以上地区种植,春性、早熟,属特早熟白菜型春油菜。生育期97天,全生育期123天。子叶心脏形,叶色淡绿,心叶黄绿,无刺毛,幼苗半直立,裂叶,叶脉白,叶柄短,叶缘浅圆,蜡粉无,苔茎淡紫,苔茎蜡粉无,苔茎无刺毛,花色淡黄,花冠椭圆形,平展、侧叠,雌雄蕊正常,雄蕊高于柱头。
1.2 栽培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了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播量为1.75公斤/亩,行距15cm。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00吨/公顷~30.000吨/公顷(1500.00千克/亩~2000.00千克/亩),纯氮0.029吨/公顷~0.041吨/公顷(1.93千克/亩~2.72千克/亩) ,五氧化二磷0.052吨/公顷~0.069吨/公顷(3.45千克/亩~4.60千克/亩)。苗期结合降雨追施纯氮0.015吨/公顷~0.030吨/公顷(1.00千克/亩~2.00千克/亩),中耕除草3次。
1.3 栽培试验产量结果
2013年海北州西海镇试验点平均单产1.410吨/公顷~1.745吨/公顷(94.00千克/亩~116.30克/亩),门源县试验点平均单产1.706吨/公顷~1.834吨/公顷(113.70千克/亩~122.30克/亩);2014年平均单产1.785吨/公顷~1.935吨/公顷(119.00千克/亩~129.00千克/亩), 门源县试验点平均单产1.826吨/公顷~2.075吨/公顷(121.70千克/亩~138.30千克/亩)。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备耕与播种
选用麦类等作物茬口,避免十字花科作物前茬,忌连作;选择地势平缓,坡度≤20度,土壤肥沃,地力均匀的地块;以秋翻春耙为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耕翻20.00~25.00cm。10月中下旬地表日消夜冻时耱地。次年3月中下旬解冻时进行春耕,耕深12.00cm,耕后及时碾地镇压、耙耱,清除残茬。
2.2 水肥管理
2.2.1 高位山旱地
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00吨/公顷~30.000吨/公顷(1500.00千克/亩~2000.00千克/亩),纯氮0.019吨/公顷~0.031吨/公顷(1.27千克/亩~2.07千克/亩) ,五氧化二磷0.042吨/公顷~0.059吨/公顷(2.80千克/亩~3.93千克/亩)。苗期结合降雨或中耕除草追施纯氮0.012吨/公顷~0.024吨/公顷(0.80千克/亩~1.60千克/亩),肥料使用符合NY/T496的要求。
2.2.2 高位水地
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00吨/公顷~30.000吨/公顷(1500.00千克/亩~2000.00千克/亩),纯氮0.029吨/公顷~0.041吨/公顷(1.93千克/亩~2.72千克/亩) ,五氧化二磷0.052吨/公顷~0.069吨/公顷(3.45千克/亩~4.60千克/亩)。苗期结合灌溉追施纯氮0.015吨/公顷~0.030噸/公顷(1.00千克/亩~2.00千克/亩),苗期、蕾苔期灌溉1~2次。
2.3 播种技术
选择优质、抗病、抗逆性强并经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的高芥酸白菜型油菜品种,种子质量符合经济作物种子油料类的要求;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
2.4 播种量
高位山旱地0.0263吨/公顷~0.0375吨/公顷(1.75千克/亩~2.50千克/亩);播种量高位水地0.0225吨/公顷~0.030吨/公顷(1.50千克/亩~2.00千克/亩);播种方法采用条播,行距15.00cm~20.00cm,播深2.00cm~3.00cm。
2.5 田间管理
高位山旱地基本保苗225.00万株/公顷~270.00万株/公顷(15.00万株/亩~18.00万株/亩);高位水地基本保苗180.00万株/公顷~225.00万株/公顷(12.00万株/亩~15.00万株/亩);蕾苔期及时中耕松土、除草。
2.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黄条跳甲、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采用土壤处理和苗期人工喷雾防治。
2.7 适时收获
机械收割秸杆变黄,80%角果变黄、变黑并开始出现脱落时,及时收割;人工收割80%角果变黄,籽粒发硬时收割;脱粒植株风干后脱粒,晒干贮藏。